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分:四个阶段的推进步骤
![]() 以上四个阶段的过程,将帮助企业更快的传递实践,更好地分享知识。这个方法论是从众多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中总结生成的。但是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在应用这个模型时,需要优秀的诊断和变革能力做为支持。
After all the "whys" and "whats," it‘s time for the "how-tos" of transfer. phase #1 PLAN![]() 1.评估当前状况我们只有清楚了今天所在的位置,才能清楚标识出明天要达到的目的地。通过回答以下7个问题,可以快速评估当前状况:
2.发现价值定位知识管理团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发现企业的价值地位:
3.寻找项目赞助人找到一个理解知识管理并且愿意提供资源的赞助人是非常关键的。基于企业的价值定位和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将发现哪些高层最期待改进?或者哪些领导最可能从改进中获益?那么他们就可能是为行动提供授权和资源的赞助人。4.通过交换信息获得理解和支持通过沟通交流,使组织理解知识传递的作用和好处,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5.定义商业依据必须清楚勾画出:所发起的项目,将如何支持企业的价值定位?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将花费多少时间和成本?团队将以此为商业理由,说服企业批准和投资知识传递项目。phase #2 DESIGN![]() 1.决定起步行动的范围我们假设--你的企业最终将把传递知识和实践做为根植于组织活动之中的基本流程。很显然,这个目标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步步为营地取得进展。请记住--除了什么都不做之外,更糟的是--幻想能够一次做好所有的事!知识管理的起步可能有两种选择:1)将知识管理首先应用于局部的、特定的项目和需求,随后再将成功经验在整个企业中推广和发展;2)首先创建全局的、统一的知识管理基础架构和技术平台,然后在企业的各个部分中实施和执行。 以上两种方式并没有对错之分,所以必须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知识管理的基础坚实吗?)、商业需求(希望喜剧化的改进还是循序渐进?)和可用资源(可以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来灵活选择。 2.使用设计阶段的最佳实践通过学习和理解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我们获得以下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
3.创建项目计划
phase #3 IMPLEMENT![]() 1.启动项目基于发起项目的不同目标,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模式来启动知识传递项目:
2.提供支持
3.获得收益如果要让企业不断关注和支持知识传递项目,就必须尽早提供切实的回报,使广大员工和高层领导都能感受到知识管理所带来的好处。如果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普遍认为是6个月)后,仍无法看到项目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那么就很难再得到企业的认可,项目也很可能就此中止。phase #4 SCALE-UP![]() 1.宣传成功案例现在你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个知识传递项目,是时候将团队的成功故事向整个企业展示了。宣传工作应该在项目结束后马上展开,因为此时企业还在继续关注项目,团队成员也处在项目成功的喜悦热情之中,正好利用项目的“余热”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
2.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全局在取得个别项目成功之后,我们必须将项目中获得的知识和实施中总结的最佳实践应用到整个企业之中,以使局部优势转化为全局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级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和强大的变革能力。3.创建新的基础架构在进行知识传递项目时,可能企业还不存在知识管理的专职机构,也没有系统的组织流程,这对于一个实验性的项目,可能并不是性命攸关的。但如果希望在整个企业内进行知识管理,就必须有相应的基础架构做为支撑。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信息技术、治理结构和度量收益四个保障因素的协调配合。
案例:世界银行实施知识管理项目1996年10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宣布开始收集整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这些资源不但供其内部员工使用,而且也将向客户、合作伙伴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开放,他们希望利用知识来消灭贫穷并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从那时起,世界银行也成为了“知识银行”。1&2.计划与设计1996年10月中旬,Stephen Denning被任命为项目总监(Program Director),负责将知识管理引入世界银行。1997年5月,执行委员会(Board of Executive Directors)一致同意,将知识管理纳入组织策略,同时还通过了1998年对知识管理的预算。随后世界银行确立了知识管理的决策机构--信息和知识管理会议(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ouncil)和知识管理委员会(Knowledge Management Board),并开发了追踪和监控知识管理实施的方法。在实现知识管理战略的过程中,世界银行得到高层的完全支持。世界银行的行长举行了多次会议把他的愿景解释给职员们。1998年,该银行出版了关于知识与发展的世界发展年度报告。那一年,它组织两次知识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演示了知识共享和协同工作所带来的好处。第一次博览会是1998年3月在总部大楼的前厅举行的。它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参观者,包括银行行长和他的高级经理们。博览会在职员当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响应。首次成功促使以后每年在银行年度大会期间举行这个博览会。 要让知识管理深入人心,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知识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科学和管理的理念,所以很难给人一种具像的、实体的和直观的认识,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成功案例帮助人们理解知识管理。人类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一种动物。如果要向人们解释知识管理的概念,讲故事一定要比图表和报告更有效。 在介绍知识管理时,项目团队讲述了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成功故事。这个国家希望利用世界银行的先进经验,加速本国的教育改革。世界银行的行动小组立刻向教育网络(Education Network)求助,并从相关实践社区中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很快满足了客户国家的需求,这本身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但是利用知识管理可以做得更多--他们将这次行动中的经验存入知识库中,今后世界银行的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就可以重复利用这些知识,并且共同更新它们。 讲故事的形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使人们建立了相互的联系,并展示了成功的丰硕成果,这些都是通过文本和报表无法传递的。 3&4.实施与提高在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有4个因素大大推动了项目的成功:
随着知识管理的不断推进,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倾向于加固公司的“孤岛”文化而不鼓励知识分享的行为。1996年,世界银行决定采用一种矩阵型组织结构以更好的促进信息和技能在那些曾经匮乏的地区单位之间交换。虽然银行组织结构的改变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但仅凭它本身是不足以引起未来文化的改变的。一年之后,银行通过修改少数核心考核指标把知识共享作为一个整体部分放入了正式的人事考核系统。它还需要一系列物质奖励的补充。银行采用年终奖来鼓励共享行为。成立行长业绩奖来表彰表现突出的团队行为。组织了一个“发展市场”以促进与外部合作者一道进行创新和突破性工作。提供种子资金给提出优秀建议者。最终,一个先进业绩奖于1999年被引入,来奖励跨部门的工作和顾客影响。 如今世界银行,进一步将知识共享推广到外部客户当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给银行的信息的保密,文档的版权,以及银行对私营部门的支持活动、对财产所有者的保护等等。这也要求知识管理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