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 2001年第10期l总第124期)阴囝口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剖办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有“贤人t 弟子三千 在“有教无 娄 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学而不赝.诲人 倦”的精神致 力于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他的教育思想与方法 集中反映在一部记录 L子及其学生的言I色与事迹的语录体 著作——《论语》里。在两干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论语》作为 儒家经典,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思想 当 前.“素质教育 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呼声之中.不 乏极端的倾向,这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方法 的割裂与忽视:其实 孔子就是我同最早的 素质教育”的倡 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构建素质教育的理念 和模式,有着重要的继承和指导意义, 我们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其精神实质是接续一个中断 已九的传统,恢复孔子开拓的教育文化精神,即重建以人为 中心的教育。 一 、学习方法观— — 孔子主张“学而不总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认为学恩并重,又应以学为基 础。他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尤益,不如学 也。”(《]!灵公》)他也强调在学习基础上的思考: 不同‘如 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其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意 即不想一下“怎么办,怎么办”的^ ,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 了。)主张通过思维括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L子的这 种学思不可偏废的思想,在今天看,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 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发散 思维、聚台思维、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和刨造性想像等多种 思维的综台体现。没有“思”就没有刨造。 现代素质教育在学习方法方面除r继承古代勤学好 问、厦时复习、学思结合等优良传统外.更形成了以下特点: I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有三方面的原因:第 一 , 要使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能力,必颁重视学生自觉学 习的“内因”的作用。第二,通过自学才能发现前^和师妊理 出乎其外”的融会贯通的效果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不断增强 只有批判地继 承,才能铲除盲目性,才能将前人的优良传统发展创新.发 扬光大 3.课堂学习与课外及校外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学习的结合.有利于把书本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 合,有利于克服课堂学习所具有的局限性,并有利于突破课 内、校内的小视野、小社会,了解课外、校外的大视野、太社 会.为 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方法观— —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因材旌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孔子说; “中人 上.可 语上也;中^ 下,不可以语上也。”(《雍 也》)就是要针对学生智能高低进行不同的教学。为做到这 一点,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 视其 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境哉 人焉鹰哉?”(《为政》) (意印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所采纳的途径, 审察他认为心安理得的事。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 了呢 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通过观察,孔子对自 己弟子的才能、特点了如指掌。如 德行 颜渊、阕子骞、冉伯 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 子夏。 {《先进》)(意即德行好的:颜渊、闰子骞 冉伯牛、仲 弓 长于言语的 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熟 悉文献知识的:子游、子夏;)并以此确定适当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方法体现在《沦语》中比比皆是,屡见不鲜。诸如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故退之。”(《先进》)子贡聪明敏 捷而略显浮躁,孔子对他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 政》1 无论古今中外,“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进行教学时要 遵循的撮基本的原则。目前,由=F班级授课制的广泛采用, 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改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使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策略观——孔子主张启发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教学方法 他特别强调“小愤不启.小悱不发,举一隅 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由于孑L子 循循然善诱人 f《子 罕》 ,常使他的学生进入一种“欲罢不能”{《子罕》】的 境地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 学能力、创造能力的过程 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 能 呢?显然,运用 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启发式教学方 法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特别受到青昧.原阎 柯I :①能引起学生的学习若趣。②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在 课章【 的注意力 @让学生自已动脑思考问题。@在学生最 想得到答案的时候肩发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学习带 来高教率 ⑤张弛有致,使课堂具有节奏感.学生不易感到 疲倦。 实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舶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师 提-{j r更高的要求 只有在学习邢些”半生不熟”、 似懂非 懂”、 似会非会”的求西时学牛寸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 握它、心理学的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 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因此.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提问拄 巧、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及良好的控制课堂的能力。 四、教学内窖观—— 孔子主张“诗、书、礼、乐、射”通才 教育 】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 次确立了 美育”的地位,提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 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艺术教育也是 美育,它对培养学牛的审美情趣、审美修养起很大作用,而 且美育蕴涵着德育的重要内容 人们知道, L子的教育教学 内容是} 分广泛的, 诗、书、礼、乐l射”无所不包,主张全面 发展学生的素质。仅 乐”为例.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已 经将这一内容用之于教学了 L子本人也是个旨乐家,对音 乐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如:“子语鲁大师乐日:‘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皎如也.绎如也,眦成。”‘(《八 佾》)(意即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的道理说;“音乐是可以 理解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继续 展开下去,和谐、分明、连绵不断,最后完成。”) “于谓《韶》:尽美矣,叉尽善也。谓《武》:尽姜矣,未尽善 也。 【《八佾》) ”于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 斯也 ”’{《述而》) 圜目圆圈2001年第1o期{总繁124期) 子H: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泰 伯》) 孔子还喜欢唱歌,善于唱歌。音乐也是他授课的科目之 一 。上音乐课时,充满了民主精神:“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 之,而后和之 ”{《述而》) 这些音乐教育对学qi的身 【 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五、教师观—— 孔子主张以人为本 孔子施行的足一种以^为中心的民主教育.显示出对 学生的尊重:这同样是现代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 而 孔子在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不阁为学生贫穷、地位 低就不教他们 子日: 自行束修以上,占未尝无诲焉。” 《述 而》)(意即只要是带着薄礼来求见的,我没有不教他们的一) 同时,孔子叉实行教学相长的原则 子日:“学而不厌、海人不倦,可以为师枭。”{《为政》) 在师德修养方面, L子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首 先.孔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为人师表的前提一其次, 作为教师, L子提出仍要 学而一 厌”,更是难能可贵 由此,叉导致了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是表扬多于批 评。《论语》一书中,孔子对不少学生作F评价,其中大多数 屉表扬。如: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公冶长》¨意即孔 子谈到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 啊!”)子曰: 赐也.始可 j 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f《学而》J 子日:“起于者商也!”(《八佾》)(意即: L子说: 能够启 发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 ”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从孔子这些对自己学生充满爱意的褒奖话语里,我们 看到了一位循循善诱的可亲导师的形象。作为一个称职的 教师,应掌握评价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 换 占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教师成功的秘诀。用闪光点 来克服学生的不足,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尊心是学生 成才的关键。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当前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孑L子的教育思想里朴 素的素质教育观点,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直泼得 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文学系 (责任编辑孙喜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