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烟醉箫--诗词格律浅说——《戏说诗词》

 昵称rU04M 2005-07-27


发贴心情 
最后一部分来了!另外,金戈不得不申明,此番转帖复古兄的作品,事先并没有得到他的许可(所以他日复古若不意间路过此地,看到我在这里大张旗鼓地贩卖他的土豆茄子,必会赏我一顿大耳雷子,到那时你们可要帮我挡一挡啊),所以各位不要转载别处。请各位尊重作者写作的辛苦。铁马在这里长揖到地,谢谢各位了!

戏说诗词(七) 诗词的趣味(结束篇)
文章来源: 复古 于 2003-10-18 19:01:00   
 
诗曰:
满纸荒唐言,不淌辛酸泪。
或云作者酸,酸有酸的味。

一周时间过得飞快,咱这戏说也说到头了。承蒙各位同好的鼓励和高人们的宽容忍耐,小弟总算做到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感激不尽!

今天来聊聊吟诗填词的乐趣。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这么多名诗名词,可见古人们作完了诗词不是往兜里一揣,扔哪儿算哪儿了。而是要交流会友,那自然也就发展出了许多应酬唱和的雅事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大概对此不会陌生。咱们既然来这儿有交友的想法,自然不妨一试(事实上前面已经有朋友作过了),所以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唱和的方式。

前面有朋友看到好友作的诗,就用与原诗一模一样的韵脚,也赋诗一首。这种使用原来的韵字,连顺序都保持一样的作法,叫“步韵”或“次韵”。我想大家都知道毛老人家的《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就是这种。但是有朋友说,嗯,他的韵不错,我想用。可是为了我的诗意,我不能完全照那个顺序。韵字我还用,调个顺序行吗?行,不过这叫“用韵”。又琢磨一下,还是不行。我可以用这个韵部,可是我不能保证用这几个韵字,那该叫什么?那叫“依韵”。又有朋友说了,这哥们儿不友好,用了这么个怪韵,找不到什么好的韵脚去和他,可是还是想就这件事去和他一和,怎么办?没事儿,只管作您的诗,我们管他叫“和诗”,不谈韵的事。以上这些合在一起,就是“唱和”。由于唱和时要么主题有限制,要么连韵都有限制,自然在意境上就有了很多束缚,难以出好诗。所以基本上多是游戏之作。我倒是一直很佩服毛老人家,这个“阗”字,多难组词啊,柳亚子用了个“骈阗”,他老人家楞“步”出个“于阗”的地名,不易。

除了唱和以外,还有集句。有时候独坐无聊,翻看前人的名篇,突然发现,咦!这位先生的诗句和那位先生的有句诗还真配!凑一块儿真好。再翻翻,多凑几句,正好能凑个绝句或律诗。这就叫集句。由于律诗严格的格律,很容易找到些合适的诗句来凑,所以集句也成为爱好诗词者的一大雅兴。

再有就是“联句”。原本联句形式比较自由,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家轮流赋几句,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诗。后来发展了一段时间,这个形式逐渐严格起来,多是四个朋友,第一位先就一个主题出第一句,而且这句通常用韵,这样全诗的韵就定下来了。第二位作第二、三两句。第三位作第四、五句时,就有点儿困难,因为他的第四句必须和前一位的第三句对仗。同理第四位的第六句要和第五句对仗。这最后剩下的第八句就由第一位出题的朋友完成。当然如果作绝句,就简单了,一人一句就好了。由于对仗时未必能完全理解上一位的出句,有时不能对出意境来。有朋友说,那红楼梦里对得多好啊!可是别忘了,那是一个人写的。曹雪芹什么才华啊?

最后提一下“赋得”、“分韵”、“分题”。“赋得”是取他人诗词中的一句话为题,作一首诗。“分韵”则是有几个韵部,每人抽一个,抽到哪个就用哪个韵作首诗。“分题”则是抽题目。这些东西了解一下就好了,不必深究。常见的还是“唱和”、“集句”、“联句”。

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趣事。印象最深的是西游记里唐僧被一群老树精掳去赋诗唱和,因为那里描述了几种常见树的形象特征,很有意思,对树木的描述很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是第六十四回。另外第九回里有个“渔樵互答”也很有意思,两个人你一首西江月为证,他一首临江仙为证,弄了好几十首词。至于红楼梦里的唱和,我就不罗嗦了。

有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小弟在戏说时很少有“鉴赏”名诗的。这实在是小弟一大缺憾。因为不太懂,不敢乱说。“鉴赏”名诗词的意境和韵律是吟诗填词的重要基础,这恐怕不用我多讲。当初从老师那儿拿到王力的诗词格律,宛如梅超风拿到了九阴真经,恨不得第一天就吟首摧心裂肺诗,第二天就填个九阴白骨词,完全忽略了“鉴赏”一事。虽后来得一位先生指教,补了一补,总觉得是个缺失。所以大家这方面应花点时间。好在这里这方面的高人很多,大家有机会可以请教。

另外有些朋友总是不敢提笔,觉得既非科班,又无家学,写出东西来怕人笑话。这个大可不必。小弟当初被一位老先生笑话惨了,也混到如今。而且那老先生肯于援手,最终认可小弟的一些作品,总算是个进步吧。其实想来,说到科班,李白、杜甫、白居易,哪个是科班出身?什么学位?硕士、博士?壮士、烈士?说到家学,没见陆游、苏轼、辛弃疾有什么有名的后人啊?刚开始学习难免有个过程,高人这么多,谦虚谨慎多求教,还怕不进步吗?不就好这口儿吗?前面好象晓寒和道长讨论写第一次作品的事,小弟就开个头,谈谈这个“处女作”。那时十多岁,去了趟连云港。头一次见到大海啊!不心潮澎湃也得装出来个心潮澎湃不是?得写点儿东西。诗?俗!咱填词。记得填了一首《鹧鸪天》,回来兴致勃勃地拿去请教那位老先生。老先生读完前两句的表情,小弟怕是永远也形容不出来,但也忘不了。自然那两句词也记得:“赤足疾奔至海滩,放眼远望不见山”。其实还不错了,“足”和“至”两个字的古味还是有的。只是第二句除了韵,一仄到底,挺高兴的事弄得满是凄沧惆怅之感。所以没什么,多练习就是。

这周休假本打算去趟加州,因故没去成,倒是整理了这么多天的诗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沉迷于此的感觉,脑袋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收获也很大。所以很感激版主提供的宝地,做了那么多工作。小弟了解点儿诗词知识,但无疑肤浅之极,所以也很感激各位高人同好容忍我在这儿放肆了几天。或许我们太无知了(越写越有此感啊),弄了些东西都不伦不类。但小弟总觉得,不管它是什么,大家在一起,以真诚交友之心,虚心向学之念,弄点儿文墨,应该不会玷污了诗词的圣名吧?


就此止笔,再表感激!

复古
2003.10.17 

----------------------------------------------
诗和复古        

风华满目他乡景,幽思盈怀小亭东。
异土润泽花相似,流年销释人不同。
朝遣旧恨青天外,暮发新愁明月中。
何日乘风关山度,重返当年一牧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