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0 | 一个“房奴”的自我解放标签:
征得朋友的同意,我将他们的一个自救方案公布如下,供大家参考,也许对“房奴们”有点启示: 下面是一个北京小康之家的理财案例,一年前我给了他们一些建议,他们听取了我的意见,并作出了一些改变,在计划之前和计划之后的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发生的变化。 原来的基本状况: 三口之家: 男29岁(IT白领) + 女27岁(国家机关) + 女儿2岁 每月开支: 收入 9000元 余额(理论余额) : 410元 年终奖金: 2-4万元 基本分析: 生活基本状况 心理状况 一个外人看来的“小康日子”过成了“小糠日子”。用他们的话说:自从买了房,一夜回到土改前。得到了房产,失去了财务自由。 对于他们的状况我十分理解,因为我十多年前刚到香港时也曾经当过“房奴”。当他们问到我的意见时,我给他们做了一个基本分析,分析也很简单: 改善状况的可能性:1.增加收入,或; 2.减少开支 短期内不可能增加收入,唯一的可能:减少开支 什么开支是可以减少的? 最初,他们认为他们的每一项开支都是不能减少的? 我的启发意见: 我给他们的建议: 两个选择: 1.激进的方法: 卖掉房子,租房住;或 2.保守的方法: 出租自己的房子,另租一个稍便宜的房(将房租的月支出控制在收入的25%)。 经过再三考虑,他们选择了保守的方法:出租自有物业,另租房自住。2006年初,他们在附近的旧楼区以月租2500元租了一个80坪的两居室(比原来的小区环境稍差,没有电梯)。将原来的房以月租金4500的价格出租,一次性的预收了31,500元(6个月租金 + 1个月押金)。他们用这笔钱除了预付半年的租金(自住)外,还添置了一万多元的家电改善居住条件。
收入 支出 工资收入: 9000 供房 -3500元 租金(自住) -2500元
小计: 13500 -11100 新增的余额部分: 2400元/月投资基金。 另外,因为解除了供房的后顾之忧,他们原来的银行存款也重新作了安排: 储蓄: 60,000 (约等于6个月的生活支出) 经过去的一年,他们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回报,现在他们的资产(现金 + 股票和基金的账面资产)增加到了25万。 基本评价: “负债(Liability)”和“资产(Asset)”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一项“负债(Liability)”= 每个月要付出现金(负现金流);而一项“资产(Asset)”= 每个月带来现金(正现金流)。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房产 = 资产。房产如果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那它就是一项“负债(Liability)”。我们大部分人的房产(供房)实际上只是银行账薄上的“资产(Asset)”,对供房者而言只是一项“负债(Liability)”。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房产可以成为我们的“资产(Asset)”:1.供款期满,还清了银行贷款;2.物业作为投资品,出租,租金足以盖住供楼款(略有结余)。 我和他们算了一笔帐,按他们目前的投资理财方式,5年,10年后他们的资产状况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假设条件:年收入增长10%(增长的部分一半用于投资,一半用于日常支出);年投资回报15%(我预计未来中国股市的年增长率);物业增值8%/年; 理财安排 现金储蓄 60,000 第1年新增投资部分(股票/基金 50:50)50,000 5 年后资产(不包括房产)约: 100万 5 年后,如果他们付出约30万元提前清还房贷,那他们的总资产:房产价值约118万;股票+基金+现金=70万;总资产约 188万。 10年后,如果他们付出约20万元提前清还房贷,那他们的总资产:房产价值约173万;股票+基金+现金=260万;总资产约 433万。 **上述数据为粗略估算,家庭有时就是一笔糊涂账 他们在做出上述改变一个最大的成本是:面子(loss face)。最难下的决心就是将自己的物业出租,自己从“高尚区”搬到“贫民区(并非太贫,原高校职工宿舍),怕在父母亲戚朋友面前“丢份”。实际上日子是自己过的,面子是别人的。日子过得怎样,只有自己知道。有时我们太累是因为我们背了太多“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过程,“理和不理”其结果可能有巨大的区别。环顾一下你周边的亲戚朋友和同事,比较一下他们10年前的状况,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昔日“爱显巴的主儿”,今天已经开始“愁抽”;而那些“抠门的主儿”,今天可能变得“大方阔绰”了。而10年20年后,那些理财和不理财的主儿会差别更大。理财的人将高度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而不理财的人将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远远抛离,日益沉沦。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是非均衡的经济,并非所有的国民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10多20 年前,财富的积累更多的来至于“捡漏(计划经济之漏)”,那从今天开始财富的积累更多的来至于“市场的增值”。以前,致富主要靠“经营(人与人)关系”;那以后的致富主要靠“理顺(人和财富)关系”。理财就是理顺“人和财富(钱,资产等价值物)的关系”。 今日的一个小康之家,如果正确理财,10-20年后可以步入小富或中富之家;如果理财不当,则可能变成“城市中的贫下中农”,他们的子女也就成了“贫下中农子弟”了。想想10年20年后,今天多费一点时间理财;节省一点开支;丢掉一点“面子”也许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