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思想者的坦荡之乐:我的思想历程(2)

 昵称26982 2007-11-18

追求思想者的坦荡之乐(2)

发表时间:2007年10月31日 16时51分27秒        评论/阅读(1/1)
追求思想者的坦荡之乐:我的思想历程(2)


三


我真正走上自己的思想道路的起点,是一九八七年以后。从那一年起,我开始潜心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而严复与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是对我的思想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的两个思想家。
 自近代以来,那些以变革作为自己选择的方向的人们,为什么并没有使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功?中国自戊戌变法以来的变革过程为什么总是屡遭挫折?除了保守主义势力的阻力外,中国的改革者在多大程度上也应对此负有责任?中国自辛亥革命建立的早期议会民主政治,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在后发展国家的议会政治失败以后,均会出现这样一种以“现代化”为其标识的“强人政治”,袁世凯的权威主义又为什么会演变为北洋军阀的分裂时代?这些问题是正在从事新一轮的现代化事业的人们所想知道的,而且也应该是从事当今新的现代化事业的人们进行历史反思的真正基础。这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过程的历史研究,无疑会对当代中国人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两难性、提供了其它任何学科研究所无法企及的丰富资源。
也许,对现实变革过程中的问题的反思,是支配我在学术研究中的这一转向的潜在的不自觉的动因。我开始关注戊戌变法派的群体心理问题。我发现,从一个封闭保守的文化环境中脱颖而出的最早的改革者,似乎都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孤独感、“愤世情结”与危机压力下产生的焦灼与亢奋心态,他们总是以一种“大变、速变、全变”的激进思维来决定变革的战略,而这种政治选择又与中国传统官僚集权制下的改革在逻辑上所要求的渐进性、平缓性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一点恰恰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一。事实上,这种特殊的变革心态又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的革变知识分子在心态上有着令人惊异的同构性。
以这以后,作为我学术历程的一个新阶段,我更注重于运用上述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学理资源,来对现实变革过程中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从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层面,来思考现代化变迁过程中,何种政治形态最适合于完成现代化的平稳转型问题.
 我所主张的变革观,正是在对近代政治激进主义的学理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我主张在尊重传统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的、渐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或理念。它认为,变革过程必须保持历史变迁的连续性,为此,必须在新旧制度、规范与秩序之间,寻找某种积极的中介与杠杆,并在这一意义上重新肯定传统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与权威政治形态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新保守主义主张在这一基础上,渐进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  我认为,一个关注民族命运的历史学者,较之其他学科的学者,具有一个特殊的有利条件,那就是,他可以同时拥有两把钥匙:他可以以活生生的现实中产生的“问题意识”,去解索近代历史之谜,开启历史之宫的大锁。另一方面,正是历史学者,可以运用从历史反思中获得的智慧,从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的纽结中,去发现问题的实质。 
 事实上,我对中国当代改革过程中的“失范”、对变革者思维中的“制度决定论”倾向、对政治浪漫主义的特殊心态特征的研究,对权威政治的“两面刃”问题,对现代化过程中的“软政权化”与“分利集团化”现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中既渗透着现实改革中的“问题意识”,又同样渊源于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思,所有这些可以作为我的思想成果的研究,都与我说的在近代史与当代史的“双向思维”方法有关,而这种双向的思维反馈,既是保持历史学的生命力的基础,也是人们认识现代化症结问题的触角的来源。

在人生之路上,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称得上幸福的人,这决不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事实上,这种磨难困苦决不比别人更少。我觉得,我很少体会到空虚与寂寞,无论是十二年工厂生活的艰苦劳动中,还是在我的观点颇受到世人乃至朋友的误解的时候,我的精神始终是充实的,其原因也许在于,从早年时期起,我就能从书本中,从知识与学理的追求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到精神欢悦的源泉,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当工人的时候,那怕只有十五分钟的停电空隙,我都会跑步到附近的宿舍去读那怕是几分钟时间的书。在许多人看来,也许这已经是一种近乎偏执的热情,然而,正是这种对知识的热情,使我最深切的体会到爱因斯坦所说过的那句至理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所拥有的一切,大部分是这位老师的赐予。当一个人又把这种热爱与对民族的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有了双重的精神支撑点。
也许有一些自命为“后现代”的人会认为,使命感是一种过期的多余品,也许有人会认为,热爱知识与学理,只是清寒的学人聊以自慰的借口,然而,我却实实在在地认为,它们两相结合而给予一个人的坦荡之乐,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无论在过去,也无论在未来。在我看来,对人生的浪漫的诗意的热爱,与对现实理性的肯定,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寻找到结合点。而这种结合可以使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达到社会使命感与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和谐统一。


 (原载《1999独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出版。)

2006-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