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书论“纸”

 勤脚虎 2007-08-21
淘书论“纸”
 
淘书,尤其是淘古书画,没有不论到纸的。但看皮、宣、绵、麻、竹,又是什么连史、蜀笺、玉版、磁青,弄得眼花缭乱。初入门者还不好意思问,“什么,淘书连这也不懂?嗤!”唐有《初学记》、明有《夜航船》,我在这里为初入门者说两句“初识纸”:

一、中国书画用纸,按照造纸原料来说,分三大类:麻纸、皮纸、竹纸。其他还有海苔纸、山藤纸等,比较少见。麻纸和竹纸,见名思义,造纸原料为麻、竹。皮纸,则因以树皮为原料而得名。

二、麻纸历史最悠久,据说蔡伦发明造纸就是麻纸。麻纸的特征是纤维比较粗糙,帘纹较宽。但纸质坚韧,不易起毛,经久不坏。因工艺不同,有粗细厚薄之分,色白者谓之白麻纸,色黄者谓之黄麻纸。主要原料是破旧麻料,如麻布、破鱼网、麻头等,很少用生麻。宋代之前书籍,主要用麻纸,日本的古籍也多用麻纸。宋元以后,皮纸、竹纸开始大量使用,麻纸比重下降,但一直到清末,依然有用麻纸的。

三、皮纸,大约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也称绵纸(棉纸),《天工开物》说:“纵文扯断如绵丝,故曰棉纸。”并不是用棉花制造的。大约北方多称绵纸,南方多称皮纸。高丽的皮纸是比较有名的。实际上,因用不同的树皮,有楮纸(用楮树皮制,亦称谷纸,因楮树亦名谷树、谷浆树)、桑纸(用桑树皮制)及青檀纸(用青檀树皮制)之别。青檀纸即著名的宣纸。宋代开始使用比较普遍,明代使用最多。有黑白两种,白绵纸洁白细腻,即柔且韧,为书画上品;色黑黄者,韧性较差。

四、竹纸。又称连史纸,因福建连史造竹纸最为精良,因而得名。较厚者,称为“海月纸”。较薄而白洁者为上品。与麻纸、皮纸相比,韧性、耐久性较差。明清都大量使用。比如明末常熟毛晋之汲古阁本,大多为竹纸。其中色黄而一面光的竹纸,亦称毛边纸,纸质稍差,但价廉,清代印书铺尤喜用之。

五、宣纸。有人说是因为唐代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实不可信。比较可信的是因产于明朝宣德年间而得名,故有称之为“宣德纸”者。现尚保存有著名的“宣德陈清(青)款纸”,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的方印,已经成为国宝级文物了。宣纸主要用青檀树皮加稻草为原料,檀树皮量多者称“皮宣”,量少者称“草宣”。有的地方不产青檀树,或者量少不足用,往往用楮树皮代用,称“仿宣”或者“普宣”。出版社、印刷厂、售书店也常常以之冒充“真宣”。实则“仿宣”硬而易脆,日久变黄。而“真宣”韧而轻明,纸寿千年。宣纸用制造工艺不同,各种名堂很多,这里不能一一介绍了。
《汉语大辞典》:“道林纸,亦作道令纸。一种比较高级的纸,用木材为原料制成,按纸面的有无光泽分为毛道林纸和光道林纸两种。最初是美国道林(Dowling)公司制造的。”
 
皮纸,大约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也称绵纸(棉纸)………………
皮纸等同于棉纸吗?
是的,如果说的是中国纸,皮纸就是棉纸。
————————————————————————————
若从书本出发,这一解答非常正确;若从实际出发,有点武断。
从造纸工艺来讲,皮纸、棉纸的原料中都含有树皮,称为“皮纸”没错;
但收藏古籍的朋友都知道,印书的“皮纸”和“棉纸”并不是同一种纸,两者在纤维长度、韧性、外观、手感上都明显不同。
在“皮纸”大概念下,还另有一种“皮纸”,与“棉纸”等并存。
要谈纸,就得结合每种纸的特性来谈,说概念没用。纸上谈兵要打败仗,网上谈纸也差不多
 
拍卖行卖书说明常见“皮纸”说法。
一般有日本皮纸、高丽皮纸;贵州皮纸、云南皮纸。
借阿土兄的拍卖看看与绵纸可有区别。http://www.kongfz.com/bid/bid.php?bid_id=257734
 
