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度重点关注40只牛股

 平常心 2007-10-16
[绝密]基金公司内部文件曝光:四季度重点关注40只牛股
  以下是基金公司绝密报告:只能基金经理看得到,欢迎交流,你看好这40只股吗,欢迎讨论

    在上证指数位于5000 点之上,估值水平偏高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市场能否继续上涨,以及上涨空间还有多大,都存在疑惑。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本币升值期间牛市转折信号看,本币升值过程牛市转折通常会有两个明显信号:1)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降低;2)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缩。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市场流动性状况看,我们还看不到中国经济出现反转,市场流动性过剩格局消失的迹象。另外,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仍然存在超预期可能,并且未来两年快速成长能够迅速降低市场估值水平。因此A 股市场上涨趋势仍将继续。

    但在目前高估值背景下,四季度市场对任何信号都将会比较敏感,因此四季度的市场波动会较大。在高估值可能产生大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四季度投资思路是:追求高成长、抵御高估值。高成长性的行业、或公司能够迅速把估值水平降低下来,从而给投资带来安全和收益。因此本季报告从成长角度,以较大篇幅分析行业投资机会。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择高成长性的行业:1)下半年行业业绩加速增长,行业景气复苏、或上升的行业;2)08、09 两年业绩超速增长或者高速增长的行业;3)具有资产注入可能的行业和个股。具体落实到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以下四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第一条投资主线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业绩超速增长的房地产行业。
 第二条投资主线挖掘估值具有相对优势,并且(或者)行业景气上升的行业,重点关注:金融、医药、化工、机械、造纸、航运、元器件行业。
 第三条投资主线是因消费升级,产销两旺,提升估值的汽车及配件、家电行业。
 第四条投资主线是具有资产注入题材的行业和个股,重点关注煤炭、有色行业资产注入,以及其它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注入。

        重点行业配置

    1、房地产——调控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行业景气度下半年出现快速上涨态势,未来2-3 年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今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先抑后扬”走势。进入7 月份后,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各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大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国房景气指数显示:8 月份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为104.48,创出06 年年初以来的最高值。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3、4、5、6 月份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9%、5.7%、5.3%、5.4%、6.4%、7.1%,在5 月份后房价出现迭创新高的走势。从供给角度看,收紧“银根”与“地根”,控制城市拆迁规模、“9070”政策导致项目规划变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的供给增速。从需求角度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股市财富溢出效应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拉动,此次房价上涨是以首次购房与改善性购房等刚性需求为主,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又带动了大量的投资需求,房地产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我们认为,在有效供给短期无法充分释放的情况下,未来2-3 年市场供需缺口依然较大,国内主要城市房价仍然面临上涨压力。

    房价上涨过快加大政策调控预期,预计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深化与细化。近年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断且越来越严厉,但近期深圳、北京、上海、杭州为代表的城市房价在调控声中“越调越涨”。我们认为,政府调控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是需要时间的,今后将会是进一步深化落实及细化措施的过程。四季度房地产政策调控力度将会加大,不排除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包括提高贷款首付比例、加息、收紧住房信贷等。另外,政府今后的调控方向上将可能改变以往“抑制需求”而转向“抑制需求与扩大供给相结合”。看好房地产行业长期走势,维持“推荐”行业评级。基于以上分析,预计下半年房价上涨压力较大,调控政策出台预期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心理预期。但是,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至少要经历5 年以上的快速成长期,在本币长期升值、经济快速增长、住房市场自住性、改善性及投资性需求强劲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我们坚定看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长期趋势,维持“推荐”的行业投资评级。
    四季度操作策略。一是在住宅地产公司操作策略上,建议关注具有较强项目运作实力、具有品牌竞争优势、土地储备丰富、全国性的住宅开发龙头公司或区域市场龙头公司,这些公司未来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抵御行业调控风险能力更强,业绩稳定增长预期更大。建议四季度选择性标配、择机超配这些“白马股”,如万科、保利地产、华发股份。二是在工业地产公司操作策略上,关注估值合理且未来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工业地产上市公司,操作上建议择机逢低介入,如海泰发展。三是可关注有确定资产注入预期且未来上升空间较大的上市公司,如上实发展。

