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而上学之灯外黑

 wangwanjun 2006-12-25
关天茶舍』形而上学之灯外黑
作者:刘学明 提交日期:2004-2-25 11:04:00

  
  形而上学是严复对metaphysica的义译,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里说,“公元5世纪,辛普里丘把matephysica「形而上学」解释为meta「在某事之后、超出」ta physica。如果把ta phusica理解为‘物’或‘存在者’,那么形而上学就该被解释为‘超出存在者’”。《易经·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为道,形而下者谓为器”,“形而上学”这个译名大致传达出了辛普里丘所谓“超出有形事物”这一理解。
  可以看出,在上述的论述中,“形”处于某种基础地位,是逻辑的起点。那么“形”这个东西由何而来呢?自然界,甚或我们常说的“宇宙”里有没有一个现成的“形”供我们把握研究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形”,总是某种确定的“形状”,而一个形状必须囿于某个确实“边界”之后才是的成立。比如一个桌子,必须与非桌子之间有一个确定的边界。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理解为一个空间上的“界限”。如果将问题进一步抽象化,我们可以认为,“桌子”乃是一种“物质”,物质的存在有赖于其与“非物质”,也就是“空间”之间一个同样确定的界限的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可以适用的所谓“先验”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会说,一个界限的确立必须依赖于一次完整的测量。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在对某一个量子物体实行一次测量之前,就把一组完全的属性归于它们,那是没有意义的。” 属性一个所谓的“本体”所展示出来的某种外部效应。同样,作为桌子的属性,其长、宽、高,有几条腿之类,只有经过测量才能知道。
  在这里,我们自然而然的遇到下一个问题:测量由谁来发出,如何实现?一个桌子会自发的对我们说,“我是桌子么”?当然不会,因为一个桌子并不知道自己是桌子,桌子总是“人的桌子”。同样的道理,太阳会自发的告诉我们“我是太阳么”?自然也不会,太阳总是人的太阳。一个存在者的确立,总是在人对其进行测量之后才实现的。
  与之显然不同的是,任一个神智健全的人就比如我就会清楚的告诉你,“我是刘学明”。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一个人对其自身的确立,也是通过某种测量程序实现的。这种“自测量”构成了生存所谓“自组织”的基础,正是基于测量,我们获得了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并转而去建构一个由物质所组成的世界。
  但是,我们这种对世界的建构最终会碰到“存在”这堵四面绝对厚实的墙壁而最终被消于无形:我们永远无法逾越所谓的“测量误差”。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为什么物理学课本第一章所讨论的,竟然只是我们自以为很简单的测量。但是人类在测量问题上所遇到的麻烦是永都无法排解的。我们目前最为成功的关于物特的理论——量子力学——就断言,包括我们自身身体之类的物质与空间之间的这种界限,根本就不存在。
  