 
官堆纸常见,清代金陵书局刻本常用此纸刷印.
  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这里山清水秀,溪水潺潺。为手工制造宣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檀皮、草料、调料、溪水等等。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制造宣纸,以为生计。从古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历代王朝都把泾县宣纸列为“贡品”,安徽泾县宣纸在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用宣纸制成的册页、信笺、印谱、对联等工艺文化用品,是企业、团体、个人的上等书写佳品,可以久不变色、不虫蛀。具有很高的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
宣纸品类简述:

一、按用料,分为黄料、棉料、皮料。

1、黄料宣,稻草为主,青檀树皮较少而质次,大约在三分之一以下。故此呈黄色,品位较低之宣纸。主要用以加工熟纸、屏对,或作仿古纸。品名有:短扇、长扇、二三接半、二四接半、尺四条头、尺六屏、尺八屏等。因其质次,为节约青檀树皮,解放后已经停止生产;

2、棉宣,皮料在百分之五六十之间。品名有棉连,四尺单(料半),五尺单(科举),六尺单(十刀头),四尺夹、二层夹、三层夹,五尺夹、二层夹、三层夹,六尺夹、二层夹、三层夹,甚至有四层夹以及白面等。益于书画;

3、皮宣,亦称净皮宣,皮料占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一般在棉宣品名之前加“净”字表示。
特净皮宣,皮料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一般都标明“特净”字样。
皮宣皆益于书画,为此中精品。

二、按尺寸,有尺四、尺六、尺八、二尺及三四四五七八尺,丈二、丈六等等。

三、按厚薄,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特薄者为蝉翼,用于拓片、钤印谱、摹勒古书画、刷印古籍等。

四、按抄纸帘纹分,有罗纹、龟纹、扎花、山水透光、人物透光以及各种水印等等;

五、按加工工序,有生宣、熟宣、笺纸。
生宣,未经进一步加工的原纸。吸水性强,笔画容易渗出,画家喜欢作泼墨、写意画,随意挥洒,浓淡相宜,层次分明,极富表现力。作字比较吃工夫;
熟宣,对生宣实矾、填粉,吸水性不及生宣,益于书法,表现笔画赶湿枯润以及飞白等。
笺纸,用生宣经过浅印刷、染色、加料、擦蜡、砑光、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等,又称花笺。文人每多雅名,如玉版、冰翼、凝霜、霞光、虎皮、磁青、冷金等等。
关于“宣纸”得名问题,一般认为是因为“产于宣城”而得名。但宋代文献所说“宣纸”,只是指“宣城纸”,无文献记载能说明“宣城纸”和我们现代专指“青檀树皮纸”的“宣纸”是同品种纸张。从流传下来的宋代书画用纸看,大多是“楮皮纸”和“桑皮纸”等等,未见有用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青檀树皮纸”是“宣纸”。与今天同品类的“宣纸”,大约在宋末到元代才出现,但到明代才技艺成熟定型,尤其是宣德年间出现精品。故此,我也同意某些研究者的意见,其得名应该是出于宣德年号。
腾宣---知道云南有这种纸的人不多吧?转帖一个介绍。

补充一点,昆明最知名的装裱店“宝翰轩”的创始人,张老先生亦长期使用这种纸作为装裱材料。现在,这种纸已经不多见了。

============================================

早在清代,腾冲人就利用本地盛产的枸皮、仙人掌生产出“观音塘大白纸”(后又称“余宣”),颇受书画界的青睐。当年徐悲鸿大师用之挥毫后,曾称这种纸不仅有“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还有一大长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70年代末,这一传统产品正式定名为“腾宣”。现在腾冲仅有一人生产,已成为文物型宣纸.具有很高的收藏与实用价值。(因为抄纸所用之水为当地温泉,所以这种纸的防蛀性能超过其他的纸)