    重点关注:万科、保利地产、华发股份、海泰发展、上实发展。

         2、银行业——息差收入是决胜关键
    我们认为,净息差和净息资产的扩张推动了银行业近期利润,并将长期维持;另外资产质量的改善也降低了银行业整体的拨备压力。07 年上半年银行由于净利差扩大,信贷成本下降带来盈利持续超预期高增长。截至07 年6 月末,主要上市银行贷款规模平均同比增长17.8%,净利息收入平均同比增长42.9%,拨备前利润平均同比增长55.6%,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74.6%,银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05 年以后的数据来看,各银行净利差整体亦处于上升趋势,07 年上半年平均净利差达到2.64%,同比提高了27bp,比年初提高了23bp。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07 年中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77%,比年初下降0.44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持续提高,07 年中期平均覆19盖率达到116%,比年初提高了12 个百分点。较大的净利差,信贷成本的降低,税改07 年余下时期内银行的业绩将持续超预期。理由主要有:1.经过今年5 次的加息以及银行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势都会将银行利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 随着银行拨备率的上升,新增不良贷款率下降,明年银行的信贷成本将继续下降。
调控仍将持续,息差有望稳定。年内仍有可能实行1-2 次加息,但对信贷增速及息差扩大的负面影响弱
于预期。调控仍将是持续笼罩的心理阴云,对银行的财务影响短期仍将有限,存款活期化、贷款中长期化趋势下加息影响甚至更利于保持息差稳定,甚至小幅扩大。
    重点关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


    3、保险——加息周期下的首选行业
    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2007 年1-8 月份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433 亿元,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平安健康险及平安养老2007 年1-8 月份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2.189 亿元、144.2272 亿元、0.005 亿元及0.31 亿元。整体增长平稳,我们认为,整体而言加息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收益率,从而提升其内在价值。固定利率保单:在适度通胀和升息背景下,短期存款利率上升更快,导致固定预定利率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寿险产品面临费率调整压力。我们认为由于各公司在投资收益率普遍比较保守,而不断扩大的投资范围将导致投资收益率预期上升,所以假设利差有望维持现有水平。由于传统产品价格还没有调整,产品销售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利率敏感保单:成为保险增长的主力,07 年各个公司的投资连接产品增长迅速,而平安9月上旬已经推出其投资连接产品。由于保证利率相对锁定,在利率上升背景下,分红和万能产品的价值贡献率在提升。由于分红产品在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中占据大多数的比例,所以保险公司的价值在升息中有积极影响,我们相信这是保险股屡屡在升息过程中强势表现的原因。需要注意如果今后基准利率持续上升将使国内保单的保证利率水平偏低的问题也变得更突出,一旦利率敏感产品的保证利率有调整压力,则保险公司的未来业务价值在升息中受到的影响将为中性。另外,预定利率的上调对保险股的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国寿与平安投资资产中,债券与存款占比70%左右,那么这类资产回报率提高27 基点,也就是说,27 基点的加息,对于两者的长期回报率提高在20基点左右, 因此即使假设预定利率从2.5%提高到3.5%,那么保险公司的利差还是在扩大的, 范围是5-13基点。
    重点关注:中国平安。


    4、证券——淘金潮中的卖水商
    券商股将是牛市中受益最大的行业,整体而言,券商是牛市直接获益的机构,因此券商股成为牛市首选并不为过。近期看,伴随经纪,投行业务的全面开花和新业务的开拓都将提升龙头券商的业绩和估值。1-8 月份股票基金交易额33.04 万亿元、对应日均2040 亿元,不算权证交易额,这一水平就已经超出我们对全年交易额的预期。我们预期全年日均交易额达1900-2100 亿元,对应8-12 月交易额1400-2000 亿元,较我们此前的预期高出10%左右。1-8 月公开发行筹资额2082 亿元,定向增发987 亿元,分别较2006 年全年高9%和5%,IPO 和筹资总额均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计。我们预期未来4 个月内,新股发行仍将呈现密集态势,建行、中石油、神华20等的回归更将使全年公开发行额达到4000 亿元左右,创业板、公司债等新设市场也将为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贡献新的收入来源。
    证券公司IPO 加速,到2008 年,行业中主要的券商都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届时,若2008 年净资本排名前10 名的券商全部上市的话,则上市券商的市值将超过2 万亿元,较目前的市值增长2.6 倍,是目前A 股总市值的7.4%。券商板块在上市公司中地位将迅速崛起。
    重点关注:中信证券。

