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二)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H2BO)I (一)k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n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H%h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M|‘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E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e(%0VZ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OY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q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0‘Pr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内容是记录 m!5XI ,课文所选各则都与 有关。7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B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人不倦( )uIjj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sb?>\% 翻译下列句子。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87 译文: ;hz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u>u/E 译文: E?f<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F~m 译文: p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0_ 译文: $Mi 试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p,Il ①文中表明作者认为学习应当勤学好问的语句是: l ②文中阐明学与思应当兼顾,不可偏废的语句是: t ③文中强调兴趣爱好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的语句是: U 综合全文看,作者对学习抱有怎样的态度?这对你有什么启发?a 答: fxu j|mwK X 本文中有不少成语流传后世,试举出三至五个成语。lKV]c f(YdN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bs) (二) 三 峡IfG 郦道元:+q7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Pw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三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M>$t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T*(a& ⑷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z% 《三峡》作者 、 时期人,撰写了《 》四十卷。! 给下列生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h7 R]. 略无阙( )处 不见xī( )月 素湍( )绿潭 绝yǎn( )#/h] 解释下列加点字。<@ 不见曦( )月 沿溯( )阻绝飞漱( )其间 良( )多趣味t 4.文中表现山高陕峭的语句是 ,表现水流之急的语句是 ,表现江水清澈的语句是 >KVO 5.(2)段中与第(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相照应的语句是 段文字主要写 f85on 7.翻译下列句子。u.M-W^ ①或壬命急宣25 译文: X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Vkx8 译文: 7;), ③林寒涧肃w#Ew\ 译文: :=O7@ 8.《三峡》一文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表现力,试举例说明。:kz_ at`=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f (三) 与朱元思书9 8 吴均©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jzs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Rq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良若奔。.gK‘6M (3)夹岩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作者 是 时期文学家。ywaj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K& 互相轩邈( )( )横柯上蔽( )( )eD!= 鸢飞戾天者( )( ) 经纶世务者( )( )a3T 4.翻译下列句子。xg]R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1b7M 译文: l:7QHp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k1*q~9 译文: #j;O0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53gG^q 译文: !> 5.全文共三段, 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 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 写水流舒缓处,以 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 、 、 、 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 、 、 、 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G9"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E 答: 1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eO8 (四) 《马说》 laQH 韩愈_R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I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荚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g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p<rfo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QG? ①才美不外见()②策之不以其道()XiOz‘d 2.下列各组句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K A、其: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rKHf B、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p?1V5 C、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5d4@ D、之:祗辱于奴隶之手 吾欲之南海.@,W 3.请写出至少两个带“马”字的成语。N/)l2h ① ② ③ ④ \HB)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用上文中的句子回答)。UY 6.文中以伯乐相马的典故立意,以千里马与执策人慨叹进行对照评说,讽刺当权者埋没人才。(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vC%3C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PPeo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n\RN %kmWM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w.%Acs x,t6T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1;Y<[ (五) ^m+r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Wd[Gc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c‘(- ①敢有谏者死();S ②螳螂委身曲附()k"fb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r ①如是者再三 =n 译文: 6nNL 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I 译文: ?64!9m 3.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be|r9 "X/$ (六) 细柳营‘Q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eUt<C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z[I{ A.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XBU4bF C.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o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GO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61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sBR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GA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o0\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G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0< 2005年初三中考专题训练九文言文阅读二参考答案。L{sp (一)©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论语〉十则》1-4略5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第一问:学习应该谦虚好学,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第二问:略7例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n6a1"p (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X‘ 《三峡》1郦道元;南北朝;《水经注》。2略3略。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雨后霜晨景色的凄清。7略8如“清荣峻茂”四个字,就写出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这些丰富的内容。.ge (三)©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7hIxV 《与朱元思书》1.-4.略。5.第一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竞、轩、邈;泉声、鸟声、蝉声、猿声。6.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鄙弃。M (四)x:W~: 1.⑴通“现”,表现⑵鞭打,鞭策,用鞭子打 2.C 3.略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骈死于槽枥之间”“天下无马” 6.⑴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⑵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略 *:B|+/ (五)<1H 1.①规劝(劝说)使改正错误,劝谏。②弯曲 2.①像这样的情况发生(出现)了多次。②这三个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它们身后的灾祸。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Np"n1 (六)* 1 .B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