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三)

 赵东华 2012-05-24
艺术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三)
 
2012-5-23 22:56:04 作者:程美信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专稿  人气指数:37 字号:【 】  
注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与此自然化相关,中国的当代艺术,如果有着所谓的当代的话,那是如何把作品做得极致,还同时要让作品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一种与个体生活方式休戚相关的生活艺术!这也许可以借鉴与自然性相关的中国文人的审美化的修身教化传统。笔者这里仅仅是指出可能的方向之一而已,具体的创作完全依赖于艺术家自己的个体想象。

 

----回应夏可君的《重要的是艺术》

 

5,与此自然化相关,中国的当代艺术,如果有着所谓的当代的话,那是如何把作品做得极致,还同时要让作品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一种与个体生活方式休戚相关的生活艺术!这也许可以借鉴与自然性相关的中国文人的审美化的修身教化传统。笔者这里仅仅是指出可能的方向之一而已,具体的创作完全依赖于艺术家自己的个体想象

按:要求中国当代作品做到极致,同时要让作品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一种个体的生活艺术。这符合后现代主义体验派的艺术主张。假如借鉴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化/修身教化的极致标准,历史早在宋人艺术便达到极致时代。可见现代之矛遭遇传统之盾、现代之盾遭遇传统之矛,它们将得出无果结论。然而,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是不逆转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只有时间流动的过程体现,现代在不断地成为新的传统,直到历史的极致,不再有现代与传统为止。

5.1,文人的审美传统,比如传统文人画,不是职业画家的画,即便是职业画家,也主要不以卖画作为生计,而是进入墨戏的游戏状态,注重平常的涵养与修养,养画或艺术生养的时间,或者闲散游历的时间,远远多出做艺术的时间,并不把艺术当作一种劳动与工作,而且作品并不是直接就为了展览与观看,而是退藏于密,如同对手卷的慢慢品味。因此,需要迫切改变我们整个的展览与观看方式,进入有着品味的阅读,有着慢速体会的展览模式,也许我们的想法显得有些理想与精英化,但作为一个需要走向创造性的文化,需要如此高的自我要求!中国当代艺术理应具备这些要素:

按:这是用当代人的尺度要求古代人,假如稍微多了解中国古代画家和美术史便清楚:文人画的兴起得益于其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社会阶层,包括它的商业表现,跟我们今天不完成相同,自然不存在现代艺术的公共性展览。美术作品用于公共展览和美育教化的历史毕竟很短,它是一个现代教育和公共文化兴起的产物。历史上的文人画家和书画观众是个小传统,如明清之际徽州商人最好附庸风雅,徽州到处都有御赐牌坊和名人字迹,还有庙宇祠堂、书院戏台、店铺豪宅不乏名人字迹,汤显祖有名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吴门才子、扬州八怪均离不开徽商朝奉佬的铁杆粉丝。古董字画硬通货是盛世传统,名人字迹成为商业金子招牌则是徽州商人的一大发明,明清艺术的主要赞助商是朝奉佬。因此,夏可君说传统文人画,不是职业画家的画,即便是职业画家,也主要不以卖画作为生计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据我走马观花所知:徽州祠堂牌坊均有董其昌、文徵明、徐渭的字迹,那可是花白白的银子请来的墨宝。

5.11,是自由的游戏,而不把艺术当做工作--无论是艺术本身的制作还是赚钱的工具。5.12,必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的精神陶冶与身心的修炼,以及艺术品味的培养上,让的时间多于的时间,才可能成为艺术家而非匠人与艺术工作者而已!

按:古代官僚如秦烩、蔡京、严高等人,才艺非常之高,虽不卖字画,他们在世时便一字值千金,既能流通增值儿又神通广大。至于沈周、唐寅、徐渭及八怪等不仕或小吏之人,买田纳妾、风月云游,全靠手头之笔。中国文人世界始终存在一种伪道德主义的审美偏见,把技艺分为雅俗两流。让沈周唐演养而不做行吗?艺术家以才艺思想为先,不等于他们要排斥经济回报和商业交易,相反,是要求更高的名利双收。

5.13,作品必须具有“非公开性”,具有某种个体的私密性以及拒绝交流的品质,这是在新的公共空间与艺术品自身的独立空间之间形成张力,并非拒绝展览而已。

按:在艺术的历史现场里,不存在个体的私密性艺术,展不示展是时间问题。当艺术品密不透风便丧失了发生意义,高罗佩的秘戏图研究为我们揭开私密生活的图示本质。换言之,所谓当代艺术的私密性恰恰一种自发暴露的隐秘生活现象,它恰恰艺术生效的公共基础。艺术从来就不追求私密,也没有必要,艺术的功能就是叙事表达,凡是处于封存状态中艺术就毫无张力,形同不曾发生过的艺术。

5.2,当代艺术批评必须给出品味的品级。当代中国艺术过于追逐西方艺术的标准,而西方艺术则走向了过于技术化与商业化,如何让当代中国艺术慢下来,冷下来?这是激活中国传统的品味,中国传统的所谓能品,神品与逸品的区分如何具有现代性?“品”乃是味道的多重性与丰富性,以及对时间性与身体感受性的慢慢修炼。

