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的医疗保险计划

 天方夜 2005-12-31

 

 

谢博

 1996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港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00年将会高达 13.3%。一方面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使香港居民在医疗费用上的开支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过去十年香港的医疗服务及设施的费用亦不断上升,这样,就导致不少香港居民借助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来保障日后的需要。市场上提供医疗保障的保险产品多不胜数,这些保险计划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对实际医疗开支作出赔偿;其二是在伤病期间提供入息保障。

 

一、赔偿实际医疗开支的保险计划

 

这类保险计划专为向被保险人退回实际医疗开支而设,主要有如下四大类:

 

(一)个人住院保障。该保障为个别人士提供住院医疗开支保障,保障范围包括手术费、医护人员护理费用、药物费用、住院费用及门诊的医疗开支等。一般而言,住院保障的保险金额根据不同收费级别的病房而不同,目前,医疗的病房一般分为头等房、二等房及大房。住院保障一般需要每年续保,保额及保费均可于续保时调整,并非保证不变,保费通常按投保人的年龄或年龄组别计算。部分保险计划还附有其他附加保障。另外为避免出现逆选择,大部分住院保障计划均设有为期30日、60日或90日的观察期,这期间不获保障。对于因先天性疾病或医疗保障生效前已存在的疾病招致的治病开支亦不在受保之列。

 

(二)个人意外保障。该保险就因意外导致的医疗开支提供保障。保障范围包括因意外导致的医护人员护理费、住院费、手续费、药费及各项治疗费用。

 

(三)个人门诊保障。其保障范围包括普通科医生及专科医生的门诊收费及药费。此类保障一般按分担费用形式作出赔偿。每年求诊次数及每次求诊的赔偿金额均设有上限,由于利润极低,容易出现逆选择,为此类保险计划定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类保险一般被纳入整套团体医疗保障或雇员福利计划内。

 

(四)团体医疗保障。该保障是雇主为雇员安排的保险计划,保障范围很广,可以包括住院门诊、牙医科及伤残等。这类保障计划还允许雇主为不同级别的雇员安排不同程度的保障。团体医疗保障计划一般需要每年续保,而保费及保额则于续保时按该团体的索赔记录作出调整。

 

二、提供入息保障的保险计划

 

这类保险计划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为被保险人提供人息津贴,产品种类主要有四种:

 

(一)住院入息保障。该保障为被保险人在注院期间每天提供现金津贴。津贴金额视保额而定,一般为统一金额,例如每天港币500元。 这类计划较受一些没有稳定收入或低薪人士的欢迎。

 

(二)伤残入息保障。该保障在被保险人暂时或永久伤残时,每天为其提供入息津贴。伤残的定义大体是于特定的时间内不能执行任何职务,伤残保险计划提供的入息保障一般高于住院入息保障。然而,为确保保障水平合理,前者对于被保险人的财政状况核保要求亦较高。此类计划的对象是一旦不幸伤残时比别人更需要入息保障的自雇专业人士。由于保险公司面对的潜在财务责任可大可小,伤残入息保障计划的保费一般较为高昂。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亦须为伤残定下明确的定义,以防滥索赔偿。

 

(三)意外断肢保障。该保障为于意外中丧失身体部分如手指、手臂、腿或眼睛等功能的被保险人提供整付或赔偿 。保单内大都附有赔偿表,列明目每项断肢情况的赔偿额。

 

(四)危疾保障。该保险为经诊断证实患有如中风或癌症等危疾的被保险人提供保障。赔偿可以一次整付或分期支付,以助被保险人应付医疗开支或作为入息补偿。各项受保疾病一般已于保险合同内清楚列明,除作为独立计划外,此类保障亦可附加于人寿保险计划内,此类保险的赔偿金额可从保额中预支,亦可独立于基本人寿保障金额。

 

摘自《金融早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