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学说

 清勤居士 2008-12-10
 易经、易传、易学
 《周易》和《太玄》的宇宙图式
 太极图
 《太极图说》
 《月令》
 古代的“理气论”
 古代的“道器论”
 古代的经验论
 古代的实证精神

易经、易传、易学

《周易》研究首先要将"经"、"传"、"学"分开。"易经"是西周时的占术。"易传"是战国时对易经哲理的解释。"易学"则是汉以后形成的对《周易》注释、解释的专门学问。
  《周易》最初不过是西周时期所占之事的记录汇编而已,把它奉为经是后来儒家所为。但儒家从孔子开始。从来不相信占术,而是借《周易》来宣传他们的政治伦理和哲学主张。荀子所说"善为《易》者不占"即是一证。

《周易》和《太玄》的宇宙图式

古代哲人以种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试图对他们所生活、所观察、所推想的世界作一总的描述,构筑一个包容天、地、人在内的统一宇宙结构模式。《周易)以卦的形式建筑了一个以象、数为主的宇宙图式。《周易》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易》可分为经、传两部分。经包括卦、卦辞、爻辞,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传包括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又彖、象、系辞各分上下,所以共为十篇,又称十翼。易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的宇宙生成论是颇具数学意味的。《系辞》认为,宇宙是按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分为二的规律进行的。太极是天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为一的状态,它是完整统一的,是一混沌的太极分化出阴阳,形成天地,故称两仪。阴阳为万物产生、变化的基本形态。阴阳这对矛盾进而产生出四象,即太阳与太阴、少阳与少阴两对矛盾,四象又演化出八卦,八卦进而演为六十四卦。《易》一分为二的宇宙生成说,用数字表示即为:1,2,4,8,16,32,64……《系辞》还认为,1,3,5,7,9五个奇数是天数,五个天数相加为二十五,2,4,6,8,10五个偶数为地数,地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为五十五,如此可以进行推演变化,而明白阴阳变化的屈伸往来。数的奇偶对立反映了天与地这个宇宙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据说,天数二十五和地数三十,又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形态。天地大衍之数,经过一定的程序,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乾卦六爻皆为老阳九,策数为三十六,乾之策共二百一十六;坤卦六爻皆为老阴六,策数为二十四,坤之策共为一百四十四。乾坤共为三百六十策,与一年三百六十天相等,象征天地一年一循环的变化。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阳策为阳爻一百九十二乘老阳策数三十六,为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阴策为阴爻一百九十二乘老阴策数二十四,共为四千六百八策。两数相加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与万物之数相当,象征天地万物。《易》以数字的运算变化构成建了一个数结构的宇宙。
  《易》的数、象、理是统一的:就数而言,是奇与偶;就象而言,则是"-"与"--";就理而言,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阳性最大的事物是天,朋性最大的事物是地,阳为乾,阴为坤。《易传》认为万物都是从天地阴阳二气的感应中生化出来的,自然界的根本在天地,万物最主要的,在天是日、月、风、雷,在地是山、泽、水、火。八卦的变化代表了自然的变化。《易传》把八卦分配于四方,从时、空两个方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图式。它认为震卦位于东方,于时为春,一切生物都在春天生长出来;巽卦位于东南,为春夏之交;离卦为火,位南,为夏;坤卦位于西南,为夏秋之交;兑位于西,为秋,一切生物因秋收而喜悦;乾位于西北,是一年中阴盛阳衰的开始;坎位于北方,为冬,是万物之所归;艮位于东北,为冬春之交,一年四季,又重新的开始。《易传》认为事物是不停变化的,从《序卦》对未济卦的解释看,它认为宇宙是无终止的。
  西汉末年,扬雄摹仿《周易》作了一部书《太玄》,它改造了汉代的易象数学,加入当时的天文历法等知识,创造了又一包容天、地、人在内的以象、数为主的宇宙图式。《周易》以二分法解释宇宙,《太玄》则以三分法解释世界。《太玄》认为一玄分三方,有一方、二方、三方,代表天玄、地玄、人玄。三方各分为三,名为州,共九州;每州各分为三,名为部,共二十七部;每部又分三,名为家,共八十一家。《太玄》以家名为首,相当于《易》卦,用三种符号-、--、---表示,三种符号的组合共得八十一首。每首有首辞,相当于卦辞;每首有九赞,共七百二十九赞,相当于爻辞。《太玄》以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及其所构成的八十二首、七百二十九赞,形成了一个一分为三的宇宙图式。《太玄》也把八十一首分配于四方及四时之中,认为一年四季的变化分为九个阶段,每一阶段叫做"一天",一年共有"九天",每一天分配九个"首"。一年四时的变化是阴阳二气消长的变化过程。《太玄》八十一首的次序排列,不仅表示了阴阳二气的变化,也表示了五行的生克变化。五行及其生数、成数在《太玄》中就有规定的方位和时间:三、八为木,位东方,时为春;四、九为金,位西方,时为秋;二、七为火,位南方,时为夏;一、六为水,位北方,时为冬;五五为土,位中央,为四维。总之,《周易》以太极为本体,以阴阳为主干,以一分为二为规则,以八为度数;《太玄》则摹仿《周易》创立了一个以玄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主干,以一分为三为规则,以九为度数,分别构成时空、天地人的世界结构式样,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与《周易》的数结构的宇宙不同的宇宙图式。

