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股票是康有为发行的(图)2007-11-12 09:41:51 来源: 东北新闻网(辽宁)
近两年来,中国陷入股市热潮。要说起中国股票的渊源,就不得不提起康有为。早在130年前,中国就有了股票,这些股票是康有为了搞变法拥护光绪皇帝而到 康有为搞变法发行股票 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
![]()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海外,为了延续保皇党,康有为在海外发动华侨,创办了中国第一张跨国股票。 据东森新闻网报道,收藏了康有为发行的股票的黄先生表示:“以 康有为斥发行昭信股票是亡国之举 其实,在康有为之前,清政府也曾发行过“股票”,不过,这份股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公债,它就是著名的“昭信股票”。 1898年1月30日,黄思永上书光绪《请特造股票筹借华款疏》,提出应发行借款“股票”,以充分挖掘和积聚华民的财富,尤其是应“严责中外臣僚,激以忠义奋发之气,先派官借,以为民倡”,则“合天下之地力人力财力,类别区分,各出其余,以应国家之急;似乎四万万之众,不难借一二万万之款”。 这次上书有其原因。甲午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同时还约定,这笔两亿两的赔款必须在三年内分八次付清,否则,未付清的款目要另外支付5%的年息。这笔赔款相当于清廷两年的全部税收,当清廷交付了第四期赔款后,再也拿不出钱来。1897年清政府筹办第三次借款时,英国和沙俄为独占贷款权争执不下,形成僵局。清政府对双方都不敢得罪,决定停借外款,自己想办法 此项借款关乎国家的自立自强,所以黄思永请将借款“股票”命名为“自强股票”。希望让民众明了政府借款是“因国计自强派股”,进而“人人晓以休戚相关之理,人人动其忠君爱国之忱”。后来,在制定章程之时,侍郎张荫桓将之改名为“昭信股票”,意即“就认股数目以昭信守”,显示政府 在利益保障方面,此项股票定以一年见利,“既速且准”。正为财政危机困扰的光绪帝对黄思永的奏疏十分重视,传旨“著户部速议具奏”。户部上《奏准自造股票筹借华款疏》,基本上同意黄思永的方案。光绪皇帝当即批准,并对此次募集公债寄予了厚望。 只是,昭信股票在发行过程中,虽然朝廷颁布了严格的章程,作了还本付息的规定,但也严重背离原定章程。昭信股票的发行,最终演化成为官府的苛派抑勒或强令捐输,使民众怨愤激增。昭信股票的发行导致人民怨声载道,朝臣啧有烦言,光绪只得在九月间下诏“著即停止”。 康有为对发行昭信股票一事坚决反对,斥为亡国之举,指出其结果只会“徒饱贪吏,于国计无益”。他还认为,无论外债内债都是挖肉补疮,如果不从经营自强着手的话,“则赔款无已时,借款亦无已时,是坐自毙也”。 梁启超后来评价昭信股票“实中国内债之嚆矢,而恐亦中国内债之末路也,……以若此之政府,本不足信,虽欲昭之,其乌可得”。 慈禧筹建自来水公司发行股票 在康有为之后,慈禧也曾发行过股票。光绪年间紫禁城的一场大火,使慈禧意识到自来水的重要,于是下令袁世凯筹建京师自来水公司,并且公开发行自来水股票。
![]()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袁世凯通过农工商部委派周学熙在京承办京师自来水厂。周学熙(1866-1947)安徽建德人,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周馥之子,民国初期地方财政、实业界的代表人物。 由于国库空虚,创办公司又需资浩大,所以公司采用了当时少有的集资方式——发行股票股本总额300万元,专招华股,由于采用了许多灵活 1920年,清政府延续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发了一张五股的股票。至此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股票大厅,也没有股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