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杯子边上的智慧

 梧001桐树 2010-09-04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是用粘土做的,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容积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以装更多的水。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够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的调配边与容的份额,实现边少而容多。这对教与教学是有启发的。

教学的“体”就是教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以教学的“用”——功能,就是学生的学。这样,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这不仅是时间的矛盾,更是因为“你都说了,还学什么”,堵塞了学习者亲身认识真理的道路,这就促使我们选择教少、学多的,或者是小教、大学的教学知道思想。

然而实际上我们却常常违背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课堂,基本是在“教”的。也许我们会说,在课堂上,学生也做作业,而且作业很多,怎么能说学得不多呢?问题在于,成长的部分都由老师包办了。留的作业,往往既不是外界知识发生的根本,又不是自身知识生长的关键,人类的发现和探寻,以及知识的发生的精妙之处,都给教方占住了(我们教者绝对是好意——那是十分明白的),余下给学生的,是应用已取得的结果。我们夸张地说,这时学生的景况,应当有一点像当年的孙悟空: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以、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  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我们的学生当然不会像孙悟空那样张狂,也不会那么自觉地知道自己的地位,但人自身,这大自然的精灵天生敏锐,会感到生态的不良和不适。他们虽然与老孙的反映程度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他们不知不觉地厌学了。我们过去认为这些厌学者不过是一介差生,而实际上他们却很可能是具有悟空品性的一批“超灵生”。

前些天我遇到一位年轻司机小杨,谈论斯文且颇有启发性,问他为什么只读到中专?回答说是不想读,读书太闷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人,主人在课堂上占的份额并非大份。这就是问题所在。而且,教学与装水的杯子比,不仅要看它的质,比如,上面所说的课堂布置的很多作业似乎也在让学生学,却不过是被动的、非有效成长的部分,所以,它为学所添的权重不并不大,教师仍像那种边大容量小的杯子,教大,而学小。

我们始终无法克服教多、学少的情结。这就像不肯丢弃厚边的杯子一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绝不会笨到认为杯子需要厚边,这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杯子之用是装水,而在教育教学中,许多人却不知道教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学。我们十分盲目地认为教育和教学,教了就是教了,教了就会了,忽视了“教”和“会了”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中介,哪怕是十分短暂,这就是学。还有,词义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我们把本来是专指“教”的词,因教的是学问范畴而成为“教学”,尽管它形式上有一个“学”字,对我们也没有多少帮助,我们口里说的是“教学”,心里想着的是“教”,很难接受在教学中分离出来学生的“学”,也不愿意对教学概念来一番更新。就这样,我们不少人对“教”为什么会起作用,它的作用是什么,统统是模糊的。

所以,我们在学会教少、学多之前,也就是对应于知道好的杯子应是“边小、容多”之前,要先知道教是为了学。为此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先来请教古代的工匠,问问他们何以而知之,杯子是用来装水的?

我们首先会见了一位高层次的工匠。问之,摇首,不知有水,只知有泥。他说,此杯做来何用,并非我辈所宜知。我只知这团泥,要做成一严格的圆台形状,然后在其中做出凹陷,近来很多人说凹陷要大,所以我也就做大了,似乎用户反应也比较好了。

后来,我们又会见了一位农民,他说,他知道,水到处都有、人人都喝,只要想喝水,用手捧,用荷叶,用竹筒,用葫芦都可以,你看,这是我自家做的纸杯子。我们一看,跟雪糕筒似的尖尖的,果然好用。

好了,虚构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前头一位,从泥

——杯子之体出发去思考问题,后头一位,从喝水——杯子之用出发去思考问题,优劣立见。我们思考教学的问题,应当学习后面的那位农民,从喝水出发,即从学生的学开始。而不是从既有的教学的概念开始,才比较容易认识教是为了学。

学生的学,是原发的,自出生就有之,不管你有没有教学存在,它都存在,而不是像某些朋友所说,有了教学才有了学生的学。而且学生的学无处不在,问题是你如何给他因势利导。教(或教学)对人的学是有帮助的,但教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是学生的助力,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发挥学习者的生命力量的根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端,也是其基本的过程。我们学习那位农民从喝水出发,回过头来想杯子的办法,先假定课堂上都应当是学生做的,没有老师的份儿;然后,才来看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帮,再加进我们的份额,这样就可以把教学这个“杯子”做得很适合喝水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少、学多了。

我记得小时候,家中养了一只小猫。我也曾充当小猫的教师,用一根竹竿一头绑着小绳子,绳子下面绑一个小纸团,小纸团动,小猫就腾挪跳跃,不时作擒拿状,显然它把纸团视作移动的小老鼠,它的动作出于本能。那时我的小猫学生和我自己都欢喜的不行,所以小猫见了我就发出“妙——妙——”的欢呼声,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我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又有点庆幸,如果我当时像今天这样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责任感,我就不会相信小猫的学习本能,就会对它施以严格之教,比如给它先讲跳的意义和方法,指出它今后生活的出路在于跳,我会讲呀讲呀,小猫昏昏欲睡,而我绝不会睡,因为我已经暴跳如雷,对于小猫的不自爱感到十分痛心。我在这种状态下度过我的教育生涯,我而小猫也就在这样的痛苦中长成大猫,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补上腾挪的一课……好在我那个时候是小孩,这一切后怕都未发生,所以我和小猫相得甚欢,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记忆。我因此有资格总结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就是我的教很小,能让小猫跳和玩起来就成了,而小猫的学很大,所有的时间和我家的15平方米的小厅,都供它活跃。