按:用品味标准去要求当代艺术批评,这本身就显然不合时宜。当艺术趋于单一的审美趣味,作品不过是鉴赏的审美对象。必须清楚现代艺术是非常开放体系,艺术不再局限审美范畴,或者说神品逸品已无法阐明当代艺术的复杂形态。让丰富现代性艺术回到传统艺术的狭小框架,无异于时光倒流的理论返祖。

5.3,作品要有着可塑性的书写性。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有着书写意志的文化,从甲骨文到隶书的古代书写,是以刻写为主的书写性,是面对了不确定的灾变事件而顺应变化的刻写踪迹,这在饕餮纹与汉代的云虚文的刻写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开,这是与材质相关的自然性阶段;而从二王开始的书法的书写性,则是以诗性的,个体生命情感与交流的书写,在汉字的语义表达与审美形式变化之间,让线条的形式更为具有可塑性或活化的弹性,这是书写身体自身的内在生命气息,是身体的自然书写;而到了文人水墨山水画,通过书法性用笔超越了院体画,打开了与自然进行生命能量交换的场域,形成了烟云供养以及平淡的艺术美学,并且以审美代替了宗教。那么,进入现代性的中国,如何形成新的书写意志?微博政治以及平板电脑的书写,如何生成为新的书写性?这是从中国文化内部展开的基本问题。

按:如果书写是一种意志的话,那么不同语种文字皆有这一形态,并非是中国传统,甲骨文、隶书、饕餮纹是早期文字的普遍构造。中国文字构造保持着原始形态,本身是文明萎缩的必然表现,在人类文字进入字母时代,它思维逻辑高度发展的产物。中国文明后期的呆滞不前,由于在特定地理范围形成大一统格局,缺乏文化竞争对手,天然屏障造成皇权的唯我独尊,抑制了文化自由的多样生态。中国文字在统一后两千年里不再有实质发展,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章草兴作于当时的生产记事,成为特定行业的文书工具,追求实用、达意、快捷,绝不是后来文人龙飞凤舞的风雅书体。如郎中与药房之间保持这一草书的行业传统,它完全符合文字工具的发展规律,自从书写为贵族士大夫的风雅玩趣,使它变成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蛐蛐玩艺,造成文字日益脱离历史发展步伐,它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国学术思想和理性工具的健康发展。其次,汉字走向形式审美化和道德权威化演变(颜体受帝王推崇是颜门忠烈),充分证明了中国文明衰微的内在必然性。先不说书写性对当代艺术的实际意义,就是对传统书写、绘画均为一种裹小脚的美学暴力。电子时代一直在照顾着中国人的书写习惯,尽管没有理想输入法,但至少中国逃过舍而弃之的命运,不代表今后还受到历史照顾。强调文字和艺术的书写性是毫无前途的提法,不过文人意气的一贯矫情而已。如果没有外来因素,以汉文字的工具手段不足产生现代文明。

5.4,新的形式性,如何通过书写性的观念以及活动,尤其是新的书写性的发现,塑造新的形式,活化的,自然化的,有着生命力的形式!

5.5,如果是水墨,那么有着三重可能性:其一,以笔墨的方式做水墨,这是保持水墨的传统,水墨的水法与墨法与笔法的实践相关,不能放弃书写性而还要进行现代性转换,这是最为困难的,也是最为有意义的,当然绝非那些当前官方流行的礼品水墨,这仅仅是传统程式化的余絮;其二,以水墨的方式做非水墨,这是扩展水墨的领域;其三,以非水墨的方式做水墨,这主要是以西方油画的块量塑造与力量感,以及当代的各种影像技术来产生水墨效果,大量的实验水墨以及抽象水墨作品都是如此。

按:水墨作为一种材料,它在客观上有着开放性与局限性。首先,它可用于一切可用之上,作为一种工具材料,必须尊重它的物性本质,文字是记录言说,绘画是视觉语言,将技艺法式置于目的之上,显然是对艺术的滥用。以水墨的方式做水墨以水墨的方式做非水墨以非水墨的方式做水墨;归根结底这三种方式都是合法性,以水墨的方式绘制传统绘画,这中国绘画的一贯传统;以中国水墨绘制写实绘画或其他绘画;用西方油画、电子声光制作传统的水墨形式艺术;这些都是非本质的,关键是它们释放出的精神作用对人、社会、历史的实际意义。西为中用失败的根源在于工具与目的的内在冲突,它的极端表现是工具绑架了目的。譬如将水墨束缚在民族文化的审美属性范围,必然遏制了它的开放性和其他可能性。