太极图

太极图原流行于民间。南宋时哲学家朱熹派人到道教盛行的四川民间搜集而得,于是使当时的易学家着迷。尽管人们对这个图案并不生疏,也知道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标志,但其真实的含义鲜有人知。《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天上最高贵的神,其坐镇中央,循行八方。八卦中的太极,亦指一年的总和,四季(即四象)由其分判。两仪代表日月,亦为阳与阴。无论天地还是季节,乃至万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两部分。
  在太极图中,白代表阳,黑代表阴,黑白的增减代表着阴阳消长。如果将此图用通过圆心的直线分割成8个方位,则可清楚地看出其演变。
  以四季的变化为例。将乾、坤、坎、离分别作为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时,则寒(阴)暑(阳)的变化昭然。坎、离黑白各半,象征寒暑相等;乾全白为极暑,坤全黑为极寒。随着太极图绕圆心的转动,自阴而阳,由阳而阴,循环往复,生生无穷的年复年、月复月的季节变化,便不停地运动下去。读者可自己依图参悟昼夜、方位等变化,或可领略到更深的奥秘。

《太极图说》

《太极图》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宇宙生成过程所作的图示归纳,并有简单的文字说明,谓之《太极图说》。图共有5个层次,大小10个圆圈,有11条线相连接,外加图题26字,《说》共249字。全文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 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物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气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周敦颐的《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两种可合为一、可分为二的著作,图离开了说,就不能明其意,说离开图,则无以立其象。这么简单而系统的一图一说,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在学术界产生了空前的反响,至今还争论不休。
  《说》的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在宋人修的国史本传上作"自无极而为太极"。对这句话历来有争论,南宋朱熹认为"自"、"为"二字是修史者妄增。若以国史所说,可理解为无生有:若以"无极而太极"为据,则可理解为无极即太极,是气生万物。现代学者对此莫衷一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国史所说应是修史者的篡改,"无极而太极"比较符合原意。《太极图说》文约而意深,全文可分四部分:自"无极而太极"至"太极,本无极也"是第一部分,为宇宙论;自"五行之生也"至"变化无穷焉"是第二部分,讲万物化生论,自"惟人也得其秀"至"小人悖之凶"为第三部分,讲人性论;余为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图的第一个大圈,表示宇宙万物所自出的太极。无极是周敦颐宇宙本体论的最高范畴,是一种非感官所能觉察的无形的存在形式,是宇宙的本原。由于无极在图中无法表示,只好以文字说明,在太极前加无极,表示太极所自出。图的第二个大圈是阳动阴静,中间小白圆为太极。太极左右分为两个半环,左为阳为动,右为阴为静,两个半环各有黑白相间,白为阳,黑为阴。左边两白一黑,说明阳中有阴,动中有静;右边两黑一白,说明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太极是阴阳的总括,它通过自身的动静产生出阴阳二气,它的自动中宇宙万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图的第三层即由水、火、木、金、土5字6个小圈11条线组成,表明阴阳二气的变化产生丁五行、四时、万物。同时,《太极图说》对宇宙生成万物的过程又作了逆推表述,即五行是一个阴阳,阴阳即是太极,太极本是无极,这说明了宇宙生成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而阴阳,由阴阳而五行的顺序变化。宇宙的生成由无极发展为五行,表示宇宙由气状阶段进入到了有形有质的阶段,五行不仅在共性上有别于二气,而且在个性上也有了相互间的质的不同。图的第四层题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用一大圈表示。图的第五层题为"化生万物",用一大圈表示。这两层的意思是说,万物的化生过程,由无极的真气产生了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五行之气又产生了乾坤之道,然后乾坤二气的交感就化生出了万事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分化演变逐渐形成了这个世界。《太极图说》以简约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由无极生阴阳,由阴阳生五行,再由五行相互作用生成万物,万物衍化形成世界的宇宙演化生成过程。这一宇宙论,标志着理学体系的奠定,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月令》