   

    5、汽车及配件——产能利用率继续提高
    1-8 月全国销售汽车568.53 万辆,同比增长24.95%,其中乘用车402.16 万辆,同比增长24.99%,商用车销售166.37 万辆,同比增长27.08%。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89%,6 月当月利润总额为6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良好的产销情况下,预计四季度汽车市场的良好表现将持续。分行业来看,我们最看好轿车行业。在股市财富效应溢出刺激轿车国内需求以及中国轿车性价比提升拉
动出口需求背景下,2008 年出口需求可能加速,轿车销量增长可能超出我们预期。2008 年桥车产能增长大致在17%左右,在需求增长20%以上的前提下,我们预计产能利用率将有所提高,从而使行业盈利加倍向上。我们对四季度和2008 年轿车行业盈利增长持乐观态度,预计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以上。
    重卡市场(包括半挂车、非完整车辆)同比仍保持高速增长。8 月半挂车销售1.3 万台、货车底盘销售3.3 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91%和49%。我们预计9 月以后,重卡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尽管由于燃油品质等问题的影响,明年初即将实施的欧III 标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东部发达地区将有望严格执行,因此今年底明年初会导致部分区域的重卡提前消费,促使重卡市场迎来又一个销售高峰。重点关注潍柴动力。受益于汽车行业的景气,汽车配件行业需求旺盛,我们认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福耀玻璃将充分分享行业盛宴。
    重点关注上海汽车、长安汽车和一汽轿车。


    6、家电——消费升级提升溢价
    由产量数据来看,白色家电产销两旺,空调销量增长更是超出预期,而彩电市场数据不容乐观,业绩波动性明显。我们认为白色家电强者恒强的局面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我们认为理应给予安全 (?) 子行业(白色大家电和小家电)、优质企业相对高溢价,主要原因是:色
家电行业趋好,白色家电行业内企业业绩明显优于黑色家电企业;股权激励后,企业业绩增长很可能显著超出之前的预期。消费总量的增加是我们所密切关注,首先,城镇化和农村市场都推动了家电产品的扩容,其次,外部市场也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新的支撑,最后,国内消费升级也正在推进企业产品结构化的升级。总体而言,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中完成升级和转变。
    重点关注:青岛海尔,格力电器,美的电器。


    7、医药——乱云飞渡仍从容
    三季度医药行业明显跑输大盘,尤其是8-9 月先于大盘明显调整,原因有几个:医药行业内蓝筹少、整体上市品种少、近期重组的品种少、以及部分一线股有坏消息出现。从成长性上看,机构对主业利润增长的预期是2007 年40%,2008 年34%,2009 年25%; 考虑到大量的投资收益,这一预期应该偏保守。从估值上看,目前68 个医药公司07 年市盈率53 倍,08 年40 倍,PEG 1.23 倍,低于08 年35 倍的公司有20 多家,这个估值水平比二季度末明显下降,医药板块已经处在合理的绝对估值区间,而且相对大盘也是安全的。今年以来,医药业政策面超预期的很多:国际部分维生素品种价格高涨,国内SFDA 高官出事,部分大型民营企业被强行停产,医改与新农合定调全民医保。 预计四季度医药行业政策面会继续改善,例如医改方案细化定调、新农合资金到位、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关停小企业,对大型企业是利好。 行业负面因素仍然是产能过剩、价格受管制、医改付费模式没有确定,导致居民消费动力没有根本解放。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四季度防御世道下,应该超配医药股,行业方面,继续给与化学制剂药、生物药、中药行业优势评级,医药商业、原料药更多体现交易性机会。
    重点关注:白云山、华东医药、科华生物。

