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元的“封口费”就买去了记者的良知http://news.qq.com 2005年08月21日23:49 红网
7月31日,河南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此事被当地隐瞒。8月13日,这一消息被知情人透露给省内多家媒体,大批记者涌去采访。岂料镇政府企业委为了封住记者的口,对自称来自中央级大媒体、自称来自省内各大媒体、其他市级媒体分别以最高1000元,最低100元的标准发给红包。共有100多家媒体、480人领走了20万元。该镇企业委的杨主任称,汝州市太穷,在煤矿事故中这是最少的,与登封、新密二市的煤矿事故发红包相比,是“小儿科”。(据《三秦都市报》8月20日报道)
矿难事故发生后,矿主和当地主管领导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隐瞒真相,本身就已经够可憎了;更为可憎的是,前去采访的记者们,却被黑心矿主的区区三五百元、乃至千元所打动,就这样把自己的良知和人格轻而易举地卖给人家,真让人匪夷所思。每个人100元到1000元的标准,对于煤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此一举,就把20万元开销了;然而,将其发放给记者们,真的成了撒胡椒面的事,因为人家给中央级的大记者每人才发500-1000元,中央级的记者能有几人,大部分都是省市级的记者,每人大不了接受到矿主100到300元、最多超不过500元的恩赐。怎么就让孔方兄把记者的人格给轻易践踏了。当今社会,三五百元算什么,能有多大的含金量?我们且不谈乘机发财的假记者们,就各新闻媒体派出去的真记者而言,咋就如此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把自己是干什么的、把自己的职业道德都忘得一干二净,变成了区区百元的俘虏。幸亏是蝇头小利,如果是万元或数万元的巨额资金的话,这些人还有什么事不能干出来。仅这一处矿难中,就可看得见新闻队伍里的败类成群结队,这实在是我们新闻战线上的一种耻辱和悲哀啊! 区区百元“封口费”,共同的利益把黑心矿主和新闻媒体的记者联结在一起,成了一条腐败链上的难兄难弟。矿主发放那几个铜臭的目的是,掩盖他们对死难矿工所犯下的罪恶,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矿难事故背后的官员;而记者们得了这几个臭钱后,也无形中起了帮助矿主继续掩盖这一黑幕的作用。他们互利互惠,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受损害的是遇难矿工的亲属;影响的是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声誉。作为站在反腐前线的一些新闻记者,本身的防腐抵抗能力咋就差到了如此弱不禁风的程度,100元都能击倒? 几百元的“封口费”就买去了记者的良知,这又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它警示我们,矿难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为的灾难和陷阱,需要设防。我们既要防止黑心矿主掩盖灾难,隐瞒事实真相,还要防止他们拉拢腐蚀在矿难中采访的新闻记者、查处事故的政府官员以及各类与查处矿难相关的人员,人为地把水搅混,使上级组织看不到真实情况。这些潜在的人为因素不得不预防啊!(稿源:红网)(作者:陈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