  形而上学是严复对metaphysica的义译,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里说,“公元5世纪,辛普里丘把matephysica「形而上学」解释为meta「在某事之后、超出」ta physica。如果把ta phusica理解为‘物’或‘存在者’,那么形而上学就该被解释为‘超出存在者’”。《易经·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为道,形而下者谓为器”,“形而上学”这个译名大致传达出了辛普里丘所谓“超出有形事物”这一理解。
  可以看出,在上述的论述中,“形”处于某种基础地位,是逻辑的起点。那么“形”这个东西由何而来呢?自然界,甚或我们常说的“宇宙”里有没有一个现成的“形”供我们把握研究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形”,总是某种确定的“形状”,而一个形状必须囿于某个确实“边界”之后才是的成立。比如一个桌子,必须与非桌子之间有一个确定的边界。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理解为一个空间上的“界限”。如果将问题进一步抽象化,我们可以认为,“桌子”乃是一种“物质”,物质的存在有赖于其与“非物质”,也就是“空间”之间一个同样确定的界限的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可以适用的所谓“先验”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会说,一个界限的确立必须依赖于一次完整的测量。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在对某一个量子物体实行一次测量之前,就把一组完全的属性归于它们,那是没有意义的。” 属性一个所谓的“本体”所展示出来的某种外部效应。同样,作为桌子的属性,其长、宽、高,有几条腿之类,只有经过测量才能知道。
  在这里,我们自然而然的遇到下一个问题:测量由谁来发出,如何实现?一个桌子会自发的对我们说,“我是桌子么”?当然不会,因为一个桌子并不知道自己是桌子,桌子总是“人的桌子”。同样的道理,太阳会自发的告诉我们“我是太阳么”?自然也不会,太阳总是人的太阳。一个存在者的确立,总是在人对其进行测量之后才实现的。
  与之显然不同的是,任一个神智健全的人就比如我就会清楚的告诉你,“我是刘学明”。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任一个人对其自身的确立,也是通过某种测量程序实现的。这种“自测量”构成了生存所谓“自组织”的基础,正是基于测量,我们获得了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并转而去建构一个由物质所组成的世界。
  但是,我们这种对世界的建构最终会碰到“存在”这堵四面绝对厚实的墙壁而最终被消于无形:我们永远无法逾越所谓的“测量误差”。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为什么物理学课本第一章所讨论的,竟然只是我们自以为很简单的测量。但是人类在测量问题上所遇到的麻烦是永都无法排解的。我们目前最为成功的关于物特的理论——量子力学——就断言,包括我们自身身体之类的物质与空间之间的这种界限,根本就不存在。
  再我们再回到形而上学的话题中,对“形”研究的目的是超出“形”并达于其上。然而,正如我所指出的一样,最为原初的形式,实际上是我们的生理系统将世界中的事物有所取舍之后提取出来所形成的我们的“身体“。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获得某种超脱于形之上的道并转而凌驾于自然之上。然而,为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是,真正的“道”也就是宇宙本身,其实一直包裹于一切有形之外,并将其所有出路堵死。此正所谓“灯外黑”。而所有“形而上”的东西,只是我们自身,而且越是“形而上”的东西,和生存者的关系就越是密切。因此,如果不假思索就确认“形”的客观地位的合法性,那么“形而上学”陷入“玄学”的泥潭中也就不可避免了。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5 18:33:58
  所谓的“形”固然没有什么“客观地位的合法性”,但将“形而上”的“道”视为“包裹于一切有形之外,并将其所有出路堵死。此正所谓“灯外黑””,这显然是又确立了“形而上(道)”的“客观地位的合法性”,这不仅更加悖理,而且已经深深地“陷入玄学的泥潭”了。
  
  

作者:威克 回复日期:2004-2-25 19:49:59
  学明兄,我对你的名字非常感兴趣。如果你要问原因,请先给我发一封邮件。我的邮箱在关天茶舍里能查到。请查“威克”。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6 9:22:53
  谢谢头脑及威克兄的回复。
  其实所谓的“道”不过时一个权宜的说法。在这里所称的道,其实所指的是未经测量之前的宇宙,或称存在。这个“道”沉没或包裹在一切知识的最底层或者整个三维的,而我们测量之灯,与广漠的宇宙相比,不过是萤烛之火。
  难道不是么?
  
  另外,不知道威克兄对我的名字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很普通的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名字,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的真名。
  
  
  

作者:威克 回复日期:2004-2-26 12:51:41
  大家都使用网名,自然掩盖了真名.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我的名字叫刘学明.从事高校文科现当代文学教学.我的教学与哲学素有联系,但我对文学的爱好太深,以致缺少了对哲学的系统学习研究,在此要向老弟多多请教.

作者:飘如游云 回复日期:2004-2-26 12:58:59
  不要把存在论上的实体性本体和认识论上的观念性本体相混淆。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6 14:53:19
  很高兴看到威克兄的回复。能在天涯里遇到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真的很开心。不过,我可没有威克兄这么好的背景。我只是在一个穷乡僻壤做小职员,对于哲学(尤其是学者们奉若指南并详加研讨的哲学史史)知之甚少。上面种种,不过是一己之思。所谓指教云云,谈不上啦。
  但如果威克兄不怕我高攀的话,我们倒是可以互相探讨一番,自得其乐嘛。
  
  复次:谢谢游云兄的回复:)
  只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存在论上的实体性本体和认识论上的观念性本体”。自然也不知道混淆。
  不过我知道哲学最终所求的是一个终极、覆盖性的理论,按照罗素先生的提法,这个理论向下演绎,可以推出现代所有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而所有这些正确的东西向上归纳,最终也必须能到达这个理论。
  不知游云兄以为然否?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6 17:15:55
  “在这里所称的道,其实所指的是未经测量之前的宇宙,或称存在。”
  
  你这个观点前半段,我很同意。本新哲学正是以这一根本事实为前提的。只是建议最好不用“道”之类的旧名词来指谓它。
  
  而后半段又是明显的逻辑缺陷。即,如果“未测量宇宙”称“存在”的话,那么“已测量的宇宙”和“测量者”就不包含在“存在”之内了,它们成了“非存在”,这不是悖论吗?
  
