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速保险信息化_渠道资讯_睿商在线

 adventurer2008 2007-09-12

提速保险信息化

睿商在线 【原创】 作者:睿商在线 郭嘉凯 2007年01月17日 00:52

未来两三年之内,国内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将会全面提速并驶入新的快车道
本刊记者 郭嘉凯

    2006年年底,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规划》明确指出,未来5年保险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主要目标包括:保险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信息化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平台基本建立,业务财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信息化覆盖面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支持“三农”保险等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保险监管信息系统体系基本成型,监管信息化显著加强。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到2010年,信息安全投入将达到信息化建设投入的10%,保险网络与核心信息系统无故障运行率不低于99.9%。

    这一规划的发布,使得近年来相对比较沉闷的保险信息化市场立刻成为国内外IT服务商眼中的焦点。

反差
    事实上,在国内金融三大行业“银、证、保”中,保险业是对外资开放最早、力度也是最大的。从2005年开始,国内保险业就已对外资全面开放。而国内保险行业相对较低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也引来众多国外保险商的青睐。据来自于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8月底,我国已有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0多家;《财富》全球500强所包含的46家保险公司中,有27家已在国内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7577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5912亿元。“显然,这些国际保险巨头都看到了中国保险行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某保险行业资深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不断扩大,以及中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逐渐提高、获得服务的持续改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不过,与保险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相比,国内保险公司的信息化应用状况却不太让人乐观。据保监会去年发布的一份统计显示,2005年国内保险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为35.5亿元,仅占全国保险业务收入的0.72%。而在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至少在3%以上。由此可见国内保险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巨大差距。事实上,这种差距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明显的缩短。“目前很多国内保险公司信息化发展相对业务而言有些滞后,基本无法做到由IT支持保险业务、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业务管理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也相对薄弱。”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国内保险公司信息化的现状。

    实际上,由于各大外资保险公司的涌入,国内保险行业正在呈现出竞争加剧的局面。因此,企业如何展示自己的独特价值,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以应对客户不同需求以及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内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由于对信息技术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内保险公司上述目标的实现。IBM中国区金融服务事业部保险及证券业总经理罗国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曾表示,中国保险业的信息技术发展相对于业务发展处于一种滞后的阶段。保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投入在了基础建设上,相对于一些新业务的增长点而言,投入不多,只能满足所谓自动化的需求,还没有办法做到真正对业务的发展形成支撑作用。另外,信息技术的基础架构建设缓慢,使目前的核心应用系统,特别是核保和核赔等有关业务流程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形成?国内保险企业最迫切的信息化需求又在哪里呢?

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
    “在国内的金融服务业中,银行的IT系统最为先进,证券行业次之,而保险业则排在最后。”联想智软公司市场部高级客户经理郝建兴说。联想智软是国内专注于保险行业信息化的知名方案商,主要做财产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以及寿险公司的外围系统。据郝建兴介绍,目前联想智软在国内财产险核心系统市场已经有十多家用户,占据了近一半的份额。郝建兴认为这种状况的形成和保险行业的业务特性有很大关系。“国内保险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对于业务的实时性以及数据的严谨性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大多数国内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都是以业务发展为主,对于IT系统则不是十分重视。”郝建兴分析道。

    CSC电脑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Ken Wang也坦言,国内保险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年。CSC公司是国际保险和外包领域的超级巨头之一,尤其是在保险行业,占据了全球市场很大的份额。Ken认为国内保险业的信息化状况是同其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国内的保险企业,在刚刚成立时对于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十分重视,即使上了系统也普遍缺乏整体的规划。”Ken认为这在企业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还可以勉强应用。但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数据量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缺乏整体规划的弊病就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说新型的险种出现后,一些保险公司就很难把新的业务险种整合到原有的系统中。”在Ken看来,这种局面的形成和国内方案商的局限性也不无关系。“技术的多样性,导致保险公司缺乏统一的平台和技术,所以整合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国内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普遍问题。”Ken所说的技术多样性从另一角度分析,实际就是统一标准的问题。“国内保险企业数据的标准化是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CSC公司业务拓展总监梅林说,“为了支持高速扩张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更为有效的行业和客户管理,有效的行业数据标准建设尤为关键。而标准体系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潜在限制因素。”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作为保险行业的监管机构―保监会也已经看到,并在05年成立了中国保险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保险行业的数据进行规范。不过,由于起步较晚,标准体系的形成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国保险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裴光对此坦言,由于国内保险业信息化与标准化工作起步都比较晚,已开展多年的、相对成熟的很多国际性标准,将成为国内建立相关标准的主要经验来源。

