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书法用纸

 步云社 2019-04-15
前几篇文章说了一点书法用纸的问题,但还是有网友私信我问一些问题,那今天就再说说纸。

我对纸产生兴趣是三年前,因为跟工作有关系,所以就花了一点时间研究了一下。前期主要靠看书,因为手头纸样实在太少(我看过的书里以潘吉星《中国造纸史》和陈刚的《中国手工竹纸制作技艺》最为经典)。后来通过各种渠道也见过了一些纸,但仅仅是见过而已。再后来,有个朋友去做雕版印刷了,对各种纸有实际的实验和使用,我便向他请教了。

先说大家用到最多的竹纸。

古法造纸中,竹纸的出现是革命性的进步,因为之前的麻纸、皮纸都是以植物的韧皮纤维为原料,而竹纸则是以整个茎秆为原料制作,无论取料还是工艺,都是造纸术的巨大进步。当然这背后主要还是经济因素的推动,因为韧皮纤维造纸的成本太高了。有多高?前段时间与一个用古法造纸的师傅聊天,他曾经收了15吨桑皮,最后经过各种工序留下来造纸的部分其实只剩300斤。

所以随着纸的需求量的变大,另一种原料更易获得、成本更低的新纸种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注意,这里的需求不是因为写字的人多了,而是印刷书籍的需求。

以下为潘吉星老师检测的部分历代书法作品用纸数据。





麻——韧皮纤维——竹,造纸技术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但高档的书画用纸还是以皮料为主。

竹纸,我们习惯称为毛边纸。但其实毛边纸只是竹纸的一种。粗略分,竹纸大概有连史纸、贡川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品类。

1、连史纸

竹纸中最高档的纸。原料多次蒸煮、漂白,用途主要是书写、印刷、拓片,尤其是在拓印、制作印谱等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用途。连史纸是竹纸中最高档的,用料和工艺都很复杂,因此价格也最高,好的连史纸价格可以宣纸相当。

2、贡川纸

已经很少见了,濒临灭绝。

3、毛边纸

属于生料纸,一般原料不经过蒸煮,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石灰水腌浸来达到软化竹料、去除纤维素以外的半纤维素和木素等杂质的目的。由于未经过蒸煮和漂白,纸张是浅黄色的,较典型的有产于福建长汀、宁化、将乐、顺昌等地的毛边纸和产于长汀、宁化的玉扣纸。这里要详细说下玉扣纸。

4、玉扣纸

毛边纸虽属生料,白度不够高,但长汀、宁化的玉扣纸,由于在选料和原料处理十分讲究,所制的纸张光滑细腻,可与熟料的连史纸相媲美。其名玉扣,玉是指色白,扣是指纸张尺度。我练字用的纸就是长汀的玉扣,给朋友推荐的也是这种纸。

5、元书纸

主要产于富阳、萧山等地。

元书和毛边有啥区别?毛边属于生料,而元书属于熟料纸,但与其他熟料纸相比,其腌浸过程比较简单,采用加石灰乳一次蒸煮的方法。特色工艺是,在蒸煮后采用淋尿和堆腌的方法使原料进一步发酵。元书纸质地较为疏松,呈黄色,古代主要用于书写。

&如何选择

大概所有人问我该用哪种纸时我都会说都行,但最好用手工制作的。现在纸有手工制和机器制两种。如何区分?机器纸一面特别光滑一面特别粗糙,手工纸两面基本一样。

除了这点,最好用厚一点的。因为写字时墨首先是往下走,其次往四边走,纸太薄就容易洇,笔画写不成个儿。

宣纸

宣纸名气太大了,以至于成了古法纸的代名词。标准意义上的宣纸,是指以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青檀树皮为原料制作的皮,历史可追至唐代,但唐代宣州贡纸未必就是明清时期泾县特产皮纸。

清代材料记载,宋元时期曹大三等人从宣城西迁徙到泾县小岭山区,以躲避战火。这些人在泾县定居后,见小岭遍山盛产类似褚、桑的青檀树,便在此地开槽造纸。

经历元代至明清时期,泾县山区的青檀皮纸生产得到巨大进步。当时文征明、沈周等都特别喜欢用泾县皮纸。

本来宣纸应该是100%纯青檀皮,但后来原料紧缺,便在皮料中加入了沙田稻草。潘吉星等人都认为,加稻草不如家楮皮、桑皮或者麻料。如果稻草超过50%,实际上已经不是皮纸而是草纸了。

可惜的是,现在好多所谓的宣纸就是草纸。尤其是价格低于1000元/刀的,基本都是草纸,青檀皮含量极少。

目前中国宣纸厂以红星为最大,还有汪六吉、明星金星等各种星星厂家,让人无从分辨。十年、二十年前,中国的宣纸以出口为大宗,所以好多人在日本还能淘到老纸。日本人卖纸比较奇葩,中国卖纸是越老越贵,而日本新纸旧纸一个价。

其他皮纸

种类很多,楮皮、桑皮、雁皮等单一皮料或混合皮料纸。比如日本修复王羲之《丧乱帖》时检测纸为55%雁皮加45%楮皮。

历史上的一些名纸

蚕茧纸。传说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创作兰亭序,简单一句话却引出两个问题,鼠须能做毛笔吗?蚕茧能做纸吗?答案是不能。这里的鼠须很可能是黄鼠狼而不是老鼠,蚕茧纸更不是蚕茧了,潘吉星说:隋唐五代楮皮纸受人喜爱,因为这种纸较麻纸较为绵软,纤维细长而发亮光,又能抄成薄纸,便面平滑、洁白,故人以“绵纸”或“蚕茧纸”予以美称。

薛涛笺。又称浣花笺,根据诗歌描述和史料记载可知:(1)薛涛笺专为写短诗而设计加工的;(2)颜色为桃红至猩红色;(3)横长及直高尺寸都小,呈便笺状;(4)制于元和初年;(5)加工地点在成都东南五里处的浣花溪。

这里需要说的是,古代很多纸不是抄完烘干直接使用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如施蜡、砑光等等。加工工艺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题图那张梅花玉版笺,就是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的,因而价格也十分昂贵。

澄心堂纸。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办公场所,后来成为纸名。这种纸产于歙县和池州,原料是楮皮。特点是洁白、表面平滑如玉版,纸质厚重、坚韧,制作精细。这种纸抄纸时间在冬季,以腊月敲冰水配制纸浆,因为冬季水中无微生物及其他杂质,故利于纤维分散。但是抄纸工就比较悲惨了。



开化纸。谜一样的存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作为一种著名的贡纸,很多人以为产于开化县,但开化县志中既无记载,当地也找不到纸槽遗址。与国图的一位老师交流,这位老师认为这种现象其实跟阿拉伯数字的名称来历差不多,阿拉伯数字本是印度人发明,而由阿拉伯人传向世界,所以老师傅认为开化很可能只是纸的批发中转站,根据描述,老师傅认为这种纸产地应该还是泾县皮纸。

最后说说我们邻国日本。

这其实是个尴尬的话题。日本造纸术源自于中国,但今天,平心而论,日本的手工纸比大陆精良太多,这里面是对传统手艺的精益求精,我们不是工艺不行,而是在工序上偷工减料。

日本纸胜在加工精良,很多纸确实做得漂亮。

大都会博物馆藏日本纸屏风


朋友那里收藏的几张日本加工纸,在纸上压出图案,普通光线下啥也看不出来,但放在灯下,图案便会显现,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手漉和纸大鉴》,1973年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搜集了1000余张手工纸纸样




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