阴阳五行学说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代,盛极一时,阴阳五行家以其阴阳五行结构框架创立了一个包容天、地、人、万物在内的世界图式。它对当时诸家各派及后世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自然季节的变化,敬授民时,强调四时的自然规律,这就反映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现实基础。战国秦汉时代的阴阳五行学著作,多已失传,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因包含在其他诸子学说中而得以流传下来。《月令》即是战国阴阳五行家的一篇重要著作,吕不韦编《吕氏春秋》,将它编入十二纪,成为全书的纲领,汉初儒家又将它收入《礼记》一书中,成为儒家的经典,农家则把它的理论吸收进自己的理论中,保存在《夏小正》、《四月民令》当中。
  在《月令》中,世界被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在这个多层次的世界中,太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月令》认为太阳不停运转,每个月停在天穹的一个区域。比如,正月时,太阳住在营室,昏在参中,旦在尾中;二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太阳的自然运转形成了四时,每时又分为三个月。四时各有其不同的气候特征,每个月又有各自的征候。与四时相对应,每时都有自己的一班帝神,譬如春天的帝为太皋,神为句芒,夏天,其帝为炎帝,神为祝融。与时月、神帝的变化相对应,每月各有相应的祭祀规定和礼制。四时的运转秩序与五行相配,并体现着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土在夏秋之交,居于中央。人事的活动,要受到太阳、四时、月、神、五行等各种力量的制约,人可以利用自然,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遵行自然规律的同时,还有许多神秘主义的规定。
  在人事活动方面,《月令》对生产和政治的关系尤加注意,认为政令应以生产规律为依据,应有益于生产的正常进行。《月令》的农业生产规律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根据四时运转、阴阳变化、五德生克及生产规律,《月令》开列了一个政治月程表。政治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凡举行大事,不要逆天数,必须顺从四时的变化,要应时节而发布政令。比如,庆赏与阳气同类,刑罚与阴气同类,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所以春夏用庆赏,秋冬用刑罚。试看仲夏之月的诸种规定与征候的对应关系:太阳在东井,昏时在亢中,旦在危中。其日为丙丁,其帝为炎帝,神为祝融,其虫羽,其音为徵,律中蕤宾,数为七,味为苦,臭为焦,祀 在灶,祭先用肺。这一时期螳螂生,伯劳鸟始鸣。天子居住于明堂太庙,乘红色的车,驾红色马,载红色的旗,穿红色的衣,佩红色玉,应吃菽与鸡,器皿用高而粗的。命各种乐官习乐,命各有司官员祈求丰年。这个月天子下令百姓不要以蓝草染,不要烧灰,不要晒布,问闾不闭,关市不征税,宽待重囚。这个月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夏至),阴阳相争,物生物死参半。在位的君子要斋戒,居处掩身不显,不要躁,停止声色活动,节欲定气,百官宁静,不事刑罚,以助阴气的成长。鹿角开始解落,蝉开始鸣,半夏始生,木堇华荣。这个月不能用火于南方,人可以居住在高处,等等。政令的实施,必须按照时今的程式规定而不可更改,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月令》特别警告,不可违背时令,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如盂春行夏令,则风不时而起,草木会旱枯,国家将有大乱;如行秋令,则有大瘟疫,疾风暴雨不时而至,野草丛生;如行冬令,则有大水、霜雪,种的庄稼不生。这种认识有牵强附会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阴阳五行家认为天人和谐、天人合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和先决条件,一切行为必须保证天人和谐的实现,而不能破坏它。他们努力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企图用阴阳五行分类的方法把事物贯穿起来,借以掌握事物联系的链条,组建一个包容无遗、万象毕具的有机联系的世界。阴阳五行学说渗入诸子学说,如儒家、墨家、道家、道教、杂家、农家、医家乃至方术之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的"理气论"

