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农信社创新信贷支农纪实

 juluyuan 2012-09-21
紧跟“三农”发展步伐(金融时报) 
——山东农信社创新信贷支农纪实
作者:记者 温跃 赵小亮 通讯员 王国政 秦红金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 2012-09-03
 

  近年来,山东农信社紧跟“三农”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创新信贷支农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4726.5亿元,安装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7253台、ATM5371台,布设电话POS49639台,覆盖全省1300万偏远地区人口,惠及8400多个农村和社区。

1+N”支农模式让信用户得实惠

  “真没想到,贷款时信用社给优惠利息,今儿个买化肥,人家供销社又在价格上给俺优惠了3%,俺这个"文明信用户"真是没白当!”禹城市辛寨镇梁庙村村民丁建广,从社区供销社服务中心买到化肥后,乐呵呵地说道。

  丁建广口中的“文明信用户”,是禹城农信社与禹城文明委联合授予他的称号。村民凭“文明信用户证书”,便可享受当地农信社、农业局、农机局、科技局等26个部门制定的75项优惠政策。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信用户社会效应,引导村民讲诚信、守信用,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山东各地农信社积极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文明信用联动”工程,以评选“文明信用户、村、镇”为载体,为广大信用户提供“1+N”式惠民服务,即: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优先授信、利率优惠”的信贷政策,当地文明委成员单位和有关涉农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别提供费用减免、价格优惠、简化手续、免费服务等优惠政策,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益作为驱导,达到“让文明者更文明,让守信者得实惠”的目的。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评定信用户718.3万户、信用村3.08万个,核发农户贷款证390.5万本,发放农户贷款2485.5亿元,基本实现了新增农户贷款使用贷款证、营业网点设立信贷专柜、贷款证贷款上柜台办理“三个100%”的目标。

农户信用联盟提升服务效率

  走进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二里半村科技文化大院,墙壁上“二里半村农户信用联盟”的匾牌引人注目。

 

  “这是安居信用社给我们挂上的,这个联盟是去年8月份成立,现在有会员40户,都是村里从事杂粮经营的或者是泡豆芽的。加入联盟后,使用贷款更加方便了,而且联盟会员成为一个大集体,也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二里半村村长兼联盟会长刘相起说。

  据介绍,农户信用联盟是由信用社牵头,以村内有影响力、有号召力、人品好的种养大户或致富带头人,与信用社共同倡议发起设立的。联盟会员按照“平等、自愿、诚信、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入,联盟会员贷款采用“联盟+联保体+保证金”的方式,并享受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政策。农户信用联盟下设理事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并且每个理事会均有1名信用社客户经理作为独立理事,监督理事会的具体运作。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客户经理全面做好客户准入、授信把关、资金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工作,有效降低了客户经理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客户经理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避免了客户经理“重发放、轻管理”的问题。

  “组建二里半村农户信用联盟后,联盟会员授信达到530万元,用信342万元,比组建联盟前多授信440万元,联盟会员贷款还给予少上浮10%的优惠。”安居镇信用社负责人说。

  借助联盟管理,信用社借力发力,解决了客户与信用社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信贷业务从“零售”到“批发”的转变。到6月末,济宁市农村信用社共组建农户信用联盟1176个,会员数量47047户,授信37.26亿元,用信24.28亿元。

  组建农户信用联盟以来,贷款由联盟管理、会长包片负责制,基本实现了联盟自治,会员自律,减轻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压力,推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确保贷款发展质量。试点推广一年来,高密农信社已组建农民信用联盟380个,发展会员5131户,总授信42439万元,用信26683万元,目前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