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经济学院考研试题2003经济学史真题解析

 mythtian 2005-10-26

名词解释

西尼尔

1、西尼尔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较为著名的经济学家。节欲论是其用来说明利润来源于资本家节欲的一种庸俗理论。

2、西尼尔的“节欲论”:效用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或避免痛苦的能力,价值由三因素构成,供给受三种手段制约,“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是资本家的牺牲。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制的报酬。最后一小时论。

3、评价:把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描述为“伙伴关系”。马克思“这真是庸俗经济学发现的不可超越的标本!它用阿谀的词句来替换经济学的范畴,如此而已 ”。

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庞巴维克经济学说的基础。(1)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2)价值是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的。(3)价值的尺度是边际效用。(4)生产型物品价值决定。(5)客观交换价值,即价格论。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直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不科学的。评价。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1、《帝国国主义》论是对列宁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简称》。

2、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轮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基本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制定理论和策略。

3、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4、《帝国主义论》全书,共分十章。在第一——六章中,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在第八章和第十章,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阐明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或寄生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论述题

评述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

1、“三位一体公式”是马克思对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分配理论的称谓。

2、萨伊认为生产有三要素,而三要素又是价值的源泉,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得到他们应得到的收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3、评价。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歪曲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割裂了社会各阶级的收入同工人劳动之间的联系。彻底庸俗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工资论、利润论、地租论。

评述英国政治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

1、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包含有科学的因素。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

2、配第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的价值源泉归于劳动。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分析了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力的关系,论述了分工。缺陷和错误:混同了价值、交换价值、价格,混同了创造劳动的价值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3、斯图亚特初步意识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斯密最早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1)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2)肯定“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3)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不彻底性: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规定,进一步得出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哟年度理论。

5、李嘉图的理论是古典学派最成熟的价值论。(1)指出斯密的没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的错误。(2)批判了斯密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局限性:(1)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2)看不到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渡中的变化。(3)存在两大不可克服的矛盾。

6、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最高峰。它蕴含许多科学的内容,但由于它的阶级局限性方法论的缺陷,使其遇到两大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导致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也是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陷入困境,最终从这种绝境中找到出路的是马克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