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复习 一、近义词的辨析与选用: (一)题型及解题示例: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试题2](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 观赏 即使/也B. 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 展现 观赏 尽管/但D. 展示 参观 尽管/但 [试题3].(2004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 河北 安徽、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试题4](2004 高考·吉林 、黑龙江、云南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试题5](2003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试题6](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 A.窜改 驱除 融解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D.篡改 驱除 溶解 [试题8]:(2000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二)复习应试策略: 1、识记常用易错近义词:(见有关资料)。 2、掌握常用复习应试方法: a.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 A 、截至 B、截止 b.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c.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太有意思了”,实际上有太无聊了,太乏味了“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显然是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a.本词典共收词六万多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语词。( ) b.在2003年春季运动会上,这个队 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 A、囊括 B、包括 ③明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语体色彩分为口语、书面语。辨别词语的色彩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如宏大、巨大、庞大,成果、结果、后果,沟通与勾通;诞辰与诞生,逝死与死等。再如: 他这种勇于承认的精神值得大家 。( ) A、效尤 B、效仿 答案:B。“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贬义;”效仿”是意思是效法。 a.我14岁就离开了 ,参加了革命。( ) b.我生于山东胶州半岛,内蒙古是我的第二 。( ) A、家乡 B、故乡 ④辨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通过词义轻重的辨析,就能正确使用好词语。如损坏、毁坏、破坏,批评与批判,轻视与鄙视,揭发与揭穿,信任与信赖等。再如: a.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 别人休息的。( ) b.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人们的健康。( ) A、妨害 B、妨碍 ⑤定对象: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如花与花卉、书与书籍、船与船只(具体—集体),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再如:, a.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 ) b.婚姻是 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 A、终生 B、终身 a.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骨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 。( ) A、流传 B、留传 ⑦析词性: 有的词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突然与猛然(形容词,作状语、定语和谓语—副词,只作状语)、刚毅与毅力(形容词,作谓语—名词,作主语、宾语)、艰苦与坚苦(常作定语—常作状语)等。再如: a.北京和东北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 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 b.乡邻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 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 A、勉力 B、勉励 三、课堂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呼吁国人保持 。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他许多领域所提倡。 ②前往韩国的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未免 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不同于软盘的存贮 ,它有点类似我们CDS唱片。 A.准则 限定 媒介 B.准则 规定 媒介 C.规则 限定 媒体 D.规则 规定 媒体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 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分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③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A.惠赠 结合 中止 B.惠赠 接合 中止 C.敬赠 结合 终止 D.敬赠 接合 终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老先生溘然长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强把心里想说的话陆续理清楚,然后点点滴滴 到纸上。 ②据此间报纸 会议是全封闭式的,只有在谈判休息时,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 地上漫步。 ③中国交响乐团向海内外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 ,作品题材、内容 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A.写 宣称 启事 B.渗 宣称 启示 C.写 披露 启示 D.渗 披露 启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 。 ②今年的植树节,我校 有500名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 ③小张待人是 的,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特别严格,不怕得罪人。 A.反映 估量 忠厚 B.反应 估量 忠厚 C.反应 估计 宽厚 D.反映 估计 宽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