  谈此类根本哲学问题时,最好还是逻辑严密些好。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6 19:37:34
  头脑兄说的有些道理,确实象“道”这样的词语用起来需要谨慎些。就此谢过。
  
  对于测量、测量者与存在之间的关系,确实有些难缠,但也并不是不可厘清。接下来试说一二。
  
  首先居于一切逻辑之前的,是存在。由于测量本身是确实一个界限的过程,是对宇宙的某种“分割”,因此在未经测量的存在只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可以用数学中的点来表示,存在是铁板一块,只是一个绝对的所谓的“奇点”。
  而要展开对宇宙的测量,首先出现的是测量者。而这个测量者的第一要务是将自己从宇宙中分立出来(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立本身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完成之种分立之后,存在即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被我们所客体化的、由存在者所组成的世界;一部分即是我们自身。对于前者,世界在整体上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规定,是变动不居的,我们用时间来做为这种变动不居的总名。而对于我们自身,呈现现一种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动作的态势,我们用尽各种方法来获得自身的有序,或称低熵的结构。
  这两个部分构成两个完全相反的箭头并彼此定义,世界的形式化也只有在这种张力的之下,才可以展开。
  但如果我们将二者做一相加,存在将自动回复到绝然如一的状态之中。
  
  这便是我的存在观。临屏而作,指未尽言,还望头脑兄指教。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6 19:45:38
  另外写了一个贴子是专呈头脑兄看的,但由于已经沉下去了,故贴在这里。
  
  
  『闲闲书话』也谈海德格尔(头脑兄请进)
  
  
   作者:刘学明 提交日期:2004-2-26 10:19:00
  
  最初接触海德格尔的思想是《读书》杂志的介绍,后来买了陈嘉映先生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算是系统的看了一遍。但后来终于买到海氏的〈存在与时间〉,却发现里面却是一团糨糊,不忍卒读。
    其实算起来,海德格尔算是一个哲学天才。但这种认识,只是建立在其作为“西方哲学传统之另类”的基础上。纵观海德格尔一生,一直与两个词纠缠不清,一个是存在,另一个是此在。在其早期哲学生涯上,他是将此在看作第一位的,而将存在置于次席,而在其哲学生涯的后期,转而重视存在,哲学史上将之称之为海氏哲学之“转向”。
    但在,在此在与存在之间,横亘着一个“存在者”。存在者到底是什么?我没有在〈存在与时间〉在获得一个确切的定义,所看到的只是“上手”、“操劳”之类与存在者之间关系的词语。
    其实,对存在者研究最为透彻的,乃是科学,但终其一生,海氏终未能克服哲学的自大而屈尊而与科学合作。虽然有资料说,海氏的科学修养足以中海森堡做高深对语,但我想这种对语恐怕只是自说自话而已。
    还是说海德格尔。海氏认为,只有此在才具有追问存在的资格,但这里有一个绝大的问题:此在何以获得这种追问的资格?此在与一般的存在者,与存在绝然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我没有从他,或者其后追随者如继承了他的教席的伽达默尔或靠他的学术谋生的陈嘉映、熊伟等人的文章中获得一个正面的回答。
    其实,如果找对了方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此在之所以获得了这种资格,只是因为是宇宙间唯一可以创造其自身的存在者。此在的生存,如果套用居里先生的话说,乃是一种“自因”,此在存在的原因即是此在存在的结果。这种结果与存在本身的存在具有相同的逻辑构造,即“宇宙基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宇宙存在的原因与结果是完全对称的”。
    但是,此在这种自因与宇宙的自因相比是有缺陷的。其表现为此在这了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必须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背景,就是大名鼎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此在通过与世界交换物质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从而获得了生存。
    此在必须与世界展开物质交换,这就注定此在必须与存在者打交道。而这种交往的第一要素,就是此在必须能够以某种方式“认识”存在者。在这里必须加以说明的是,此在存在所必须信赖的“肉身”,同样也是物质性的。而此在对存在者的认识,其实只是其自身物质系统与宇宙的物质系统进行某种“比对”的结果,这种比结构成了最为原始的测量。最为原始的测量工具,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而测量的结果,是一个形式化世界的诞生。我们只能生活在一个被严格形式化的世界中。形式化的第一层,所确立的是物质,第二层,确立的是物质变化,第三层,可以称为是变化的变化,物理学上将之称为加速度。与之对应的是,在语言中,第一层所确立的是名词,第二层所确立的是动词,第三层所确立的是副词。副词之所以不能用来修饰名词,就是因为它不能越过第二层动词。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海德格尔此在与存在的关系中。居于最为原始逻辑的地位的,是存在,我们可是将之称为第○层。这一层,由于没有经过测量,所以是无意义的。为我们所识的,是第二层的存在者,也就是物质。但是只有第二层也还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和生存必须信赖于加速度的存在只有在存在加速运动的基础上,牛顿定律才是有意义的,才存在物质系统的变形,我们的意识系统才能起作用。
    所以,就认识而言,我们是必须从第三层出发,才能去认识第二层,并最终追问到第一层。这也正是我所说的此在可以追问存在的授权之由来。
    记得莱而尼茨有过所谓的“千古一问”:这什么存在者而无却不在?不知道头脑兄注意到没有,在词义上, “无”是“有”的反义词。但在词性上,“有”是一个动词,而“无”却是一个副词。这种不对称在所有的反义词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怪异的情形呢?巴门尼德《残篇》中的一段话,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思路:
    