本地化之惑
    标准的形成固然重要,但过于宏观和长远。对于IT方案商而言,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把握现有的市场。作为世界知名的保险信息化服务商,CSC中国区总裁Ken Wang先生认为CSC最大的价值就是将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知识转移到国内企业中,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核心系统,知识层面的转移对于国内保险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不过,在具体应用方面,CSC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本地化的要求,“我们带给国内用户的是一整套规范的系统,但国内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比国外用户要大的多。”Ken介绍说国外保险企业的业务模型、产品模型是非常强的,而在流程方面相对比较简单。而在国内,流程恰恰是变数最大、最灵活的一块。这种反差使得CSC在市场方面遇到了一点麻烦,“不过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本土化工作,另外我们也想通过与国内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来实现更好的本地化。”至于合作伙伴的选择,Ken坦言,合作伙伴首先要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和CSC的系统相互配合。另外,双方的市场发展战略也要具备一致性。“目前还在寻找之中。”Ken说。

    事实上,Ken Wang所说的本地化是国外方案商进入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在一些国内方案商看来,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国外的系统如果没有在国内市场长期耕耘的话,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联想智软高级客户经理郝建兴举例说国外的方案商目前虽然在国内有一些用户,但由于不适应本地化的要求,一些项目并不十分成功,有个别项目甚至已经停顿。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其它行业也普遍存在:在银行业、证券业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外方案商采取收购国内IT公司的方法来达到快速适应本地用户需求的目的,从而缩短本地化进程。不过,目前在保险行业尚未有类似的收购案例,相信随着保险行业信息化需求的增长,未来很有可能上演这种资本层面的并购。

国内方案商的软肋
    而对于国内方案商而言,虽然并没有本地化的烦恼,但高端能力的缺乏却一直困扰着他们。“国内的保险行业方案供应商大多是同国内的保险公司捆绑成长起来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整体架构的规划能力。尤其是在核心业务系统方面,需要对用户的业务进行很好的设计、分析,这对于供应商而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做为支持。”Ken Wang一言道出了国内方案商的最大软肋。也正是这一软肋,制约了国内方案商向高端业务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正处于从IT基础架构设计实施,转向构建IT战略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提升业务支持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之中,这其中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但国内方案商由于能力的缺乏,却只能望而生叹。“尤其是在战略层面的咨询和服务方面,国内方案商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联想智软郝建兴感叹道。“这种战略层面的咨询和服务对于方案商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先进的IT技术,还要在管理、业务、理论体系等各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前瞻性。”郝建兴认为目前国内的方案商还未达到这一高度。“我们公司也在做用户咨询,但主要是集中在业务系统方面,而战略层面的咨询还很少涉及。”

    事实上,国内方案商向高端市场拓展还面临另一个阻碍:即用户的信任度。“一提起战略规划和咨询,很多用户想到的就是埃森哲或IBM,国内的公司根本就不考虑,这是一个根本观念的问题。”某国内方案商客户经理认为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国内方案商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

    不过,虽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在采访中各个方案商对于国内保险市场的前景却一致看好。“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大,对于我们国内方案商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郝建兴说。同样,CSC中国区总裁Ken Wang先生也对中国保险市场充满信心,“我看好的不仅是中国国内的市场,而是要同国内的保险业一起走向国际市场。”

B2C、BI、CRM将成热点
    在谈到明年保险信息化热点时,郝建兴认为保险公司对于核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会持续,因为这是保险公司整体业务发展的根本。在核心系统之外,将有三个热点值得关注。首先是网上保险。郝建兴认为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而且保险公司对于网上保险也越来越重视。事实上,在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就已明确提出要发展网上保险等新的服务方式,由此可见网上保险未来的前景。对于这一点,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敬惠也曾公开表示,网上保险是保险业创新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也是保险公司今后业务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徐敬惠认为国内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在网上保险IT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般来说,国外保险公司对于网上保险的投入要在IT投资中占5%到10%。现在我们国内这方面的投入是微乎其微的,这种投入很重要。要使电子商务有所发展,必须要构建很多的平台。”

