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15.肺主一身之气 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和调节气机的作用。77.肾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唾为肾中阴精所化,经肾之气化而出于舌下的液体,肾气封藏,可使唾不外流,故称。因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称。104.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相互滋生,阴液互相滋养,且同具相火,故称肝肾同源。...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病机病证有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亏虚与互用关系的失调,故调理精气血津液,即是针对其不足或失调而设的治疗原则。5.调理精气血津液关系  ...
四是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3.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系指其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并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二)痰饮的形成  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或七情内伤等,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前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后者是指血对气的作用而言,总之就是互根互用的关系。1.气能生血  气生血有两方面:一从血液的组成来看,营气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即营气能化生血液。(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主要表现为如...
肾气由肾精所化,肾精、肾气及其所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机体水液的吸收、输布与排泄,是在肺、脾、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而肾气及肾阳、肾阴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的气化功能,尤其是脾肺之...
2.阴偏衰  概念: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三、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包括气虚、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概念: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
脑主管感觉和运动:明代王惠源、清代王清任等,则把听、视、嗅等感觉功能与舌的言语功能皆归属于脑,说明对脑功能的认识已比《内经》提高了一大步。脑虽是极其重要的器官,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女性的月经来潮和胎儿的孕育,是一...
(二)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胃,又称胃脘,位于上腹部,上连食管,下接小肠。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除与胃阴的滋润作用有关外,主要依赖于胃气、胃阳的推动和温煦。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实为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承接,并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的生理...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
痰热壅肺 病势不解,外邪入里而达气分,或寒郁化热,或邪热郁肺,或素体热盛,热邪炽盛,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壅肺,肺气不清。总之,肺热病属外感病,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3.肺结核分类 1999年我国制定了结核病新的分类法,分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