    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存在,
    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
    另一条是非存在而决不是存在,
    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
    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
    
    我们知道,处于逻辑顶端的“有”,是“自有实有”,是宇宙之“存在”。巴门尼德认为“存在而不能不存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有”却是排斥任何的形式的。我们可以将这个“有”理解为数字“○”。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这个零前面加上负号而变成“—○”。由于○=—○,所以在这个逻辑层面上,“有”与“无”其实是等价的。但是,生存者之“有”,乃是形式之“有”,这个“有”是通过将自然进行某种的形式化之后才出现的。而生存者这“无”,是将这种形式取消。因此,作为能为此在所认识的否定词“无”,必须附着于动词之上,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无”就不再能具备与“有”对等的资格,从而成为副词。
    但对于此在来说,除非死亡,否则永远无法通达宇宙本身之无。“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表达的,也许正是这个意思。因此上说,否定词之所以要以迂尊降贵,委曲求全,所要保全的,其实是我们自身的存在。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6 21:41:20
  
  TO 刘君学明
  
  你此帖的意思总的讲就成立了。即,“测量者”是从“未测量宇宙”或“无人的浑然存在”中分化出来的,从而便形成“已测量宇宙”。这样,逻辑上就没根本隙漏了。只是,如此的话,严格的表述就是,“未测量宇宙”在未分化出“测量者”条件下,才等于“存在”。而在“测量者”已然存在的条件,它就不能单独等于“存在”了。而是与“测量者”、“已测量宇宙(事物)”共同组成“存在”在个最大的概念(内涵)。换句话说,本新哲学正是在将“存在(世界)”在根本上廓清未这三大根本存在形式,才确立了其“新哲学”的根本理论基础。刘君有兴趣的话,可参见本人主页,共同探讨。不要提“指教”,是共同探讨。至于热力学二定律是否适用广义宇宙、相反箭头之作用等其他问题就先不赘言了。
  
  海德格尔哲学比较烦琐,我以为实乃“谈之无味,弃之有惜”。我也先帖出本人关于海氏哲学的老帖。然后看看是否还需对海氏哲学再说些什么。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6 21:48:57
  
  
   作者:头脑 提交日期:2003-05-05 13:10:00
  
  海德格尔害人不浅——哲学里的“皇帝新衣”
    
  ( 小评Cybebird君的《此在和世界: 我读海德格尔》(后附原文。略)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3-05-04 20:26:12
  
  
  
      呵呵。海德格尔害人不浅。
  
  
      人类哲学史上一大奇观就是,一个用私人语言编织的精致但根本悖谬的哲学竟然风行欧洲及世界至今。用一个精彩的比喻,可根本解释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皇帝的新衣”。
  
