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王阳明晚年提出的“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阳明心学的学术宗旨,王阳明自认良知学说出自百死千难,是学问头脑,故而对此极为珍视。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意义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将自己的良知扩充到底,把良知推广到日用生活当中去。这是致良知的至极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尽性,在《大学》里叫做致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
“静坐要省察克治,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王阳明强调静坐中身心道德的修养,否定朱熹的“求理于物”,而认为“吾性自足,求理于物吾心”。文学大师郭沫若的静坐养生之道,就是从王阳明的著作中得到启迪的。郭沫若曾意味深长的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
四首诗读懂王阳明的“良知”: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文/冈田武彦王阳明在越地讲学期间,连续作了很多篇吟咏良知的诗。第一首为:“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这首诗主要是讲述,人人都和孔子一样拥有良知。圣人之心乃圣人秘传,非良知莫属。同样,王阳明直指良知,教化人们成为圣人。这首...
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2]。日有余者,日不足矣”[3]。《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2]《中庸》33章:“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3]《传习录》99条:“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知行合一靠的还是知。所谓知行合一,并不是通过行来实现,还是要通过知来实现,真知必定实现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只是以知统行,真知是最重要的,行是不需要关注的,还需要关注行,那就说明没有真知。道只需要觉悟,不需要行为,觉悟就是一切,觉悟者自然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觉悟的知行合一就是人伪。所以我们讲知行合一,讲的就是知,行是...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读《传习录》札记。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从而把“心学”推向系统完备的理论阶段。《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良知者,心之本体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又云:“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已,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业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2]。洪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工夫合一。注释:[1] 《传习录》266条问:“‘不睹不闻’是说本体,‘戒慎恐惧’是说功夫否?”先生曰:“此处须信得本体原是不睹不闻的,亦原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不曾在不睹不闻上加得些...
《中庸》讲义(四):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导语:错解“心不在焉”,就不能理清《大学》“正心”章义理脉络;《大学》“诚意”章也提到“慎独”,但《中庸》首章点出“慎独”,似乎是从“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归纳出来的。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句话给真正领会透彻了,就会惊讶地发现,与其说《...
《传习录》之十一: .致其良知.此信为陽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谛视数过,其间虽亦有一二未莹彻处,却是致良知之功尚未纯熟,到纯熟时自无此矣。认真阅览数遍,其中呈还有一两处不太透彻,那仅是因为致良知的功夫尚未纯熟,当功夫纯熟时,这种现象自然会不复存在。〔评析〕这封信是王陽明给好友聂文蔚(名豹,江西永丰人,官至...
二人之异同在于:阳明将在朱子那里本只是心之已发的“独知”工夫、一节工夫提升为全体工夫,独知工夫不仅与朱子未发前之“涵养工夫”(即“偏言”之“戒惧工夫”)合并,而且也与朱子“格物穷理”工夫会同: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