6,重塑一个新的艺术生产链以及运作逻辑。

6.1,中国当前艺术的生产链不说已经成熟,起码已经了一个循环,当然这个循环已经自身封闭了,即:艺术家-批评家-策展--画廊-美术馆-藏家--拍卖行-投资人-炒家,这九个环节与三个空间,其实是三个场域的逻辑:艺术创作的逻辑--艺术操作的逻辑--艺术经济的逻辑,但现在这三个逻辑场域经被彻底产业化了,或者商业利益化了,仅仅剩下资本的逻辑,或者资本的逻辑占据了80%,艺术创作的逻辑仅仅剩下20%了!资本主义强大的逻辑(由拍卖行操控),或者礼品交换的封建传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出现重复生产与赝品横行的状态,在中国当今社会形成了最为典型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可怕模式!几乎无法解开,因此也堵住了艺术进一步创造的潜能。

按:夏可君的中国艺术生产链3+3+3”模式,创作逻辑、操作逻辑、经济逻辑。并人为这三个逻辑主要是服从商业化的资本主义强大逻辑,即80%资本逻辑与20%艺术逻辑。同时,资本逻辑为封建传统的礼品和重复生产的赝品。这些逻辑、模式、数据是非常牵强的说法,缺乏必要的论证依据,对资本充满伪道德主义偏见。

6.2,并非彻底否定经济的运作与礼物的给予,而是要把前面的三个场域的逻辑有所区分:作为艺术创作与艺术自律批评的第一个维度独立出来,一个原发性的艺术创作,必然并没有直接的商业诉求;一个原发的健康的艺术创作应该占据这个生产链条的80%,才可能有着未来,否则过快的商业化,只是让这个艺术的实验过早终结。

按:在夏可君看来,一个健康的艺术生产链是80%是必然并没有直接的商业诉求。这种观点过于幼稚,完全缺乏事实依据。艺术与资本的复杂关系,绝非那么平面简单。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种艺术是脱离与资本关系,艺术的生产离不开资本,艺术的价值生效转化为一种资本价值体现。有创造价值的艺术与有创造价值的资本,两种都是历史进步的关键动力。如当前中国资本过于依赖权力承租,富人极少通过自身创造力积累财富,他们也不在乎有创造力的文化艺术,甚至迷信权力,转而崇尚官方体制艺术。然而,在一个充分解放每个人创造力的社会,资本、艺术以各领域都表现富有挑战和创造。

6.3,因为传媒时代加快了各个链条交往的速度,之前需要在艺术家去世之后才可能获得的荣誉生前就过早来临,因此反而需要艺术家保持淡定知道一个健康的布局应该是:50%的艺术创作,30%的艺术操作,20%的艺术投资与炒作,但是,当今中国艺术生态却是80%的艺术经济的逻辑,只有这个条件发生根本逆转,才可能有新艺术的出现,我们说是新艺术的出现,如同1990年代初期,那些后来成名的艺术家其创作状态就异常单纯,因而有着力量。对此艺术的生存状态,艺术家与批评家必须异常清醒!

按: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市场经营在客观规律上相为一致,她们必须100%遵从自身规律,即物理学必须百分之百遵守物理学规律,即物理学必须百分之百遵守物理学规律,市场经济必须百分之百遵从经济规律。在科学、艺术、经济外部的是人的社会伦理逻辑。至于科研与创作需要资金则是外部关系。同样,市场经济的逻辑是绝对的市场逻辑,艺术品和科研成功都可以转化交易的商品价值。如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天价做局的艺术泡沫,其结果对艺术、市场、资本都有危害性,造成艺术垃圾、投资失败和市场萎缩。因此,艺术与学术、资本与市场均有各自独立规律,同时它们全息的共性规律。强调艺术独立性不是反市场行为,反之,良好艺术市场是遵循艺术独立的创造价值。因此,夏可君对艺术与资本的认识,代表中国文化人一贯的狭隘偏见,表面上大家不言,一旦触及实际利益便你死我活。可以说,不存在没有资本因素的纯粹艺术,问题艺术家要自己才华和劳动换取正当的名利回报。

6.4,一个优秀乃至伟大的艺术家,身边不必有太多的艺术家同道,因为艺术家之间能够说的其实并不多,除了利益关系;必须有少数几个真正懂哲学的哲学家与之潜心交流,哲学家根本不可能告诉艺术家做什么,但哲学家可以给出生命的普遍性感受与艺术遇到的困难;艺术家应该多多与诗人,与其它领域的艺术家交流,只有当艺术,音乐与文学,都抵达成熟与高端,一个完整的中国艺术的图景才可能明确起来,在空气稀薄的高处建立起一个星群的世界。

按:一个优秀而伟大的艺术家,绝不会是闭门造车者,自然不必排斥同道。中国文人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它反映了被伤害的体验之谈,也极为狭隘的一孔之见。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这样的共性规律:同行间不仅是竞争敌人,也是使你成为真正高手的良师益友。至于哲学家、音乐家、科学家、作家和诗人则是多多益善。非常遗憾的是,当代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家,尽管大学里有哲学专业和哲学教授,他们最终都是反智主义的王八蛋,崇尚损之又损的高明处世哲学,没有思想是中国人最大思想,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机会主义者。在皇权大一统的历史格局下,统治者意志是绝对的,谁掌握了枪杆子,谁就代表了艺术标准和哲学真理。

 


 

相关文章:

艺术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一)

艺术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二)

艺术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三)

编辑:郑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