   一个有话语权的,叫做海德格尔的人,编织了一件叫“存在主义”的“哲学新衣”,于是阴差阳错,世人虽或清楚或模糊地知道这件“哲学”讲的道理完全不通,但是都连声吆喝——“好衣”、“好衣”、“漂亮”、“漂亮”!呵呵。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这件“哲学”在根本上就明显不通——将“存在”粗暴、强硬地规定为“此在”或“人在”!但是,由于这个哲学是用完全与通常哲学语言不同的,自己生造的“私人语言”表达的,从而绝大多数对哲学不太懂,特别是对这件“哲学”在根本上到底讲了些什么完全不知的人们,就只能凭借吆喝这件“新衣”的人的名声来猜度了。偏巧,吆喝这件新衣的人,因种种原因都是名声很大的,于是以讹传讹,一件哲学领域里的“皇帝新衣”的历史真实笑话,就这样出现了。而且,直到今天,众人还在吆喝着:“好衣!好衣!”……。呵呵。
   这里,只揭示出这件“新衣”的最根本悖谬之处,望能起到如那个说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之提醒世人的作用。众人如何处之,就各自方便了。
   海氏存在主义最根本不通之处,前面提到,正在于完全无视“存在”这个语词的最起码、正确的含义,粗暴地硬性将其人为地荒谬规定为“人在(此在)”!然后,海氏在这个根本就明显不成立的、荒谬的概念上,即沙滩上,堆砌了十分宏大、精致的私人哲学体系大厦!可见,只要简明地指出,这个“此在(人在)”其实就是沙滩,那么海氏的哲学大厦再宏大、精致,也不过就是即倒之“假山”而已。尽管这座假山无论如何也是起到了,哪怕是“观赏性”的,某些意义的。
   只要有小学毕业水平语文知识的人都不难理解,“存在”是包含所有存在物的最大的概念。它自然理应包括,人、动物、自然界以及所有因之而生的种种事物。即,人、动物、植物、山、水、天、地等等,都是“存在”的。这个语义十分明确而也十分符合世界万物的根本、自然的关系。
   可是突然有一天,来了个叫海德的人,向世人大声宣布:从此以后,“存在”这个概念仅仅指“此在”或“人的存在”!以前关于“存在”的概念是错误的,不能再用了!统统作废!由于此人哲学名望很高,众人虽然疑惑,难道“存在”和“人在”这么简单的区分,这个大哲学家还分不出来吗?肯定是我们的理解错了。于是这件“新衣”就诞生了。
   可是,在概念上明明“此在”或“人在”根本无法取代“存在”来用啊!难道我们能说:“几亿年前,地球上‘人在’或‘此在’着恐龙这个动物”吗?能说“150亿年前,世界‘人在’或‘此在’着一个质量极大的‘奇点’,它大爆炸成我们的‘宇宙’”吗?……哈哈。显然不能!可就是没人向大哲学家及其吆喝者问。即使有人小声颤颤巍巍地问,也被人一吆喝,“你懂哲学吗?你懂伟大的海德格尔吗?不懂,别瞎说!”就吆喝回去,不再怀疑了……。
   其实,即使从最简单的汉语或是德语语词构词法上,这种说法就根本不通。
  
   先看《走向共和》,一会再侃。
  
  
      接上面。
  
   从汉语语词角度讲,“人在”或“此在”的语义是“此人的存在”之意。这就是说,要理解这个词,首先要明确理解或定义什么是“存在”。但是海氏却明令“此在”=“存在”。这就违反了逻辑上“不可重复定义”的最起码规则。这等于说,“什么是“人”?人就是人的一种”。这等于什么也没说!而且自我悖谬。以次类推,德语“此在”一词,“Dasein”,也是如此。它与汉语类似,也是由“da”(这个)和“Sein”(存在)语素复合而成。从语素构成上,已可明显体现了该词只能是“存在”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与“存在”在内涵上等同。但是海氏在这里实施了不可容忍的“强暴”和“独断”。硬是将“这个存在”等同、取代了“存在”!(所以海氏的哲学自己称为“存在主义”,而非“此在主义”。)这等于是硬将“苹果”宣布等同于“物质”一样好笑。这个错误,即使是随便问任何一个小学六年级的一般水准的学生,他也是能看出的。只是事先别告诉他,这是一个世界级哲学家说的就行了。否则,这个学生很可能连想都不想地回答:“海德格尔真伟大”。特别是中国小学生。
  
