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的消亡

 蜀中流氓 2007-01-08

  Web2.0中出现了艺术消亡的先兆。如果有人声称艺术将会消亡,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摇头:这是不可能的。追问“不可能”的论据何在,最有力的一条就是:艺术怎么可能消亡呢?这真是个好论据。

  任何有产生的,都会消亡。艺术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产生和消亡全看条件。艺术产生的条件,就是生活被异化,生活不再美;而生活一旦复归人本,生活本身美,艺术就会消亡。那时艺术家还在,只是边缘人物;鼓瑟吹笙,不过自娱自乐。

  Web2.0的现实是:高度生活化而非形式化的审美活动(如胡戈的恶搞),正在瓦解高度形式化而非生活化的审美(如陈凯歌的《无极》)。Web2.0们过于性急地要把工业化PK进传统;代之而起的互联网审美理念,将是生活本身美。新新人类将认为,美是直接的—直接是生活的。所以想唱就唱,不必艺术。

  从感性学角度看这个问题,首先应警觉的是商家:经济的审美化—日本动漫化、韩国游戏化、英国创意化、美国休闲化、意大利足球化—商机已在万亿量级以上,这种机会逼迫商家要去判断:创意产业是搞艺术吗,游戏是艺术吗,恶搞算什么,有商机吗?如果超女、张钰不算艺术,如何看待她们大受欢迎?艺术的商机与工艺的商机如何权衡……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

  我已经看出一个趋势,这就是经济的感性转向(以及相应的经济学的感性学转向):工业化完成得越彻底,感性日常生活就越会形成对经济和艺术的“侵蚀”、“僭越”,最终势头盖过原有主流,演变为新的“物质—精神”生产方式。这就是目前所有“乱象”背后的清晰线索。

  Web x.0最终会指向艺术的消亡,艺术一旦消亡,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的审美化反而会得到彻底解放,机会将滚滚而来,生活会更加“美”和“好”。  

  感性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将艺术与审美混为一谈,是近代以来人类最重大的“洞穴之见”中的一个。

  认为艺术即审美,审美即艺术,暗含的逻辑前提是“现代性万古不变”。这个逻辑是“工业化狂”的逻辑,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现代”之前,前现代人没有艺术,在生活中照样审美;在现代之后,后现代人没有艺术,也照样可以在生活中直接审美。比如:超女唱得那么业余,照样美滋滋的;卡拉OK走调更远,但不影响自我臭美。

  艺术和一般审美,特别是前、后现代审美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它特别形式化(或者说专业化、精英化)。相比之下,原始人和后现代人都更倾向于“情动于中”,于是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那么在意形式是否专业。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我们视感性学(Aesthetics)为感性经济学,而非美学—艺术这种形式化审美,其形式的功能,与理性经济学(Economic)中股票的作用,是十分类似的。为什么要有艺术家的道理,与为什么要有经理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作为委托人,委托艺术家和经理人作为代理人,把相应的价值(审美或炒股的价值)专业化、精英化。时间久了,这些精英感觉良好,以为价值是自己单方面创造的,并开始鄙视他们的委托人。造成了所谓异化和疏离。

  后现代的方向,就是集中解决这个异化和疏离的问题。口号叫做“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精英,而是指委托人。精英作为代理人,当然也是人,但只是仆人,不是以他们为本。艺术家通常不明白这个道理,觉得自己很伟大;而普罗大众看艺术,也觉很神秘,不明白那其实就是自己们代炒的“股票”而已。《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艺术品,顺应民意,大家跟着炒,就是绩优股;否则就是垃圾股。

  现代社会需要高度形式化的审美,作为审美的主流形式,艺术由此得以发迹。它的客观作用,在于将散布于生活中的平平淡淡之美,高度提纯、升华为浓香之美。艺术升华生活价值,与资本生息金钱价值,是同样的道理。其背景是,在现代性中,生产和生活分离,导致精英价值与草根价值分离,高雅与低俗分离,资本与劳动分离。大众越是陷入下里巴人,精英就越上升为阳春白雪。艺术的形式化和资本的形式化,都是实现社会化、发展人的社会本质的需要,是集中(精神和物质)资源的载体。超过一代以后,人们不明就里,以为艺术、资本这些高度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如此,而且永远有理。

  艺术终将消亡

  工业化完成的意思是,实现了大集中形式的充分社会化,人的本质得到充分集中式发展,这时信息化就会革命性地转型,开始改变原有制度安排的前提假设,历史性地产生削弱高度集中价值的精英及其存在形式的趋向,资源从以集中形式配给在社会精英系统,通过重用互联网等分布式的技术和管理途径,解构到社会的各个节点,复归以人为本的初衷。

  互联网通过知识普及,使普罗大众的人力资本结构迅速向知本结构转型,他们是以(知识)资本和劳动合一为总的背景,提出对精英挑战的。他们会培养起音乐的耳朵(人力资本)去听去唱。艺术在这个大背景下,不出100年,就会发生专业与业余的大混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委托人逐渐减少对代理人的依赖,不断加强自己直接把握价值的能力。托夫勒把这种趋势叫做产消合一,又称Web2.0、DIY等。

  在艺术领域,卡拉OK、Second Life就是艺术消亡的信号,它们警告艺术家:我们要自己玩了。艺术家们可能会想,你们自己玩,能有我们带你们玩更专业吗?这就想错了,普罗大众一旦疏远电影院、小说、交响乐,不会自己又去搞专业化的东西,他们会以“后现代”的方式,“返祖”地重现“前现代”的玩法—追求生活本身美,在生活本身之中去美。打个比方,审美好比大海,艺术好比游泳池。游泳池比大海精致、高级,但不自然。如果普罗大众决意离开游泳池,他们不是去建另一个游泳池,而是奔向生活这个大海。游泳池就“消亡”了—不是说它不存在了,而是说它变得可有可无,盛况不再。

  这就顺便回答了一个商业上的问题,经济审美化,不等于艺术产业化。艺术产业化在创意经济中肯定会大发展,但它只是个小支流。经济感性化,这一机会主要是指在人均收入3000美元以的上市场条件下,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产品的高端附加值,从物质功能价值转向精神文化价值,特别是感性的精神文化价值这一方向。  

  深入的线索

  如果想进一步把握感性学在这个方向上的规律,我建议有几个基本功上的作业是要温习的。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成功,理论和实践兼修,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源头上的思考,往往对把握问题的主脉最有价值。理解艺术消亡问题,第一要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述Web2.0问题的专著《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对于理解下一个芙蓉姐姐和超女将从哪里冒出来,大有助益。这本书的前卫程度,至今在美国前沿,也无人能及。其次是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主张打破艺术和生活的界限。美中不足是他的概念都是错位的,不可望文生义。

  其次,需要带着“传统产业如何感性化”的问题,理解列斐伏尔和马尔库塞的“日常生活”理论。他们的主要思想都是强调,在现代性中(也就是工业化之中),生活本身并不美,或者说生活美被压抑;在后现代性中,生活之美,成为克服工业化负面影响的利器,而得到长足发展。列斐伏尔和马尔库塞都不知道互联网,但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们实际上准确看出了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前沿的内在逻辑。理科学生尤其应当补一补,毕竟Web2.0以后的路,面对的越来越多的,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和公式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