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状态就是命运

 无名小兵 2008-06-01

状态就是命运

姜健荣     《江苏教育》 2007年第18期 

     
  到贵州旅游,参观完一处民居后一中年妇女走上来拦住我。“先生,给您算个命。”“我不算命的!”我语气强硬,不留一点余地。“为什么不呢?您从车上一下来,我就注意到您了。”
  说话的语调非常平缓。我不禁打量了一下,有些黑,有些瘦,眼神很专注,流淌出来的竟是这类人难有的质朴。
 
  “听我说几分钟,您不会后悔的。”语调仍然很平静——至少不是一位厚脸皮的巫婆。
  “谢谢,我从来不算!”
  看她眼神有些迷离,我解释:
  “我40岁了。四十而不惑。如果40岁了还不能了解、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命不算也罢。”
  “您也会算命?”
  “不会。但预测未来不是很难的。我现在是积极的、阳光的,未来就不会阴暗;而如果我现在是消极的、阴暗的,明天就不会阳光。我今天的状态就是明天的结果。所以只要把握今天的状态,就可以预测明天了。”不知为什么,我忽然产生了要说服她的想法。
  “有道理。打扰了。”她竟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但这件事情却在我的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与她的对话促使我产生并固化了多年来一直感觉、却没有彰显出来的观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句被教育工作者奉为圭臬的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又对这句话进行了补充:栽种思想,成就行为。这是对人成长的规律性总结,但从思想到命运。是以人的一生为对象来总结的;即使是从性格到命运,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用到教育实践中还要操作化。

  能不能执简驭繁地操作这种规律并使其效益即时化呢?无意中,与中年女子的对话恰好点击了对这个问题的意识。

  一些日本的企业以及国内一些著名企业都有“晨课”、“晨操”一类的制度。尽管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把员工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的目的是共同的,因为决定人的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是状态,而行为又直接导致了结果。状态是什么?是人的思想、习惯、性格的现时综合、临场发挥,与人的思想、习惯、性格既有稳定的关系,但又不是简单对应。一个各方面十分优秀的人,因为生理周期的、人际关系的、意外事件的、前一天生活的等各种即时因素的影响,照样出现状态不佳,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命运是什么?从一定意义上分解下来就是无数个“结果”的累加。因此,尽管随着现代基因研究的发展,有朝一日终将会对人的命运轨迹进行详细的描述,但那还是一个尚待时日且纷繁复杂的工作;在现在的水平下与其煞费心机地去解读密码式的命运,倒不如去把握情境化的状态,因为调整、优化了状态就会通过一个个差强人意的结果而改善“命运”。

  有一孩子中考。期间有亲戚中午来,看着餐桌非常不解:“怎么孩子考试时都不丰盛一点?”晚上11时许,有老师打电话,听到孩子正在为世界杯足球的现场直播高声喝彩,十分惊异:“怎么这种时候这么晚了还让孩子看世界杯?”

  家长解释,这是在帮孩子稳定和调整状态。孩子平时都是在学校吃饭,考试期间如果吃得只比平时好一点,就有利于稳定和优化状态;如果大快朵颐,孩子肠胃就会不适应及至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状态反而差;孩子喜欢世界杯,这是他的兴奋点,通过兴奋点可以刺激出兴奋期,从而调整生理周期,这是调整孩子考试状态的难得机遇……
  孩子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增加了这些解释的说服力——这个孩子考出了他最高的水平。状态是神奇的、不可忽视的。乒乓球比赛时有人会某次擦边擦网的比率很高,看似偶然,其实都是状态在发挥作用——只有状态好的人才会在旗鼓相当的乒乓比赛中屡屡擦边擦网。

  在教育实际中,面对异彩纷呈的教育理念我们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面对举步维艰的教育现象我们可能会觉得举措乏力:接手了一个困难班我们可能会觉得沮丧,遇到了不合作的同事我们可能会觉得愤懑……这时候,状态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调整到积极的状态,那消极的结果就是不难推测的。

  状态决定结果,状态就是命运。这一命题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其意义是双重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状态会直接传导给学生变成学生的状态;我们自身的结果和命运又永远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状态不仅决定了我们自身的命运,而且同时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作者单位 如皋市教育局)
 
不妨让探究再深入一步
 
许春良  
《江苏教育》 2007年第18期 
 

     
  空气要占据空间吗?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解答:在杯子的底部塞入一团纸,然后将杯子口朝下,垂直地压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让学生猜测纸团会不会湿。接下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纸团不会湿。最后得出“空气要占据空间”这个结论。

  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也是采用了上面的教学流程,学生大都能够理解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使得纸团不会变湿。那能否让学生的探究深入一点呢?我提了一个问题:“要使杯子中的纸团变湿,有哪些方法呢?”有的学生说将杯子口朝上压入水槽中,有的学生说只要将杯子口向下压的时候稍微倾斜一些,还有的学生提出在杯子上打一个孔,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杯子中的空气“让出空间”使水跑进去。我让学生用他们所说的方法试一试,发现前两种方案是可行的,而且能够清晰地看到有气泡从杯子中跑出来,纸变湿了。但是在杯子上打孔好像并不能使纸变湿。本想让学生的探究深入一点,可不曾料到出现这个结局。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该怎样向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意识到,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可做,索性借此机会让学生的探究再深入一点。

  我在黑板上将学生的实验方法画了出来,组织他们分析杯子中的空气为什么不肯让出空间。有说孔太小的,那就将孔弄大一点,结果不行;有说一个孔太少的,那就让他打两个孔,甚至更多的孔,结果还是不行。有一个学生说应该将孔打在杯子底部,照这种方法一试,果然成功了!全班立刻欢呼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们认为。将孔打在杯子侧部偏下的话,实际上只是缩短了杯子的高度,并不能使杯中的空气让出空间。孔的位置至少要和纸团的位置一样高,才能让足够的空气让出空间,不然的话纸团周围终究会被空气所包围,水自然就没办法将纸弄湿了。

  这一堂课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平常我们都说:“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他更可怕。”但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不低估学生却非常的难,尤其是在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更是如此。一般而言,一个探究活动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教师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收获,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教师就会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有效的,他很少会去进一步思考,这种设计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正是这种看似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限制了教师思维和智慧的生长,同时也使得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判断一个探究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判断、去推理、去验证。基于这个道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思考能否将探究更深入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或许就能够提升探究活动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又或许就是这一小步,将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元素。

  让探究再深入一步,不仅意味着教师教学智慧的复苏,更意味着学生将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发展。
  
  (作者单位 无锡市东北塘中心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