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售商品与顾客管理

 象牙塔中的叛逆者 2007-01-16

1.商品结构与商品组合

商品结构是零售企业在一定的经营范围内,按一定的标志将经营的商品划分成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总构成中的比重。

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每个商品系列又包括数目众多的商品项目(又称商品品目)。

2.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

零售店经营的商品结构,按照不同标志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经营商品的构成划分,可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

主力商品:也称拳头商品,是指那些周转率高、销售量大,在零售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一个企业的主力商品体现它的经营方针、特点和性质。可以说,主力商品的经营效果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

辅助商品:是指在价格、品牌等方面对主力商品起辅助作用的商品,或以增加商品宽度为目的的商品。

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

3.商品结构的完善和调整

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的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完善高、中、低档商品的结构。

(1)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配备。一般来说,主力商品要占绝大部分,而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比重则应小一些。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70—80%,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约占20—30%,其中关联商品应确实与主力商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若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应迅速调整,使之趋于合理。

(2)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三者的配备比例,是由企业目标市场的消费阶层的需求特点决定的。在高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高档商品应占大部分;在低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则应以低档商品为主。高、中、低档商品结构的配备,受顾客消费结构的制约,当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相应调整高、中、低档商品的比重。

4.商品采购策略

商品采购策略是实现零售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手段,是为实现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服务的。零售经营者在商品采购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要确定采购商品的数量、费用、渠道、组织形式等内容。

(1)商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采购策略;(2)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条件下的采购策略;(3)经济订货批量;(4)进货渠道策略;(5)组织进货策略。

5.采购合同的管理

从零售企业的角度看,采购合同的管理应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采购合同签订的管理;(2)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以保证合同的履行;(3)当企业的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企业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调节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4)信守合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6.顾客服务的内容

顾客服务的内容包括:(1)货真价实的商品;(2)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3)亲切得体的人员接待;(4)便捷的结算方式;(5)与购物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服务;(6)完善的售后服务。(稍做理解展开回答即可)

7.商品结构在零售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合理的商品结构是实现零售经营目标,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2)确定商品结构是加强商品经营计划的基础;(3)研究确定商品结构是有效利用经营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总之,合理的商品结构对于零售经营的成功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顾客在购物中的心理

消费者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内心活动,是由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有机形成的暂时稳定的完整系统,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动态反映,它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关键性作用。消费者在购买动机驱使下走入商店,从对商品的选择、评价到购买,在心理上大致要经过八个阶段:即(1)观察阶段;(2)兴趣阶段;(3)联想阶段;(4)欲望阶段;(5)评价阶段;(6)信心阶段;(7)行动阶段;(8)感受阶段。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都会有心理的变化过程。但是,由于消费者及其所选购的商品不同,购买心理过程也会有所差别,即有人会跳过若干阶段,而有的人则会一再地重复某个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