"理"和"气"这两个范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理"指事物的规律。例如《庄子》在讲到庖丁解牛时说,依照牛自身组织结构的条理,劈人筋骨相联结的空隙,再导向骨节的空窍,从没有遇着使刀口钝折的阻碍,更不用说那大块的盘结骨了。《荀子》、《韩非子》、《易传》等著作中也多次出现"理"的范畴。"气"的观念起源甚早,战国时开始把气看作是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即极细微的物质。庄子就认为"通天下一气耳",万物包括人的生成、发展、灭亡都是一气之变化。但直至宋代,"理气"才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提出来。"理气"关系的争论是宋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中心论题之一。
  宋明时期的哲学家们依据对"理"和"气"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区分为理本论和气本论两大派别。宋代的张载是气本论哲学的奠基者。他认为宇宙间弥漫的气是万物的根本,气通过聚与散的运动造成了事物的生灭,而气的千变万化都有一定的法则(理),"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因而,理依存于物(气),人必须"识造化、然后有理可穷"。离开气的运动变化、就无从谈理了。程颐与程颢则建立了"惟理为实"的理本论哲学。他们反对张载的气本论,而将理作为宇宙的根本,并开始用"形而上"与"形而下"来区分理与气。二程认为,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了事物的种种形态,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在现象背后使阴阳之气运动的却是理,理与气虽然相依不离,但却是先有理而后才有气,有气而后构成万物。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永恒存在的,而它产生的具体的有形象和数量的事物是能生能灭、千变万化的。所以,理是形而上的宇宙生生不已的法则,气则是形而下的为理所决定的东西,气不断生灭的过程就是理的"往来屈伸"。
  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气论并加以系统化,建立了完备的形而上学体系。朱熹把理看作是派生天地万物的最高宇宙本体,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它是万物形成的内在根据。而气是形成物的材料,如建房子的砖瓦一样,它是形而下的范畴。在形成具体事物时,朱熹强调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气是相互依存的,天下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但他仍把理气看作一种主从关系,一种相当于"人"骑"马"的关系,"理"始终是处于主宰者和决定者的地位。他说,没有天地之前就先有了天地之理,有了天地之理使有了这个天地。如果没有天地之理,也就没有天地,没有君臣父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反对朱熹把"理"当作脱离万物的形而上的本体,主张"理气"无形而上、形而下之分,而是统一于主观的"心"。他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从而从"心学"的角度批评了理本气末说。
  朱熹的理气论在明清时期遭到很多批评。薛碹指出,有时人们为了突出理的重要性,就说理在气先,其实理气有侧俱有,理在气中,不可能有先后之别。罗钦顺批评朱熹将理气分为二物,指出天地间只一气,理是气之理,是气的往来、阖辟、升降等运动变化的规律。王廷相更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本论哲学,认为理根源于气,不能独立存在。天地未生时只有元气,有了元气才有造化万物之理,先于天地万物的理是没有的。理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万物间有共同的规律,每一物又有一物特殊的规律,且理又是随时间等条件为转移的,离开气说理或以为理在气先都是错误的。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理气"哲学范畴作了更详尽的论述。他坚持气一元论,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宇宙空间,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惟一的实体,气之外没有更为根本的存在。理是气固有的秩序条理,即气运动变化的规律,因此理气不可分,程朱之学"将理气分作二事,则是气外有理矣"。清代戴震等人对程朱的理气论继续有所批驳。戴震认为"理"是生生气化流行历程中的条理,存在于生生气化的过程之中,"理"便是事物运动的必然秩序或规律。
  总之,从宋至清的哲学家在"理气"问题上层开了激烈的争论。理气关系问题是宋明时期理论思维领域最深刻的问题,因而这场争论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重义。

