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视两主力选股大战 - 东方财富网3

 禁忌石 2006-09-05
 2006-09-05 10:56    

  业绩比拼基金领先  


  在基金经理看来,减持G宝钢的要因是赢利需求。

  6月30日,G宝钢股价收于4.36元,仅较年初涨5.8%。在上半年大盘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这一涨幅不尽如人意。

  "G宝钢今年涨幅很小,在追求短期业绩的驱动下,基金经理不敢继续大量持有,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与QFII重仓股票上涨缓慢相对应,QFII的投资业绩也略逊色于基金。

  理柏统计显示,2006年上半年,QFIIA股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9.37%,而股票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60.75%。

  QFII的前7大重仓股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是G鞍钢,仅上涨50%;G宝钢、G沪机场只上涨10%左右,G中兴(000063.SZ)、G长电(600900.SH)甚至出现小幅下跌,这些股票都严重拖累了QFII的投资业绩。

  在QFII青睐的股票中,G宇通(600066.SH)表现不错。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等重仓而入,今年最高涨幅达到212.75%。

  不过,因QFII联合持有超过16%而被上交所警告,基金持有G宇通规模已大幅减少。

  而基金重仓股涨幅可观,G招行(600036.SH)上涨62%,G茅台(600519.SH)、苏宁电器(002024.SZ)、大商股份(600694.SH)、G五粮液(000858.SZ)、双汇发展(000895.SZ)、G伊利(600887.SH)都上涨100%以上。

  "从半年报中各自重仓持股和市场表现看,不难理解各自持股趋向的出发点,导致了二者投资业绩的区别。"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谁是真正王者  

  半年报显示,QFII重仓股和基金核心重仓股交叉程度越来越少,两类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分界日趋明显。

  以G宝钢、G鞍钢、G上港和G宇通为例,基本已成了QFII的大本营,很少有基金大举参与其中。

  上海财华信息统计显示,QFII增仓比例最高的G宇通,占股本比例为9.73%,而基金减持的股数占比为13.02%,两者的趋势最为明显。

  从行业分布看,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QFII最青睐机构设备业,有22家QFII对38家上市公司重仓持股。而房地产业及电力煤气QFII减持幅度最大。

  基金的重仓对象则瞄准了消费类股票。

  基金持有市值超过10亿元的仅有52只,总市值超过1250亿元,占基金A股投资总市值约58%。其中消费类股票占了大半,包括,G茅台(基金持有市值68亿)、苏宁电器、大商股份、G伊利、双汇发展、G五粮液等。

  G东睦(600114.SH)、G华海(600521.SH)等基金减仓超过10%的股票中,QFII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加仓,显示了两种投资品种上的差异。

  对于基金与QFII呈现的差异,基金经理与QFII各有看法。

  "两类资金的性质不一样,目标不一样,QFII以及保险资金等,追求的是长期收益,并不会注重短期效果,这是最大不同。"一相关人士表示。

  上海某基金经理认为,"QFII看的可能是以两三年的时间跨度,G宝钢等的收益将会不错,但是如今年上半年这样的行情,短期内基本没有上涨,这是基金不能接受的,毕竟业绩排名的压力更为现实。"

  在市场人士看来,虽然从目前的投资业绩看,基金暂时胜出,但就此怀疑QFII的决策无疑是误区。

  基金迫于赎回压力和净值指标,投资动作趋向短期化,而QFII和保险资金放得长远些。

  "实际上,这反映了国内基金业的浮躁,在业绩和排名的压力之下,追求短期的利益是基金经理的当然选择,此时往往忽略的是长期的利益。"基金业人士表示。(汪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