      进一步说,这当然绝不仅仅是语词概念上的错误,而是关系到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或关系到一种哲学的根本意义如何的根本问题。海氏将“此在”视为世界第一本质、世界或存在的“根”(“苹果”成了“物质”的根?)这就必然导致海氏“存在主义”的“根”就是根本错误的,就是浅埋在沙滩上的。也就说,该哲学不是先揭示,作为“存在”后继产物的“人”或“这个人”是如何形成的(即揭示如何从无机物、生物、动物演变至人的哲学过程)?具有何种本质?也就是如何从“存在”根本导出“人的存在”。反而恰恰相反,它是要从“人的存在”,而且还是“这个在场的人”的存在,来推导“人类(共在)”及万物世界的“存在”!这在实质上简直是荒谬之极!这等于不是说“爷爷经父亲生出了孙子”,而是武断地说“孙子就是爷爷,就是人类,就是世界”。
  
  
      这一点,在楼主文里的叙述中也可看到。如该文提到,海氏认为,“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世界”原本应是说明“人”的性质及来源的根本前提性“存在”,然而这里海氏却硬是强行将“世界”规定为是“人”的“一种性质”。正象“食、色,性也”的“性质”一样。岂不荒唐甚乎!
   正是海氏哲学这种根本荒唐性,成为导致现今“哲学”彻底被世人抛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特别是这个哲学(包括类似的其他哲学)不但不能根本说明世界,反而将世界神秘化、私人(语言)化;完全脱离了自然科学和社会实际生活,这种“哲学”,就只能死路一条了。它所以尚能维持,几乎全凭着它的完全“私人化术语”。别人无法懂。要是有人有兴趣、有时间将其理论翻译为通俗语言,大概连一天也维持不了,人们就一哄而散了。尽管,海氏理论在一些枝节方面,有哲学以外的一些历史意义。
   总之,世人只是因为攻海德哲学还能评职称、有工作,甚至是高职称工作,才会有人不时宣扬之。尽管他们自己也未必懂和未必信之。反正搞海德的人,将海德说得越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或研读海德的时间、精力才有相应的保证、回报及提高。这是迄今海德哲学还能苟延残喘的主要社会原因。
  
   比如楼主文中所言,“海德格尔认为:就认识本身作为此在的一种在世样式而言,“对现成事物的观察式的规定性认识“,不过是此在与世界相牵相持的活动的残断,不过是停留在同世内存在者打交道时发生的知觉上,然后把对某某东西的知觉变为规定,变成可陈述的句子,变成命题。这里不存在从主体到客体的超越,“此在本身就是作为认识着的‘在世‘。“(参见《存在与时间》第72-73页)海氏由此干脆利落地消解了人如何可能言说世界的问题。”
  
   真不知,海德如此糊里糊涂的观点,如何能“干脆利索”地解决问题?不过是“干脆利索”地把人们搞得更糊涂才是事实。海德这里的词语实质不过是,如上所述,先硬是将“人” 直接视为就是“存在”、“世界”,那么,人认识世界,就是人认识自己。这当然就没有什么“主观认识客观”,或“从主体到客体的超越”的问题啦。都是主观认识主观、主体自己认识自己主体罢了。只是这种文字游戏,世人从其私人化语词中是轻易看不出来的,但一经本人上面梢做翻译,其谬自见,毫无真正认知价值可言。不过是胡思乱想的哲人的胡思乱想罢了。
  
  
    这就是海氏“存在主义”的最根本谬误和“皇帝新衣”的本质。
  
  
  
      会得罪一些海德研究者的。不过本人实在只是对事未对人,碰巧遇到机会,出于责任对一种重要社会现象的客观评价则已。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3-05-04 23:30:34
  
  
  
