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佛光 IP属地:四川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9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周公是孔子心中的偶像,孔子每天都要默念周公,晚上做梦也会梦见周公。孔子一生都在实践文王周公的事业,就是德的事业。老子修道是为了内证见道,但客观上也是为了救世,看到周王室的衰败,德的大旗陨落了,就决定宣说道的法音,高举道的大旗来挽救德的衰落。老子的事业就是遵道贵德、以道救德...
老子思想的宗旨是什么?利他主义战胜利己主义,人类文明的逻辑会继续延伸,反之人类文明将走到逻辑终点。老子站在人类文明演化的高度,高举利他主义的大旗,宣说玄德的妙理,净化被染污的人心。老子宣说,凡夫的内心必须从野蛮走向文明,这样人类演化才能从野蛮走向文明。凡夫的利己主义似乎是不可战胜的,是“天性”,凡夫只能向利己主义低头...
老子的玄德和利他主义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老子洞察人性,人性来源于天道,认识天道,人性就是善的,不认识天道,人性就是恶的。故事说楚国人遗失了一把良弓,楚国人说不需要去找回来,因为“楚人遗之,楚人得之”,一个楚国人遗失了弓,另一个楚国人得到了弓,这不是毫无损失吗?老子听到了,觉得孔子说的很好,但还是没有尽善尽美,说“...
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与“下德”有什么深刻含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就是老子对周公修德事业的断语。上德只有修道士才能获得,希望通过修德来获得社会地位、名誉、财富的人士只是下德,本质上是无德,只是外形上有德。老子在《德经》开篇第1章宣讲上德和下德,就如同智者大师提出的判教,让世人明白德...
道德经中“故能成其私”一句,老子说的是自私的意思吗?“后其身”、“外其身”成为圣人的内心境界,这是老子首次宣说的教义,这是圣人无私的宣言。老子思想与骑士精神似乎没有关系,但无私的特征是一致的。老子第3章宣说“不争”,第5章宣说“不仁”,皆是无私的前行,到本章才清晰宣说无私根本义,一脉相承,条理清楚。老子的无私根本义来源...
老子为什么要用水作比喻?此章表面上老子是赞美水之上善之德,实际上是宣说人类文明对上善的渴望(极度缺乏),衬托人性现实之恶,进而来衬托人性潜在之善。有的人听了老子的“天地之德”的修法而悟道,但更多的世人无动于衷,于是老子指水说法。水与婴儿是老子最喜欢的公案(比喻),婴儿代表天性完整的生命,水代表生命之源。善是人类文明最...
常规注释上善若水是老子赞美水德(水之善),实际上是老子警告世人善的缺乏。老子第七章宣说天地具有无私的情怀,希望唤醒世人,但世人明显没有听懂。理解了上善若水的深刻含义就不再困惑了:仁义与水的品德相比只能算是芥子般的小善,只有水一般的上善才是世人真正渴望的,才能拯救人类文明。老子是华夏文明的智者,人类文明缺乏善,这是老子...
善人受到赞美,恶人受到贬斥。但老子问世人:“善人已经至善了吗?善人不会退转吗?”老子又问世人:“恶人真的是恶人吗?不可转化恶人为善人吗?”老子前文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后文又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六十二章)有道者怎么会把恶人抛弃呢?第一段三句经文是老子以玄同妙理观照世人的缺失,修道士超然...
《道德经》中老子为什么称自己是“愚人”?第四段经文:我愚人之心也哉!上一段老子示现自己的“贫穷”和“无家可归”,此段老子示现自己的“愚蠢”。大宗师在凡夫眼中就是大傻瓜一个,老子自己也痛快的承认自己是“愚人”。历代一些注释家依据《道德经》第三章、第六十五章,把老子说成是愚民思想。列子是老子之后,庄子之前的道家大宗师,善...
《道德经》中「道」与「德」是什么关系?《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这一句让《道德经》得到正名,“老氏言”就是《道德经》,《道德经》就是老子心中的二大主题,就是经典的正式名称。《道德经》宣说以道为核心,以德为辅的文化、修行体系,这个体系与孔子的孝道是华人的精神之源。“德道经”就成为以德为核心,以道为辅的文化、修行体系,那不是...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