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学交替:一个值得我校关注的话题

 zjsxShenwx 2007-03-19
工学交替:一个值得我校关注的话题

http://www.zjx./data/2006/1012/article_328.php

作者:程宝山     来源:     发表时间:2006-10-12     浏览次数: 145    字号:    

  [内容摘要]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为了使工学交替能够成为本校今后的常态模式,本文提出了工学交替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本校实施工学交替的可行性及三种不同类型的优缺点,重点探索了“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的具体实施办法,并说明实施工学交替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工学交替 可行性 类型 意义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一时间,工学交替成为职业教育热门的话题。前不久,华康清校长在天津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会上,作了一个《工学交替――让企业关注职业教育》的专题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自从2003年以来,本校在少部分学生及农民培训中也对工学交替进行尝试。如何对工学交替进行深入的探索,使之成为我校进入中级阶段后的一种常态培养模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根据华康清校长在天津的发言精神及本校的实践,就工学交替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工学交替的定义与内涵
  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对于工学交替,理论界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所谓工学交替,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工学交替的基本特点:一是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二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四是具有两个教学场所。
  工学交替的适用范围: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适用于企业所需的工种,一般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为宜;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适用于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在校学习目的不明,没有学习兴趣而想暂时离开学校的学生;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适用于技术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较长时间企业实习才能掌握生产实践技术的专业。
  二、工学交替的可行性
  工学交替的运行需要一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条件,企业、家长与学生有相应的需求;二是学校理念条件,领导与教师需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三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队伍条件、实训设施条件与课程改革条件。我们只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我校实施工学交替是有条件的,是可行的。
  1、社会需求旺盛。我们永康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都”, 尽管只有1049平方公里的面积,55万人口,却有工商企业一万多家,其中五金企业就有7000多家。永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个私企业,规模普遍较少,完全受市场调控,有订单就生产,没有订单就停工。因此许多企业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企业生产忙空不一。在一年之中有时是生产谈季,不需要很多企业职工,而当接到订单进入生产旺季时就需要大量工人,而要临时招聘所需的工人却很难办到,这个问题成为众多企业家的一块心病。他们说:“假如有一个技术工人的人才库,能够帮助企业调剂余缺,那就好了。”假如我们这个具有4000人的职业学校实施工学交替,企业的这个梦想就能实现。
  另外,我们永康尽管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然而还是存在着一部分贫困家庭,他们的子女往往因为贫穷读不起职校。虽然我们有意与中部或西部的职业学校合作,接收中西部的学生来校学习并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然而中西部许多学生家庭太穷,连学习费用也交不起。如果我们实行工学交替,让他们先入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用打工所得的钱支付学习费用,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2、办学理念先进。我们永康市职技校素以办学理念先进而著称。“企业是水,学校是鱼,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关注农民、关注贫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职业教育永恒的话题。”“牵着企业手,跟着市场走。”……华康清校长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办学理念。这些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农民的先进职教理念已经逐步为我校的广大教师所接受,开始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先进的办学理念的确立为实施工学交替提供了理念条件。
  3、办学条件许可。我校已经形成了具有4000在校生的培养规模;一支具有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实训大楼胜利竣工,与当地产业对接的实训设备与设施正在走向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了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以替代学分与过程学分为标志的学分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工学交替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机制及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这些改革为实施工学交替提供了相应的办学条件。只要我们稍加调整,就能建立一套适应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制度。
  三、工学交替的类型
  根据本校及其他一些职校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将工学交替分为固定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和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这样三种类型。
  1、固定学制下的工学交替。此种类型的工学交替不推延毕业时间,在三年时间内实施工学交替。一是以半个学期为期,每个学期抽出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工作;二是以一个学期为期,每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学习,第二学期安排在企业中工作。这种类型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太少,仅有一年半时间,不利于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没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会变成职业培训。并且职业技能的训练与顶岗生产并不是同一回事情,要提高专业技能,顺利地考取技能证书,需要专项的训练。
  2、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为了弥补第一种类型的缺陷,保证学校的教学时间,于是产生了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学生因到企业顶岗生产而耽误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用延长学制的方法解决。一般规定可以延长三年。这种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其时间安排还是由学校安排的,或以一年为期,或以一个学期、半个学期为期。
  以上两种方式都是按照学校教学需要,方便学校教学进行安排的,并没有从企业的需要进行考虑。因为学校这种人为的时间安排与企业生产的需要往往会发生冲突。企业生产的旺季与淡季并不是这样有规律地循环,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的时间,可能刚刚是企业的生产淡季,企业不愿意接收。而学校安排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又可能恰巧是企业的生产旺季,企业很希望学校派一些学生去顶岗。这两种类型的工学交替由于不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开展。于是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方式。
  3、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即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顶岗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学分制。实践证明这种类型具有很多优点:首先是符合企业的需要,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在实践中容易实施;其次是保证了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时间,保证了培养质量;其三是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欢迎。因而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应该是我们今后的正确选择。
关于工学交替的类型,如果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划分,还可以分为学校统一组织型、学生自由选择型、学生自主工作型。
