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每次考试来临都是如此痛苦,不停地看书看书看书,然后整夜失眠……” “如果真的可以考上也好,问题是好烦,好压抑,我只好不停地吃零食……” 千个“压力”排成惊叹号 “回想这一学期的生活,挺忙的,为什么考试时还是没底呢?妈妈中午的电话让我觉得压力更大了……”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考,在网上点击一些中学生的博客,烦恼、压抑、忧郁、痛苦等字眼随处可见。而一个署名为“每天一杯咖啡醒脑”的中学生干脆在一篇帖子上贴了上千个压力,满满当当的一整页,上千个压力排列成一个惊叹号,看起来有点沉甸甸的。 跟帖中还有一些评论,有的中学生表示有同感,有的鼓励他坚持到最后,还有个家长心疼地说,“我女儿也是今年升学,可她白天特别困,有时连头都抬不起来,我看着都心疼,可又不敢让她请假休息。” 专家开出减压“处方” 记者昨天采访了杭州市第七 医院汪永光提醒考生和家长,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开始出现失眠、担心害怕、脾气暴躁或沉默寡言,则应该注意是否患有“考前焦虑综合征”。为此,汪永光开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减压处方。 几种自我松弛的方法 (1)深呼吸法。端坐,闭眼,全身放松。先吸气,吸足后屏住,然后缓慢地呼气。吸气时想喜欢的事物:蓝蓝的天、树林中清凉的空气等。如此做几分钟。 (2)转移目标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体的另一部位。可以注视自己手指的长短、手心掌纹的走向、指甲的形态等;或把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情景中去,或转移到电视小品、 相声、笑话上去等。(3)肌肉放松法。端坐、全身放松。想象小腿肌肉已经变得十分沉重了,然后,想象大腿、臀部、背部、双肩的肌肉也变得沉重,最后睁开眼睛,抛开沉重感,体验轻松的感觉。 考试焦虑几种调节方法 1.自我认知调整法:不是考试导致了焦虑和紧张,而是对考试的看法才导致了焦虑和紧张。考试前、考试中过多地考虑考不好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越是这样,越是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作为考生要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但任何一次考试都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其次,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难度。没有难度的试题是不存在的,但是你觉得难,别人可能觉得更难,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2.自信训练法:考试焦虑实际上是考生缺乏自信,潜意识中对自己进行消极暗示的结果,如,“要是考砸了,一切都完了。”“别人肯定会比我考得好。”自信训练就是消除这些自我暗示。首先,将那些朦胧的担忧念头,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将担忧从潜意识中提升到意识水平,并对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逐一消除,从而走出焦虑误区。 4.良好形象浮现法:回忆过去成功的情境及良好形象,回想自己喜爱或令自己高兴的人和事,使自己心情愉悦,信心增强,镇定自若地投入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