来源:http://www./cgi-bin/bbs/topic.cgi?forum=49&topic=57
 
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搓折无损,利于书写绘画,墨韵层次清晰,有独特的渗透,润墨和一次吸附性能,落墨着色,能呈现出明显的书画虚实相同的独特风格,写字骨神兼备,作画墨韵生动。另外它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有“千年年美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润墨性强,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 后会漏矾脆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背纹,蝉翼等。
玉版纸。一种洁白坚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古田小笺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元,明,清以来,造纸原料及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成为可供人观赏珍藏的艺术品。明代生产的“宣德贡笺”,在制作技艺上较为湛。这种加工纸有许多品种,如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等。明代还仿制了唐代“薛涛笺”和宋代“金粟山 经笺”。这种仿制纸中加云母粉,纸面露出光亮耀眼的颗粒,这是明代人的创新。明代江苏苏州一带有一种洒金笺也名重一时。清代以来仿制加工的纸品种更多,尤其康熙,乾隆年间(17-18世纪)的制品最为精细,且有传世纸品留存。乾隆年间仿制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多为斗方式,纸质较厚,可分层揭开,多为彩色粉笺,还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纸料为皮料。清仿“薛涛笺”,是一种长方形粉红小笺,印有长方形小印,印文“薛涛笺”,多用于信纸。乾隆年间又仿制“金粟 经纸”,乾隆帝喜用此纸写字,又用此纸印《波罗蜜多心经》。有些内府的名画也用此纸做“引首”,故宫博物院尚有保存。乾隆时期还仿制元代名纸“明仁殿纸”,如“清仿明仁殿画如意纹粉蜡笺”,纸上用泥金如意云纹,纸厚,表面平滑,纸质匀细,纤维束甚少,属桑皮纸。这种纸两面均有精细的加工,背面有黄粉加蜡,且以金片洒之,纸的正面右下角阳文“乾隆年仿明仁殿纸”隶书朱印。此纸为内府库 品,造价极高,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清代除仿制古名纸外,还有一些创新的产品。如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的“梅花玉版笺”,纸为斗方式,皮纸,纸表加以粉蜡,再用泥金或泥银绘以冰梅图案,有方形“梅花玉版笺”朱印。这种纸创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复制盛行,薄于仿明仁殿纸。

  清代还新创“五色粉蜡笺”。这种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为“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明清以来还有一种新的加工纸,为砑花纸。纸料为上等较坚韧的皮纸,有厚有薄,图案多以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或水纹,也有人物故事或文字。此纸透光一看,能显示一幅美丽的暗纹图画。故宫保存的“砑花蜡印故事笺”,用的是细帘纹皮纸,纤维交结匀细,纸厚,色以土黄为多,纸上砑有《赤壁赋》,《卢仝烹茶》等人物故事图案的暗纹。绘画风格均受宫廷绘画的影响。纸的表面施粉,非常精细,很适于笔墨书写。此纸加工方法为加粉染色,再把画稿刻在硬模上,再以蜡砑纸,模上 示的花纹因压力作用而呈现光亮透明的画面。明清以来还制造罗纹纸,发笺,白云母笺,各色雕板印花壁纸等。纸的加工工艺创造了染色,加蜡,砑光,施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人们以“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来形容工艺的繁杂及艰苦。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安徽的“宣纸”,江苏的“粉蜡笺”,福建,浙江,陕西的“竹纸”,均为当时著名品种,并流传到国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http://mail.ustc.edu.cn/~shxin/zhi.htm
 
光绪年间抄本:《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里面有不少纸张的品种:
作者:清风弄竹 提交日期:2005-08-09 21:12:33
纸货门:
作者:清风弄竹 提交日期:2005-08-09 21:13:52
.
 
关于宣纸产生的年代问题,不少书友似乎不同意“明宣德说”。这里还有一个“宣纸”的概念问题。现在的宣纸,都掺有草料。而据对古宣纸的化验,皆为全料“树皮”。开始出现掺入稻草的宣纸,始于明代中后期。宣纸掺有草料之后,更加绵软,更加精良,笔毫施之纸上也更加熨贴。因此,我比较赞同某些专家的意见,现代宣纸产生于明代。
 
鉴定古籍及古书画,愚以为最吃功夫的就是对纸张的鉴别。ele兄说的完全对,不拿在手上基本上是无法说清的。尤其是同一类的纸张,其年代的断定更加困难,因为往往涉及收藏保管环境、条件、方法及水潦火烤的影响,更有多种作伪的手段,防不胜防。即使是“大师”级的鉴定专家,也往往看走眼。但见多识广的行家里手,各自有一套心得体会,值得虚心领教的。比如,有经验的鉴赏家常常以书画纸张有无“火气”、“镜面光”及色泽、成色的表里状况来判断年代。孔网中能人多多,实践出真知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深望能将你们宝贵的经验贡献出来,即使是点点滴滴也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愚者千思,或有一得”。各位书友互相学习讨论,教学相长,获益必多。这也是本人开此帖的一点心愿。至于喜欢插科打诨的先生,就免了吧。

补充:故宫收藏的一些清帝的“宋版书”,经现在的重新鉴定、考证,有些是“元版”甚至是“明版”书。有些号称东坡、南宫“真迹”的字帖,真伪至今尚有争论。这些古籍、古书画在“进贡”给皇帝之前,不知小心翼翼经过多少“专家”甚至“大师”的鉴定,否则“欺君”、“大不敬”之罪,谁吃得消?可见古籍古书画鉴定之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