共 745 篇文章 |
|
员工必读---国学智慧(745)原 文:人臣之所以乘而为奸者,擅主也。人臣之力,能鬲君臣之间,而使美恶之情不扬闻,祸福之事不通彻,人主迷惑而无从悟。故《明法》曰:“下情不上通谓之塞。”---《管子》译 文:人臣之所以能弄权行恶,是因为揽夺了君权。人臣中有揽夺君权的,君令就不能贯彻,下情就不能上达。以人臣的力量,就能隔离在君臣...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7-15 08:37 |
故《明法》曰:“令出而留谓之壅。”---《管子》译 文:明君的治国之道,卑贱者不必等待达官贵人的推荐就能被任用,大臣不必依靠接近君主左右的近臣就能被升迁,百官和君主的联系是顺畅的,君主对群臣的了解是明白的。对受罚的人,君主看见他的罪过;君主有不受蒙蔽的办法,所以君主没有被壅塞的忧患。像这样的情况,就是奸臣壅塞遏制君主的... 阅8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7-12 08:11 |
故《明法》曰:“令本不出谓之灭。”---《管子》译 文:凡是身为君主而不能推行他的政令,法度废弛而对群臣放任,威严已经丧尽,权势已被剥夺,政令发不出去,群臣不为所用,百姓不为所使,国内的民众不能为君主所控制,那么,国家就不是属于他的国家,百姓也不是属于他的百姓。 阅7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7-11 10:52 |
故《明法》曰:“专授则失。”---《管子》译 文:人主之所以惶恐且谨慎地侍奉君主,是因为要求生存怕死。假使人们不再希望生存、不再害怕死亡,那么君主就无法控制生杀大权了。生杀之权把持在大臣手里,而君主不危亡的事,是没有过的。生杀权柄如不掌握在君主自身,而是旁落在群臣的手里,这就是寄生的君主。所以,君主特地把他的权势授予他... 阅12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7-08 09:59 |
故《明法》曰:“君臣共道则乱。”---《管子》译 文:君主,独揽生杀大权,据有高高在上的威势,掌握着令行禁止的大权来驾御他的群臣,这就是为君之道。君主执行臣道就会使国家陷于混乱,臣下行使君主的权威就会使国家陷于危亡。 阅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7-07 14:20 |
---《管子》译 文:明君治国,用悬赏爵禄来鼓励百姓,百姓因此可以得利于君主,所以君主就有办法役使他们;用设立刑罚来震慑臣下,臣下就将畏惧于君主,所以君主就有办法统治臣下。所以没有爵禄,君主就没有办法鼓励百姓;没有刑罚,君主就没有办法震慑臣下。百官执行法度不行恶事,也不是出于爱戴君主,不过是出于接受爵禄而躲避刑罚。 阅5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7-06 08:59 |
员工必读---国学智慧(739)原 文:明主在上位,有必治之势,则群臣不敢为非。所以,群臣之所以不敢欺君,并不是喜爱君主,而是因为害怕君主的权势;百姓之所以争着为君主所用,也不是喜爱君主,而是因为害怕君主的法令。所以《明法》篇说:“臣子以君子为高贵而自以为卑下,并非臣子对君主亲善,而是君主的权势压服着臣子”。 阅14 转6 评0 公众公开 25-07-02 14:25 |
故法废而私行,则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群党而成朋。故《明法》曰:“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译 文:明法,是君主用来统一人民役使臣下的;私术,是臣下用来侵犯朝廷扰乱君主的。所以,国家法度废止而私术畅行,君主就没有了左右信臣的依靠而陷于孤立,臣下就拉帮结派而形成朋党。所以,《明法》篇说:“所谓动乱的国家,就是因为臣下的擅自... 阅8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24 |
阅4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6-27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