      有一点可能说明一下比较有意思。就是本人特别以“存在”的最普遍、最根本含义为“理论奇点”或根本公理,并从其引申、演绎、建构而成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辨证存在主义”。供世人一笑之。呵呵。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 注册>>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6 22:02:35
  不得不说,头脑兄对海德格尔“此在”的理解有些偏差。在我看来,海氏如此看重此在的地位,是有其深刻的传统的。这种传统,简单地说,出自于笛卡尔,也就是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罗素认为,笛卡尔的这种思想,所指出的只是一切真理机杼。海德格尔强调为了强调这一点,将生存限定在“此”之内并无任何旋踵的余地,也是有其道理的。
  但此在显然不是存在。而且,虽然我们必须在“此”存在,但却也可以某种能为所有人所理解的方式,指明那个我们永无法到达的存在。这就类似于,死亡并不是一种现实的经验,一个人永无法证明自己的死亡,但可以指明另一个人的死亡。而本质上,存在问题只是一个关于死亡的问题。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7 1:46:52
  
  刘君,不得不说,是你对海氏的“此在”理解偏差了。而且将自己的理解误作为海氏自己的东东了。
  
  你说海氏的“此在显然不是存在”吗?那你对下面海氏自己的话如何解释?
  
  (实际上,海氏不但乱用语用学将“存在”训诂为“此在”,甚至还更荒谬地认为“此在”比“存在”更根本!!)
  
  
  “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的存在展开的”!(《存在与时间》 233页)
  
  “因此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存在者,并不表示它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表达它怎样去是],表达其存在。”50页
  
  
  “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14页
  
   “此在包含有一种先于存在论的存在”(21页)
  
  “此在比一切其他存在者存在在存在论上都更为优先”(44页)
  
  
  
  
  
  评价一种理论的时候,最好是能理解该理论的本质真貌。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7 9:31:22
  头脑兄:
  仔细想来,并不是我把自己的私货强塞进海氏的著作里,根本上说是你并没有理解海氏自己的想法。就你所引的这几句话,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第一句,“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的存在展开的”!如果没有此在的测量与分界,世界是无所谓展开或无所谓闭合的。只有此在获得了其生存之后,这种展开才是有可能的,一切的真理才有可能用语言或其它的形式加以表达。因此,此在在存在展开过程中的这种优先地位,是无可辩驳的。
  
  第二句,“因此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存在者,并不表示它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表达它怎样去是],表达其存在。”我查了一下书,上下文是这样的,“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来说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这个存在者的一切‘如此存在’首先就是存在本身。因此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存在者,并不表示它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表达它怎样去是],表达其存在”
  在你所引的话里,这句话是最费解的,目前我尚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姑且存疑。
  第三句,“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其实,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表明海氏确实有其高明之处。由于此在必然要嫁接在存在之上,因此此在必须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接口。遗憾的是,海氏指出了这一点却并没有找到存在领会存在的方法。其实,此在对存在的领会,首先是一种并不为我们的意识所确知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领会
  。在我看来,这种领会包括生理学意义上的“测量”、“预测”以及最终利用线粒体发动所提供能量系统进而实现“使某处有某物”,从而而获得了其生存。这种领会所构成的,是对此在“存在”的规定。注意,加引号的存在在这句话里是动词。
  第四句,“此在包含有一种先于存在论的存在”请注意,此在先于的是存在论而不是存在本身。在前面的贴子中我已经指出,此在在出发追问存在之前,已经是“生存”了。这种生存本质上就是前一段所讲的对存在的先行领会。这一句所说的先于就是这种“领会”,或不是先于存在本身哟。
  我已经说过,此在对于存在的追问,其逻辑的起点是由加速度所提供的“变形”。因为只有在这个逻辑前提之下,一些事物才可以从自身出发再回到自身,此在才有可能获得其生存所必须的闭合的自因。而存在本身与加速度之间尚隔着速度、质点这两层逻辑关系。但此在只能由此上溯到存在。
  第四句“此在比一切其他存在者存在在存在论上都更为优先”好象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海氏的意思不过是说,在存在论问题上,我们要比一支桌子或一台电脑更优先。
  

