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血液生化检验(肝功检查)。2、病毒标记检测(乙肝五项)。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的情况。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乙肝五项检查 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体(抗-HBc) + 这种情况通常反映病毒复制是比较活跃的。
小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体(抗-HBe) + 核心抗体(抗-HBc) + 对于小三阳病人应该进行DNA检测,如果是阳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复制是活跃的,如果检测为阴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复制是不活跃的。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同时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测定它们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如果它们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甲胎蛋白还广泛地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以及高危人群的随访。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值得提出的是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在64%~84%之间,特异性在90%左右。AFU以其对检出小肝癌的高敏感性,对预报肝硬变并发肝癌的高特异性,和与AFP测定的良好互补性,而越来越被公认为是肝癌诊断、随访和肝硬变监护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血清AFU活惟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鉴别。
另外在患有肝脏肿瘤时γ-GT、AL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现升高。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包括范围广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因而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特别是在肝脏损害早期,许多患者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试验结果的异常。同时肝功能试验结果也会受实验技术、实验条件、试剂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肝功能试验结果应当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和监测。
AFP 甲胎蛋白 ALP 碱性磷酸酶
ALD 酒精性肝病 ALT 丙氨酸转氨酶
AS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TP 三磷酸腺苷
CIV IV型胶原 DNA-P 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
EGF 表皮生长因子 ELA 酶免疫分析法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法 GGT r-谷氨酰转肽酶
HA 透明质酸 HAV 甲型肝炎病毒
抗-HAV-IgM 甲型肝炎病毒IgM型抗体 抗-HVA-IgG 甲型肝炎病毒IgG型抗体
HVA-RNA 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AAg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抗-HVA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HBV 乙型肝炎病毒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 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Anti-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Anti-Hbe 乙型肝炎e抗体 Anti-HBs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xAg 乙型肝炎x抗原 抗-HBx 乙型肝炎x抗体
抗-HBc-IgM 乙型肝炎病毒IgM型核心抗体 抗-HBc-IgG 乙型肝炎病毒IgG型核心抗体
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CC 肝细胞肝癌
HCV 丙型肝炎病毒 HCV-RNA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Ag 丙型肝炎病毒抗原 抗-HCV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DV 丁型肝炎病毒 抗-HDV-IgM 丁型肝炎病毒IgM型抗体
抗-HDV-IgG 丁型肝炎病毒IgG型抗体 HDV-RNA 丁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DAg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Delta抗原) 抗-HDV 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HEV 戊型肝炎病毒 HEV-RNA 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EAg 戊型肝炎病毒抗原 抗-HEV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
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V 庚型肝炎病毒
IFN 干扰素 IG 免疫球蛋白
IL 白细胞介素 LC 肝硬化
LDH 乳酸脱氢酶 LN 层粘连蛋白
MRI 磁共振成像 PBMC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CⅢ Ⅲ型前胶原 PCR 聚合酶链反应
PGI 前列环素 PHC 原发性肝癌
PIIIP 血清前胶原肽 RIA 放射免疫法
TBil 总胆红素 Tcho 总胆固醇
TG 甘油三脂 TGF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
TNF 肿瘤坏死因子 TTV 经血传播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