古代的"道器论"

道是指无形的规律和准则,器是指有形的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作为哲学范畴,最早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存在于万物之先,产生出万物。万物的生成,是作为原始惟一的存在"道"分裂变化的结果。道分裂变化生成器,老子从数字上描述其过程是,由一到二,由二到三,由三至于无数。道不仅是产生世界的总根源,也是脱离物质独立运行的抽象规律。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典籍《周易》继老子之后明确提出了道器的区分,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乾坤和阴阳变易的法则和规律,是无形的,故称为"形而上";而器则是依据道而生成的有形之物,称为"形而下"。
  这个说法同该书另一说法"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起,成为后来道器之辩中常被引用的论点。先秦时期庄子和韩非也论及了道和器物的关系。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稗草、砖瓦和尿溺中也存在。道使万物成其为万物,但自身并非一种物,它先于物质、独立于物质而存在。韩非吸取并改造了老庄之道,认为道是万物之所以然的总规律,并体现在自然万物之中。
  唐朝时孔颖达称无形者为道,有形者为器,认为道先于器,器因道而生。他借用有无、体用来加以说明,认为道是天,是体,器是有,是用。但与他同朝 代的崔憬则认为器为体道为用,说天地万物皆有其形质,形质则有体有用,主张道依赖器而有。在宋代,开始展开对道器关系的争论。道器关系常与理气关系交相使用,哲学家们视不同场合或用道器或用理气,二者的含义差不多,另外也同体用关系有联系。张载以气化为道为理、认为理是气之条理,道是自然万物的和谐秩序;道是无形的,是气化的过程,道依于器(理依于气)。程颐、程颢反对张载以天为太虚之气,认为天即是理。程颐认为阴阳是气,是形而下者,使阴阳之所以然的理是道,为形而上者。阴阳之气作为形而下之器,受形而上之道的支配,而且形而上之道是阴阳之气的根源。朱熹继承了程颐的看法,赞同称有形之物为器,称无形者为道,但他又认为道器在具体事物的形成中不可分离,因为任何物的生成既须有这作为其根本之理,又须有气作为其资具,只有道器(理气)两相结合才能产生具体事物。程颢认为道器都根源于人心,不必加以区分,只要人心把握了道,则道与器和同为一,道亦器,器亦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陆九渊继承了程颗的观点,不同意朱熹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认为说一阴一阳便已经是形而上了。与理学派相对立的事功学派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薛季宣以器为体,以道为用,认为器是道之处所,道寓于器之中。陈亮和叶适也持这种看法。陈亮认为道与事物并不分离,而是存在于事物之中,且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道。叶适认为道在器中,两者都在变化,不考察事物的变化便不能认识道的变化。
  宋代关于道器问题的争论,为明清之际王夫之进行总结奠定了基础。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道器观,提出了"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唯器论。他认为道器不相分离,无形之道不能脱离有形之气。道是器之道,而不是器是道之器,没有弓箭便无射道,人类出现之前洪荒时代则无圣人之道。王夫之反对理学家用 形而上、形而下把道器分离为二,提出器本道末的观点,明确指出道作为规律和原则从属于事物,而不是事物从属于规律和原则。同时,他认为道随器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恒古不变的道。另外,王夫之还从认识论角度指出,"尽器则道无不贯,尽道所以审器",主张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出一般之道,再由此一般之道去认识更多的个别事物。由此他提出了尽器难的观点,认为把握具体事物难于了解一般原理。
  道器范畴实际上具有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含义。客观唯心主义如程朱理学认为一般之理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可以脱离或先于个别之物而存在;主观唯心主义 如陆王心学则以心为道器的根源;唯物主义者如王夫之则认为个别之物是客观存在的实体,道为个别之物的规律,认为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并随个别变化而变化,否定永恒不变的抽象原则。
  道器说对近代产生了影响。郑观应主张道本器末,认为道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纲常,器就是西方科学技术。谭嗣同进一步以体用论述道器关系,认为道是用,器是体,只要确立了体,用就因之自然而行器存在,道就不会亡,器变,道也变。两种观点代表了近代中国变法维新的不同阶段,都是试图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古代的经验论

