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v强识 IP属地:湖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3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
本论可以做到让老子说的“道”很容易读懂、很容易实行,并从老子之道中见宇宙、见自性、见众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天下谷,常...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天道。人类要实现平衡的办法就是用“天之道”反思“人之道”,“人之道”效法“天之道”。老子中有关天之道、人之道的论述,还如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人类在天之道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勇于敢者不知天高地厚,为求名求利破坏自然平衡,但天之道看似不争并非无制约,不说并非无报应,不召报复自来,看似无生命其实比人聪...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圣人。老子说的“圣人”是彻悟平衡法则之人,是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平衡之道来治理天下。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得平衡之道者为圣人。《老子》中有关“圣人”的表述往往都分三个部分:天之道→圣人之道→人之道。老子的理想是人人都成为圣人,按照三我一体理论,每个凡人都有圣人的一面,人人都有“超然我”...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雌弱。班固将老子思想慨括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一般平衡论将老子的这类概念称之准平衡。事物对称规律从属于平衡循环规律: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之对称方为不平衡,不平衡之对称方为平衡。大:高一层次境界之平衡。老子七十八章提出一个“正言若反”的思想方法,这是老子表达平衡之道的一种形式,亦是理解老子...
老子的“无为”是不因求名求利而破坏平衡,凡事顺其自然,但为了求存求活应当“无不为”,求存求活属于自然行为。老子认为,剩余智慧是求名求利根源,求名求利则是破坏自然平衡的根源,所以,要做到“无为”就先得“无欲”,要做到“无欲”就先得“无智”。老子之道主张,求名求利要“无为”,而求存求活要“无不为”。老子反对人学习求名求利...
万物由有形的物质构成,但万物构成之结构和性质是由无形的平衡法则决定的。奇点之“无”在“玄之又玄”中化生万物之“有”,老子说这是认识宇宙万物的“众妙之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说得就是宇宙从“无”到“有”之过程。=万物。老子说的“三”比“道”还玄,反过来理解,万物既然由“三...
老子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假设平台之上的,老子的基本思想观点是反对“剩余智慧”,赞同“生存智慧”,确切地讲是反对“智”——智慧用于求名求利,主张“愚”——智慧用于求存求活。知(剩余智慧)不知(不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上(上策),不知(无剩余智慧)知(求名求利)病。剩余智慧:人类智慧减除生存...
“玄之又玄”就是宇宙万物不断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过程,宇宙万物的这个过程正是“象幽而覆之也。”老子之玄,佛家之卍,都是平衡循环。无形的平衡法则嵌于有形的宇宙万物之中,宇宙万物都是按照平衡法则运化的。玄之又玄:宇宙万物都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如此无穷尽之循环之过程,宇宙万物的平衡循环具有时空上...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德。事物得之于道谓之德,道有天道人道,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道顺应天道即是德。而万物遵循平衡之道才能存在,这 “德”是一个人平衡的能力和能量,包括平衡自己内心+与他人+与环境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德”还是平衡内心的能量。天人平衡为生存是大德——顺其自然,人我平衡为名利是小德——顺其人性,内心平衡为储能是厚...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