    8、煤炭——期待外生增长
    2007 年1-7 月份,煤炭行业产销均衡、运量快速增长。全国煤炭产量为130511 万吨,增加9704 万吨,同比增长8.03%,全国共销售煤炭128423 万吨,同比增长11.64%。下游行业产量快速增长、煤炭价格稳健上升。主要耗煤行业电力、冶金、建材、化工行业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行业的产量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受下游行业的需求拉动和煤炭行业成本的推动,2007 年上半年价格呈现出稳健上涨的格局,1-7 月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重点煤矿商品煤综合售价为314.79,上涨13.96 元/吨,涨幅为4.64%;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为228.07 元/吨,同比上涨15.26 元/吨,涨幅为7.2%。今年上半年,国内煤价风向标秦皇岛大同优质混煤的价格平均为每吨490 元,同比上涨8.9%。山西优质混煤的价格平均为每吨451 元,同比上涨7.9%。6 月28 日,国际煤价的风向标澳大利亚动力煤BJ 指数为68.75 美元/吨(离岸价),创下3 年以来的新高。从季度环比的情况来看,第二季度,部分上市公司受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影响,毛利率环比出现了下
降,同时受影响的包括净利润,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预计随着煤炭价格的稳步上升,上市公司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被价格所覆盖,公司经营利润率得以提高。由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煤炭价格呈现出淡季不淡的局面,带动煤炭上市公司在2007 年的表现强于大势,但随着三季度的大幅上涨,很多煤炭股08 年市盈率都接近40 倍,估值优势已经明显丧失。市场把希望普遍寄托在通过资产注入来降低煤炭股的估值,我们认为可能过于乐观,维持行业评级不变。

    重点关注:中国神华、国阳新能、兰花科创、大同煤业。

    9、有色——金属牛市继续延续
    我们依然坚持认为,无论从金属的商品属性来看,还是从其越来越突显的金融属性来判断,金属牛市仍将延续。首先,全球宏观经济的稳健扩张,特别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成长趋势短时间内还没有出现逆转的趋势,消费需求的基本面良好;其次,供给瓶颈的存在限制了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新发现的大型矿体严重不足、旧矿的关闭、矿山设备老化导致的采矿效率降低、矿山品位下降、人力和原材料短缺、矿用设备交付期延长以及冶炼厂罢工、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环保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使供应始终难于满足需求。另外,LME 各有色品种库存的持续低位,也表明供需紧张的状况仍未缓解,这将大大延长金属的价格运行周期。第三,长期低利率造成的全球资本流动性泛滥、美国双赤字和降息预期导致的美元长期趋弱、高油价引发的通胀预期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等也都有利于金属价格的运行。尽管金属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且已高位运行长达两年多,但中短期内需求强劲的扩张趋势和生产方面的瓶颈还是难以消除,而且,资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具有极强的稀缺性,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消耗量的越来越大,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得更加充分。加之有色金属几乎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在目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国防军力尤其被重视的情形下,有色金属品种,尤其是其中的小品种和稀有品种,其相关上市公司行业地位显赫,无论是资源的占有还是产品的定价能力,都具有相当的垄断性,相应的股票理应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水平。
    投资策略上,我们看好锡、黄金和铅等小金属,认为这些金属07 年的平均价格将远高于06 年水平,个股主要关注锡业股份、中金黄金和豫光金铅;看好具有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概念的有色公司,我们预期持续和频繁的并购和优质资产注入等题材将使相关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实现业绩持续和快速增长,个股主要关注中色股份、云南铜业、包钢稀土和S 天一科;看好深加工类企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是指具备技术门槛或者市场
    门槛的,有核心竞争力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和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一体化企业,个股主要关注南山铝业、新疆众和和宝钛股份。