作者:孤独的枞树 回复日期:2004-2-27 9:49:05
  
   人类理性具有此种特殊运命,即在其所有知识之一门类中,为种种问题所困,此等问题以其为理性自身之本质所加之于其自身者,故不能置之不顾,但又因其超越理性所有之一切能力,故又不能解答之也。
   理性如是所陷入之烦困,非由理性本身之过误。理性初以“唯能运用原理于经验过程,同时经验充分证明理性使用此等原理之为正当者”一类原理开始。以此等原理之助,理性穷溯(盖此亦由理性本质所规定者)事物更高更远之条件,惟立即自悟以此种方法进行则问题永无尽期,理性之事业,势必无完成之日;乃迫不得已求之于“超越一切可能之经验的使用且又似不能拒斥即常人亦易于接授”之原理。但由此种进程,则人类理性实陷入黑暗及矛盾之境;斯时理性固推测此等黑暗及矛盾,必起于某种隐藏之误谬,但不能发见之。盖因其所使用之原理,超越经验之限界,已不受经验之检讨。此等论争无已之战场即名为玄学。《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版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2-27 10:06:53
  谢谢孤独兄:)
  
  理性是什么?拉普拉斯勋爵曾经试图用牛顿的理性预言一切的过去与未来,但他的相想最终所落下的不过是笑柄。
  在许多人看来,理性是一坐宏伟的大厦,然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最终宣称,由于建造这一座大厦的每一块基石都不可靠,这座大厦是不是存在也成了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愿意,只是轻轻一跃,就可以将测量误差跳过(顺便说一句,我们之所以能够活着所借的也不过是这轻轻的一跃),然而,左顾右盼之后,如果我们再谈到理性,也许会带着一丝腼颜。不是我们的无能,只是我们的运命。
  

作者:头脑 回复日期:2004-2-27 16:36:24
  刘君,我以为你还是没明白海氏哲学的最根本点,即要用“此在”取代“存在”成为本体论元基础。你的解释显然是“你的解释”,而不是海氏自己的,与其相去甚远。我很不适应这样的讨论方式,并对海氏哲学很腻歪,根本点都已说了,不愿赘言,我们还是各自保留吧。

作者:dokomo 回复日期:2004-2-27 21:23:06
  先搞懂physica是什么再来说话吧。
  一错皆错。

作者:眼__No_Compare 回复日期:2004-2-27 22:38:18
  Re:
  先搞懂physica是什么再来说话吧。
  一错皆错。
  --
  呵呵 dokomo说的有点意思
  个人感觉主贴是:纯引用+乱领会:)
  (随便说说)

作者:亚里士多德9 回复日期:2004-11-18 8:37:16 
 
  楼主高人也.

作者:Cybebird 回复日期:2004-11-18 10:48:29 
 
  楼主论时间的长文看了一点有些意思。楼主此帖似未全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所论的生存哲学。后期海德格尔早已舍弃了生存哲学,楼主却似停留在“我思故我在”的基石上。用“测量”来消解形而上学,远不如海德格尔的“撇开两造思纯关系”来得精辟。此外,紧扣中文的“形”来解亚理士多德的“后(超)物理学”也是不得要领的。

作者:道尔顿 回复日期:2004-11-19 9:03:46 
 
  请刘学明老师再发高见.

作者:zj量子 回复日期:2004-11-19 9:33:42 
 
  我以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概念,是政治的概念。
  主楼文章试图捍卫自然科学的某种科学探索必不可少的精神,如果从现有的、占大多数人对“哲学”定义的观念上做文章,在哲学“关于自然科学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上做文章,会更省事些,会对现实社会更有益些,你看呢?

作者:刘学明 回复日期:2004-11-19 18:55:44 
 
  回Cybebird 回复日期:2004-11-18 10:48:29 
    楼主论时间的长文看了一点有些意思。楼主此帖似未全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所论的生存哲学。后期海德格尔早已舍弃了生存哲学,楼主却似停留在“我思故我在”的基石上。用“测量”来消解形而上学,远不如海德格尔的“撇开两造思纯关系”来得精辟。此外,紧扣中文的“形”来解亚理士多德的“后(超)物理学”也是不得要领的。
  惭愧的很,《存在与时间》实在是过于晦涩难懂,所以从来没有通读过。所以写这个文章总是有些勉强的。
  但总的来说,我对海德格尔的一些基本观点是认同的。所不同的是,我更愿意以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来阐述我的观点。我不希望我的观点具有任何岐义性,也不需要别人做过多的解释。
  至于您说我紧扣中文的“形”来理解形而上学,其实我没有任何想理解形而上学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世界是如何展示在我们面前的。需要指出的是,我没有受过任何的哲学或者物理学的专业训练,所以有时候出点错我想也没有什么。不需要顾及面子嘛。
  但是我愿意和人讨论。不为别的,只是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