  四、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实施办法
  1、签订工学交替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事先与学生、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规范和约束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与学生及家长约定: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工学交替,在入学时暂时免收学费,只收住宿费和代管费。到企业顶岗生产时有相应的工资,用自己赚取的工资抵交学费。与企业约定:在其需要生产工人时,由本校派出学生顶岗,在顶岗期间应付学生给相应的工资。
  2、根据企业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要和学校开展工学交替的需要,达到校企双赢,学校应该调整了各种课程的先后顺序,实行“三先三后”――先上专业课,后上文化课;先上技能课,后上理论课;先上企业文化课,后上学校文化课。
  根据工学交替的需要,学校应该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把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放在企业生产淡季来上。只要企业生产需要,我们就马上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在其不需要时,我们安排学生回校上课。这样,教学计划就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中。
  尽管这样做是麻烦的,然而根据服从企业需要的原则又是必须如此的。当然如果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有足够多,可以组成一个乃至几个班级,而对应的企业规模较大并处在常年正常生产中,那么学校可以把学生分成数量相等的两批,一半到企业工作,一半在学校上课,定期进行轮换。这样能够减少学校经常调整教学计划的麻烦。
  3、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相关企业的需要,教材改革是实施工学交替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应该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十分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一是改编教材。根据永康当地先进五金制造业的情况,对原有的教材或其他学校已编写的教材进行改编。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针对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补充若干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
  二是新编教材。根据永康当地的产业结构与工学交替所对应的企业,我们应该编写诸如《电动工具》、《电动车》、《防盗门生产工艺》等校本教材,使学生学习后就能顶岗生产。
  4、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企业的需要与工学交替的需要,我们应该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要努力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时间,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主要五金产品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各种产品的结构、原理与制造、修理方法;把企业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永康企业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实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多向互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
  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大力开展特色课与巡回课教学。
  5、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
  评价机制有着导向、激励的功能,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支撑。为了顺利实施工学交替,我们必须改革评价机制,在实施替代学分与过程学分的同时,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学完一章算一章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只要修足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弹性,学生在企业顶岗生产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
  五、工学交替的意义
  工学交替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学交替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企业,去了解企业。一个职业学校办学的成功,了解企业认识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进行工学交替是让学校了解企业、认识企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就会知道古文学得最好也不能在企业里拿到更高的工资。我们的教师就会明白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能够写调研文章,能够把企业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就是表达能力,能够找到企业老总,告诉他这个车间还存在哪些现象,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少这些浪费。如果我们的学生有这种语文的能力,就能够得到提拔与重用,你就会得到高工资。
  2、工学交替能够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我们职业学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不符合当地企业的情况,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只有了解了企业,认识了企业,我们才能找到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像《电动工具》、《电动车》、《防盗门生产工艺》等校本教材如果真正用于教学,学生不仅能很快掌握相关原理,并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快地到企业顶岗生产。而这样的校本教材如果都是不了解企业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3、工学交替能够让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试想,如果当企业在急需“赶货”而缺少生产工人时,我们的学生来了,来到了急需的生产岗位上,企业的老总将会把我们职业学校视作救星,当作及时雨;如果当我们的学生在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企业就会对职业教育赞赏有加。当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时,当他们都说“职业教育好”时,职业教育教会迎来发展的真正春天。
  4、工学交替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们的许多教师从师范院校来到职业学校,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普教观念甚浓,动手能力不强,致使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何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企业、懂得企业。我们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工学交替时,实际上教师自己也在实行“工教交替”,帮助自己了解企业认识企业。
  5、工学交替能够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一方面企业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一方面职业中学担心招不足学生。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老百姓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完成学业。而工学交替能够把这些学生招到学校里面来,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还能够缓解中西部合作出现的学生交不起学费的瓶颈。
  6、工学交替能够帮助贫困的农民完成转岗培训。我国农村有许多农民因为没有钱,无法参加培训,在家里过着贫困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农民培训中实行工学交替,能够把这些贫困的农民培训成优秀的企业工人,既成全了农民,也成就了企业,两全其美功德无量。
  中国企业、中国的农民实际上是需要职业教育的,然而他们却又并不关注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我们不得不承认,问题还是主要出自职业教育的内部。如何让企业与农民关注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确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假设我们通过工学交替,得到企业与农民的关注,我们职业教育就会有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我们永康市职技校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05年11月7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2、周济:2004年6月17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3、华康清:《工学交替――让企业关注职业教育》永康市职技校网站
  4、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5、李红卫:《台湾轮调式建教合作教育解析》《职业技术教育》2004.10
  6、《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中国教育报》2006.7.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