所谓中国古代的经验论,是指古代中国一种坚持以经验作为知识来源的认识论思想。它是中国古代自发的一种认识论传统,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墨经》里讲"知,接也",也就是说知识是感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的产物,显然这种知识就是感官经验。但《墨经》并没有完全限于狭隘经验论,而是指出了三种经验:一是"亲知",即个人的直接经验;二是"闻知",就是从他人处得来的间接经验;三是"说知",指由推论得来的经验。实质上也是指出了经验获得的三种方式。到荀子那里,经验论得到了发展,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得来的材料加上心的作用而形成的。五官各有所接,各产生其感官印象,心运用"征知"的能力对五官提供的感觉印象施加作用,形成知识。五官与心缺一不可:没有五官提供的感觉材料,心则没有作用的对象;而有五官,如不用心,也不可能有知识。可见荀子超出了狭隘的经验论,不但看到了感官经验在认识中的起源地位,而且强调了心智的活动对知识形成的决定作用,实乃一大进步。韩非也认为知识就是依靠感官和心智去认识事物之理,极力反对主张"生而知之者"的先验论,他把先于感官和心智的认识称为"前识",斥之为"无缘而妄度意也"。北宋张载认为特殊事物的知识是从感官而来的,而关于宇宙人生的普遍知识则是人心在长期的修养、直觉贯通中产生的,大致说来后者也是一种经验。不过"经验"一词的意义较为宽泛了。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认为认识过程中"事之来"与"心之往"都很重要,由事而来的是感官经验,这是认识的来源,从心发出的是其"思辨"的能力。他说,以感官认识事物时,五官之感觉活动是主要的,但也不可没有心之思辨功能的辅助;在达到普遍知识时,虽是以心的思辨活动为主,但也不可缺少感官提供的材料。他指出,离开心去感知,就会迷惑于现象而"玩物丧志",离开感知去思辨,就会流于空想而"荡志人邪",丰富、生动的认识过程应是感知与思辨的统一。
  总的说来,经验论作为一种倾向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即使那些持"生而知之者"观点的人也不否认从感官获得的经验在人认识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经验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验论与知行论是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认为经验论就是一种知行论,因为中国古代的知行论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如此,经验论不仅是知识的理论,而且是人用以行事的方法;"经验"不仅是在行动中得到的认识成果,而尤其是要在行动中检验、力行的对象。二是经验论强调经验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或内观性。例如,荀子讲认识中要"虚一而静",韩非强调认识中应保持感官与心智"虚静"。三是中国古代的经验论几乎一直保持着朴素的唯物论观念,即肯定外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没有产生极端的主观经验论,即把物也视为感觉经验的集合。总之,中国古代的经验论是一种朴素的、具有唯物主义特色的经验论,它一直伴随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古代的实证精神

