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近本土资源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

 sallypeng 2007-02-21
 


烟楼村,位于美丽的广西北海市北部湾畔,面积约4.6平方公里,总人口3427人,是一个远近闻名、户均收入超万元的小康文明示范村。1995年年初以 来,立足于烟楼村经济发展的环城农村信用社烟楼分社在贴近本土资源,为地方办实事的服务理念指导下,为当地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金融支持,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6年8月底,环城农村信用社烟楼分社存款余额2000多万元,贷款余额360多万元,贷款客户达1000多个, 有效地满足了全村“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

  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选准贷款资金投向,引导优势产业发展。在信贷支农工作中烟,楼分社在支持村民们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生产的基础上,注重通过信贷资 金投放引导村民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高效农业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多层次、多渠道帮助村民增收。烟楼村沿海岸线长达6.3公 里,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在烟楼分社的支持引导下,村委会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养殖经验,邀请养本土信 用环境。烟楼分社发展于农村,当地村民的诚信观念与诚信行为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的经营状况,甚至生死存亡。为此,烟楼分社采用本土化用人机制,通过烟楼分社 与烟楼村民“联姻”的方式,使烟楼村村民和烟楼分社紧密相连。烟楼分社的信贷员是烟楼村有一定威望的村民,其家庭也从事海养业。业余时间信贷员经常与村委 会成员和村民们一起探讨养殖技术,研究市场行情,主动帮助有困难的村民,引导村民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实行本土化用人机制,一方面培养了村民的信用意识,另 一方面对信用社贷款的清收和风险防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取信于民,确保资金运营安全。烟楼分社在与广大村民的朝夕相殖专家到村里作技术指导,还多方联系各地客商到村里收购海产品,畅通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了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是扩大贷款额度,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烟楼分社为全力支持烟楼村写好“海”的文章,在每年发放的250多万元的支农贷款中,支持海水养殖业项 目的贷款就占到62%以上。仅2006年1~4月份,烟楼分社就发放支农贷款160多万元,支持吊养大蚝以及购买虾苗、文蛤苗等。目前,烟楼村海水养殖面 积已达3000多亩,海养和海洋捕捞年收入2000多万元。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村民更大的创业热情,部分村民还外出到其他沿海乡镇承包滩涂扩大海养规模。

  培育本土信用环境 确保资金运营安全

  一是实行本土化用人机制,培育处中,不仅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发展关系,而且使村民形成了“有困难找农信社,有钱存农信社”的良好信赖关系。如 今,村民们遇上急事需要用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烟楼分社借款,有时错过营业时间,烟楼分社的职工会先把自己的钱借给急需的村民,第二天村民就会自觉地来 还钱。烟楼分社的信贷员不用上门催收到期贷款,只要提醒一下贷款人或者托人捎个话,贷款村民就会在贷款到期前主动来分社营业厅结清贷款本息。几年来,烟楼 分社的支农贷款到期回收率都在96%以上,利息收回率达100%。烟楼分社与烟楼村经济在共同发展中共同营造了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烟楼分社在支农大道上 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人行广西北海市中心支行)
存入“我的阅览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