         10、化工——景气持续提升龙头价值2007 年上半年,化工行业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各月份累计销售收入增速达到30%以上。截至5 月份,累计销售收入就达到了9733 亿元,占2006 年全年的48%。行业利润也有大幅提升,进入2007 年,利润总额进一步加速增长。前两个月累计利润总额增速达到了78%,前5 个月累计利润总额增长了63%。截至5 月末,累计利润总额达到617 亿元,占2006 年全年的55%。化工子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基础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三个子行业利润增幅均超过了60%;其中基础化学原料达到了194.12%。
与如此迅猛的数据不对称的是,市场从去年以来一直给予化工行业估值的折价,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早先
普遍预期由于受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需求不旺两头夹击,化工行业景气度会大幅下滑,事实上数据说明市场的预期是不正确的,部分化工子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所以在三季度末,市场针对化工板块的低估值做了相当程度的纠正,甚至是炒作。这也给我们四季度化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也要针对这样的一个特点来选择相关的投资策略,可以这样说,如果三季度化工行业的投资主题是“景气度持续纠正估值”,四季度的投资主题就是“关注细分行业走势,把握创新型机会,寻找相关龙头公司”。从细分子行业来看:基础化工行业中,受下游需求强烈,纯碱的景气度仍将持续,而受相关企业停产限产影响,国际甲醇价格大幅上涨,拉动国内甲醇企业盈利大幅提升,而发改委《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公布,对煤基的醇醚项目长期有利;特殊化工行业中,值得关注的是具备成本优势的电石法BDO,以及玻纤行业的长期景气;化肥和农药行业中,关注钾肥行业受外盘拉动的涨势,预计盐湖钾肥仍然将会上调钾肥价格;化纤行业由于受到粘胶短纤和氨纶价格飙升的拉动正处在行业景气的中部。
创新型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研发出新的具备
垄断优势或者规模优势的产品,如烟台万华的MDI;而工艺创新就是利用新的工艺技术生产原有传统产品,实现资源等成本的节约,如SHELL 的煤气化技术。

    重点关注:盐湖钾肥、云天化、华鲁恒升、山东海龙、ST 中鼎


   11、机械——景气度平滑周期性
    上半年机械行业总体高于预期,景气度最高的是船舶、工程机械、铁路机械、重型机械;景气度低于预期的有机床、电力设备。船舶受到国外运力不足,订单超预期拉动;重型机械受到下游冶金、矿山、电力景气拉动。工程机械方面,协会统计1 至7 月行业收入增长34.3%。销量增长29.5%。其中装载机增长26.9%,推土机22.8%,叉车35.8%,工程起重机56.5%,平地机51.6%,压路机20.9%,摊铺机21.3%;出口大多同比增长超过一倍。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只占全球市场4%,未来二年增长可望超过50%。 受到出口与国内投资升级的拉动,我们判断未来2 年行业收入年均增速20%—30%。
四季度继续看好上述细分子行业,看好其中成长性好、竞争格局稳定且进入壁垒高的细分行业龙头,尤其是盈利模式能够复制的,以及受益于铁路、火电、风电等行业景气度提升,关键部件的国产化。部分优势公司可以享受08 年30-35 倍的估值区间。

    重点关注:振华港机、天马股份、昆明机床。

    12、造纸——利润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2007 年以来,造纸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同时上涨。造纸行业原材料价格07 年继续上升。以NBSK(北美漂白软木牛皮浆)挂牌价作为标准,浆价目前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30 美元/吨,达到了近11 年来的最高点,超出了整个市场的预期。原木进口量价齐升,预计走势将会持续。欧美废纸季节性下降结束,受整个中国因素的拉动以及木浆价格的高企,整个中国的废纸进口呈现出量升价涨的格局。受成本的推动,和中国造纸行业消费量高速增长的拉动,国内纸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可以抵消掉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双胶纸方面:1-7 月份,国内双胶纸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上涨。铜版纸方面:金东纸业的太空梭1-7 月份价格上涨了100 元/吨;太阳纸业的华夏太阳上升了200 元/吨,达到了6800 元/吨;晨鸣纸业的雪鹰铜版纸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6850 元/吨。白卡纸方面:宁波中华的金鸥价格在1-7 月份出现了100 元/吨的上涨,晨鸣纸业的白卡纸上涨了250 元/吨,博汇纸业的白卡上涨了200 元/吨,太阳纸业的白卡纸价格保持不变。新闻纸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从1 月份的4350 元/吨上涨到7 月份的4750 元/吨,上涨了400 元左右。四季度的情况,我们判断各种纸种的价格在成本的推动下,将会呈现出小幅的上涨,高端纸的价格上涨较慢,中低端纸的价格上涨幅度相比之下将会较大。
市场目前对关闭小造纸线、小草浆线的情况比较关注,我们的判断:关闭小造纸生产线、小草浆线对大纸厂(包括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冲击,原因在于草浆造纸产生的污染对于大小纸厂从经济意义上都是无法治理的,所以,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同时产生的问题是由于草浆线的关闭,将会加大对废纸和木浆需求,未来原材料的价格将会进一步推升,至于上市公司能否受益,取决于公司具体的纸品结构和产品转化能力,从行业角度来看,受益最大的是中档文化纸行业和箱板纸行业。目前造纸行业08 年市盈率28 倍左右,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但与沪深300 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我们维持行业评级不变。