"实证",作为哲学术语,译自西文positive,意为"明确的"、"精确的"、"直接的"、"确定的"、"肯定的"等。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主张以实验和归纳为基本手段,并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等领域,认为实证的感觉经验才是知识的对象,也是人类知识的范围。
  他提出了"实证哲学",确立了西方实证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古代并无西方那样系统完整的实证哲学,但实证观念和实证精神却由来已久。第一次明确使用"实证"一词的是《水经注》,其中记载庐江水"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与"耳传之谈"相对立的"实证",指的即是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而获得的确凿的证据。近代学者严复曾用"实测""内籀"之学来表达西方的实证精神,并以此为西方思想的长处,而"实测"、"内籀"是道地的中国本土国语。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实证精神的初步萌芽,墨子及后期墨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墨子在"名实"之辩中提出,概念(名)应该受到实践经验(实)的检验,判断一个瞎子是否会分辨黑白,一个人是否会区别仁与不仁,"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他进而提出了"三表法"作为判明是非、真伪的标准。三表法即是:判断某种言论是否正确,首先要"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根据历史事实的间接经验;还要"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考察人们的直接经验,更重要的是"发以为刑政",即把学说付诸实施,看它的社会效果如何。墨子的观点是一种狭隘的经验论,实际上,单纯依赖感觉往往并不可靠,如墨子凭借很多人所谓曾看过、听过鬼神而得出鬼神存在的结论,这显然是荒唐的。后期墨家提出"以名举实"的命题,对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和理性阶段都进行了考察,在肯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了理性的作用,提出了二种获得知识的途径,即"闻知"、"说知"、"亲知"。"闻知"指由别人传授给自己的间接知识,"说知"指由推理获得的知识,"亲知"指亲自考察获得的知识,从而克服了墨子的狭隘经验论倾向。他们还从逻辑学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实证"的精神,他们所强调的推理方法中有类推、演绎和归纳,所以近代实证主义者对后期墨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纵观中国思想发展史就会发现,古代强调从观察经验人手认识事物,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知识的宝贵传统源远流长。《周易》强调仰观俯察,观物取象。东汉王充主张"效事",即以"耳目"的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基础,通过事实和效果去判断是非,他正是用了五个观察到的事实证明雷只是火一类的自然事物,并非天怒。南宋朱熹主张"格物",即通过耳目对自然进行观察,以此作为认识的起点。孔子提出以"观其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真知,因此强调躬践力行也成为获取和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荀子主张"符验",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理论要得到事实的验证。与朱熹同时代的叶适提出"尽观自为",不仅要观察,还要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明代王廷相更提出"知行兼举"的方法。到明末清初,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注意到科学实验方法的重要性,如徐光启强调"责实",注重实际考察,提倡实验方法;被喻为"中国狄德罗"的宋应星以"穷究试验"为核心,十分重视实际的考察和实践的经验,更可贵的是他自觉地提出了"试验"即科学实验的方法,并身体力行从事许多科学实验活动。方以智倡导"质测"之学,即通过"实考"来深究事物的规律和变化,他的"实考"包含了实物考察、实验考察和实事考证三方面。他曾用望远镜观察天象,曾以纸孔照日并上下移动来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每接受或提出一个观点。他也总是要举出种种事实论据来加以考证。当然,这些科学实验的方法与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终有差距,但其中的确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实证精神。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达到全盛时期,以讲究训诂考据为特色的乾嘉学派从对研究对象作详尽分析人手,强调掌握足够多的证据进行考订校勘,具有明显的实证论色彩。
  中国古人在强调经验、观察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局限性。孟子就提出"苟求其故",即要通过理性思维把握事物所以然之理。王充批评墨子以"闻见"论证鬼神,并提出了利用思维对事物进行考察分析,利用逻辑推敲论证的"考心"之法。而《九章算术》全书正是通过逐层归纳而建构的。总的说来,中国古代在方法上往往是分析与综合并用,归纳与演绎结合,对西方称为"近代科学方法"的归纳法并未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过自从墨子首次提出"类"、"故"、"理"三个逻辑范畴以来,注重将事物分类而后归纳以求其理的方法是始终贯穿在思想家、科学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中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