总之,我们要执著的一头,就是从学的一头——即从喝水的一头去思维,就比较容易进入“生本”的佳境。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教育这样的分辨不易的对象,大有裨益。

对教育分辨之难,在于教者是社会教育责任的承担者,也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而学生则是驾驭提升的工作目标和最终、最重要的实施“场地”,更是为之提供动力源泉和相关的本能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完成者。因而教育教学是一种“我请客、你付账”式的特殊的管理关系,教者是教育使命的承担人,而学者却是教育使命的最后最基本的完成者,教育发生在他的身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绕一绕口令才能把这样的关系说清楚:教者负有依靠学习者自身使之获得提升的使命。

对于这样的管理关系,老子强调“无为而为”。他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明,其中设涉及“杯子”。他说:“埏埴(黏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这就是说,我们既要做容器和房子,因为它将给我们带来便利,又要尽可能把有“当其无”——有是为了产生无,即形成空间,例如杯子的边缘必须很薄,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容积,从而可以装更多的水,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这里,老子还给了我们“当其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刚才我们从学这一头出发去思考的方法,就是“当其无”法则的一次运用。下面我们来看“当其无”的工作方法,看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一次培训会上,一位教师说,在他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只有17分的学生,教育他十分困难。下面是师生的对话:

“你不读书,将来会成为一个贫困户的!”

“什么贫困户?”

“你将来养不了爸爸、妈妈!”

“不会,我爸妈吃得很少。”

“那时你连自己也养不了。”

“我吃得更少了,我常常只吃饭、不吃菜。”

……

对这样刀枪不入的学生,我们对他“师本”,锐意教之,无效;对他“本本”,要他读我们的教材,无望;对他“考本”,要他考什么、学什么,已经麻痹了,哀莫大于心死。只剩下一条路:“生本”。

我问这位老师,这个学生有什么喜欢的吧?“有,十分喜欢看连环画”,比如《老夫子》,等等。我建议他,最好让这位同学把连环画带进课堂,让他做连环画的专家,成为连环画大王,讲、读、写连环画。(其实我也很喜欢连环画,特别是《老夫子》,比如说27 楼的人凌晨3点钟打电话吵醒35楼的人,问:“有没有看见我家的狗,白斑点儿的。”第二天晚上,35楼的人同样在凌晨2点钟打电话给27楼的人,说:“对不起,没有看到你的狗。”看这样的故事,好不好玩?)我们把这位17分同学所做的事情从课堂之外的底层,一下子提升到课堂之内的合法的、显要的、被人关注欣赏的地位,是不是太机会主义了,太过分了?这上的是语文课吗?是思想品德课吗?我们说,都不是,又都是。这位学生进行了最喜爱的、对他来说最丰富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实现了从厌弃课堂到喜爱课堂的大转变,这怎能说不是生动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呢?但是,这样的课是不符合原有的教学规范的,所以又不是原有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

我们承认了这位学生的不同凡响的学,并为此不惜改变我们熟悉的、习惯的、感情深厚的旧课堂方式和神圣的教材内容,特别是我们的教退缩了,让位于这位学生和所有学生自身的活动了。当然,这个时侯,教实际上还在,但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形态,不是“我告诉你”了,而是“我帮你的忙你自己去学”了,这个时侯我们就不再把这个动作称之为过去意义上的上施下效的“教”了,这个动作是不是可以叫做“帮学”呢?

看,我们不是活脱脱看到了一个边小而容大的杯子的形象了吗!我们不是把过去的“师本”的、“本本”的、“考本”的东西都“当其无”了吗?为什么“当其无”?是因为想要迎接孩子们的无限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有”。只有孩子们学起来了,我们教者的希冀、课本知识的落实、考试成绩的提升,才是可能实现的。由此我们想到,“生本”乃是众本之本。而且,什么是教育者的贡献?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愿意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状态,来为孩子们的学作铺垫。我们是孩子们学习的激励者、帮助者和永远的解释者,我们总能给学生的行为以需诶下的解释,使之获得合法的、显要的、符合真善美精神的地位。这就是杯子的精神,或者说是杯子所表现的智慧。

当我兴奋地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声音冷静地说:注意,你刚才举的《老夫子》的半夜打电话的故事反映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你准许17分的学生在课堂上读注意的故事,谬种流传,这不是放任自流吗?

我们说杯子中的水不就是规范在杯子里吗?杯子就是让它流不走。你要知道在改革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就要到改革的课堂去:一个“闲云野鹤”,一个课堂的叛逆者,我们让他归来课堂,就是让他处在教育的环境中。上述这个《老夫子》故事,可说是呈现了人性的不良的一面,但故事本身是用正面叙述的方式来对之进行批判的,它所引起的读者的笑声就含有批判的意味。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拥有强烈的教育性的今天和社会之中,何况实践表明,孩子们的个体和群体,都会有这种崇善的敏感,都能体会幽默,在课堂上会出现正义,会使孩子们在思想交锋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东西。问题是你要相信他和依靠他,给他空间和时间可以做自主的活动。

有人对我说,你这里举的例子都是后进生的,“优生”又怎么样?我们说,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自己的(有人帮助的)“学”中获益。大量事实表明,原来的优生更是在自己的基础上长足进步。

建议校长们、老师们好好地研究课堂怎样令学生兴奋地学习,办法是把你眼前的那个茶杯好好端详一下,斟满香浓的茶,并深深地喝一口。

 后记:这是一位教授的作品,看完之后感受颇深,我们的教育就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杯子盛水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能如此发人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用自己的爱与责任去教育孩子们,可是这其中会包涵很深的哲理!只有用眼睛观察、动脑思考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我们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点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