    重点关注具有一体化优势的公司如岳阳纸业、华泰股份、美利纸业


    13、航运业——看好干散货市场
    航运业作为强周期的行业,受需求和供给的影响非常大。根据各子行业的供需情况预计,我们看好干散货运输,其次是集装箱市场,对油运市场继续保持悲观。2007 年所有干散货船型运价创下了过去五十年以来的新高,目前的BDI 指数已超过9000 点,约为上一次历史最高点(2004 年6208 点)的145%。高企的运价除受旺盛的中国需求影响外,主要原因是运力增速放缓以及运距加长。中期来看,供给是刚性的,需求决定运价。Clarkson 估计2007 年全球铁矿石进口增长的85.5%
来自于中国需求的增长。鉴于对中国城镇化趋势不改和制钢成本优势显著的两点判断,“中国需求”将继续发24挥作用。我们对07 和08 年的干散货运价继续乐观。
2007 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虽然备受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速放缓,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经营成本持续攀升等因素的困扰,市场总体仍保持了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势头。由于集装箱很多都是合同运价,从07 年行业内的运价合同谈定情况来看,欧线的运价已经出现一定上涨,而美线的内陆运费上涨也将传导给客户,从而带动运价上调。从未来需求来看,我们预计集装箱货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将比目前略微放缓,其中亚欧航线需求仍将旺盛,而跨太平洋(远东-美国)航线的需求增速将出现一定下滑;从供给来看,07-08 年的供给增速将比需求增速略高2.5-3 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一些结构性因素将降低有效供给,以及船东的集中度和联合程度有所提高,我们对这两年运价谨慎乐观,09 年将出现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从而带动运价的显著上升。
    重点关注:中国远洋、中远航运。

    14、元器件——行业逐步复苏
    2007 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下降明显,市场普遍预期上半年将比06 年下半年下降3%,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2%左右(来源:SIA),其原因主要在于06 年及07 年初半导体超额库存维持在高位以及主要产品如NAND、DRAM 等价格出现急速下滑,影响了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下半年是传统的消费旺季,而全球半导体超额库存也见顶回落,继20072Q 全球半导体库存达到66 亿美元的新高后,Isuppli 最新预测显示,20073Q 超额库存将下下降10%,到60 亿美元,预计下半年库存将持续呈下降趋势。因此,各机构均一致认为市场增长势头已面临逆转,下半年有望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虽然也受到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乏力的影响,但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需求、国内保持高速增长及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等有利因素的支撑,全行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1-7 月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共实现主营收入6828.72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19.57 亿元,分
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56%和12.20%。其中电子元件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3.42 亿元,电子器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65.30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10%和17.40%。投资方面, 1-6 月,电子元件行业累计完成投资263.7 亿元,同比增长13.6%,较1-2 月明显好转;电子器件行业累计完成投资400 亿元,同比增长55.7%,增幅比去年提高23.8 个百分点,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新开工项目中,至6 月底,电子元件行业共有新开项目472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6 个;电子器件行业新开工项目193 个,较去年增加了17 个。电子元器件行业仍是新开工项目最为集中的领域,其增长势头可得到有效的保障。总之,虽然全球半导体市场上半年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先行数据显示,下半年市场将好于上半年,而受益于内陆强大的供需缺口及大规模产业转移,近年来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增速一直快于全球市场,即便下半年全球市场增速低于预期,内陆市场受波及程度也将有限。此外,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一般为传统的销售旺季,因此下半年电子元器件市场有望走出低谷,迎来行业复苏。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PCB 行业和液晶显示器件行业。
    重点关注:生益科技、华微电子、莱宝高科、超声电子、法拉电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