    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将是另一个热点。“保险公司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不断沉积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数据很好的利用起来,商务智能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工具。”郝建兴说现在已经有一些保险公司着手在做数据的挖掘,明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CSC公司业务拓展总监梅林也认为,在BI方面,国内保险公司未来将会有很大的投入,“这将为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很快地看到数据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这对管理层制定战略决策十分重要。”

    第三个热点将集中在CRM领域。“CRM系统建设提出来很早,但以往大多是部门级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RM。”郝建兴认为随着保险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保险公司一方面要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改善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发掘客户资源和销售机会,将服务和销售有效结合,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这都需要CRM系统的支持,因此明年很多保险公司都会把CRM建设提到日程上来。”郝建兴预测说。他的判断从用户处也得到了验证,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是国内中型保险公司中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的企业之一,其信息技术部负责人付刚在谈到下一步目标时便表示,将会继续推动CRM战略的实施和建设,“这是一个中长期目标。”付刚说。在谈到CRM系统的应用趋势时,郝建兴认为现在的CRM系统已经和其它系统结合在一起(比如和Callcenter的结合),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CRM系统了。另外,郝建兴认为CRM系统的分拆也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上一整套的CRM系统,投入太大,因此现在一些用户已经把CRM系统分拆开来,按业务需求分阶段的建设,这将成为中小型保险公司普遍的选择。”郝建兴断言。

    事实上,上面所提到的三大热点只是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建设将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未来,国内保险公司要想在同外资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从信息化的全方位建设入手,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这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国内保险行业信息化将在两三年之内全面提速并驶入新的快车道。

中国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发展历程
◇ 第一代保险核心业务系统:1999-2000

架构:4gl+informix
产险:Bdcar
寿险:各个产品险种都是单独系统,数据分离

◇ 第二代:百花齐放 2000-2004
传统公司:4gl+中间件+informix
新生力量:cs三层架构,J2ee B/S架构
特征:保单为中心,数据统一集中,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全险种平台),逐步走向大集中应用模式
厂商:中科软(财)、尚洋(寿)、智软(财)、科比亚(寿)、ebao(寿)等

◇ 第三代:2005年以后 向国际标准靠拢
用户趋势:引入包含国际经营管理经验和先进渠道流程的全套系统:如CSC、SORLCAP、印度等公司(系统投入在1000万以上)
市场表现:国内IT龙头和国际产商合作,进行研究开发准备。(国内一些公司开始关注财险、寿险三代系统的开发、ebao开拓国外市场)
市场特征:以客户为中心,大集中,IAA数据模型

国内部分保险公司所使用的业务系统
自主开发: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平安健康险、东方人寿、安联人寿保险
智软:平安产险第一期、华泰产险、太平产险、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华安产险、永诚产险、安邦产险、新华产险、中华联合
eBao:太平人寿、联合人寿、华泰人寿、三星人寿、新华健康险、正华健康险、天平汽车险、广电日生(团险)、安邦财险(理赔)、中法人寿、大东方人寿、新加坡的职总英康、信诚团险系统、瑞士人寿、马来Takaful Nasional、PICC Life/都邦财产险、中新大东方(重庆)
CSC: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海康人寿、新华人寿、中英人寿个险、信诚人寿、海尔纽约、中意人寿
中科软:民生人寿、华夏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国华人寿、人保财险、大地财险、东安财险、安华财险、恒康天安、中英的团险、PICC健康险、阳光财产险、阳光农业险、昭德人寿、金融街人寿
ESEG:大都会人寿
合作开发:中宏人寿(来自于宏利集团)
优创:生命人寿
科比亚:中国人寿
SOLCORP/INGENIUM:友邦人寿、光大永明
尚洋:中国人寿(投联)、大众产险、永安产险、太平洋产险、平泰人寿、国民人寿
(以上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