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腊神话之--俄狄普斯(Oedipus) 斯芬克斯(Sphinx)

 沙仑玫瑰 2009-03-02
俄狄普斯和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

人物简介
俄狄浦斯(Oedipus 或 Œdipus,有时拼为 Oidipo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I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杀父取母的故事
拉伊奥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Pelops)的儿子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oidipous 在希腊文的意思即为“肿胀的脚”),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Corinth)的国王波吕波斯(Polybus),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Delphi)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Sphinx)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Antigone)及伊斯墨涅(Ismene);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Eteoclus)及波吕涅克斯(Polyneices)。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只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http://image4.360doc.com/DownloadImg/2009/3/2/96107_2690175_1.jpg
 
“俄狄浦斯情结”,心理学上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倾向,亦称“恋母情结”。而“伊利克特拉情结”则指女孩恋父反母的倾向,这里仅介绍前者之来历。俄狄浦斯原是古希腊悲剧中一个主角 ...

话说古希腊提佛国王莱尤斯无视诸神的劝阻,娶了表妹为妻。神谕他将被这一结合所生的儿子弑杀夺位。莱尤斯为避祸端,把刚生下的婴儿交给一位牧人去杀死。牧人不忍,把孩子的脚踝刺穿,用皮条系住,交给在同一山上的另一牧人。这位牧人正好又是邻近国家科林斯国王的仆人。科林斯王没有子嗣,便收养了孩子,取名俄狄浦斯,意为“肿胀的脚”。这位王子长大了,却从来不曾想到科林斯王不是其生父。有一天,一个醉汉辱骂他不是科林斯王的亲生儿子。他迷惑不解地跑到德尔裴神坛询问身世,阿波罗神没有正面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却警告他千万不可返回祖国,否则他会杀父娶母。恐惧的青年离开了科林斯,以为这就可以躲开亲生父母。

在通往提佛的路上,一辆疾驰而来的马车与他相遇。坐在马车上的老人认为俄狄浦斯挡了他的去路,一边咒骂,一边用鞭子抽打他的脸。俄狄浦斯盛怒之下杀死了老人。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杀死的,正是自己的父亲提佛国王莱尤斯。国王死后,便由王后的兄长克瑞翁代理国王。

俄狄浦斯来到提佛国,遇上了人面狮身的女妖斯分克司。她雄踞在提佛城外一座悬崖上,向过往行人提出多种隐谜。如果过路人不能猜中谜底,便将他们撕得粉碎,然后吞食入肚。连克瑞翁心爱的儿子都被她吃掉。克瑞翁悲痛之余,晓谕全国:谁能除去妖怪,就可以成为国王并娶他的妹妹即寡居的王后为妻。适逢俄狄浦斯路过此地,他爬上悬崖,自称能揭开谜底。怪物决定以最难解答的谜语难倒这个青年。她说:“有一物焉,早晨四足,当午双足,黄昏三足。当其足最多时,其速度和力量最小。此何物也?”俄狄浦斯含笑答曰:“这是人呀!在生命之晨,人是软弱无力的孩子,常用两脚两手爬生;当生命旺盛期,用两脚走路;垂暮之年,拄杖而行,犹三足也。”这正确的回答使斯芬克司羞愧难言、无地自容,一头从悬崖上跌落而死。俄狄浦斯成为提佛国王,并娶王后——其实是她的生母为妻。

他和母亲的乱伦婚姻共生两男两女。起初国泰民安,不久,国内发生大瘟疫,天天有许多人死亡。德尔裴神坛的神祗指示,除非把杀害老国王的凶手驱逐出境,否则国无宁日。一位盲者说,凶手不是别人,正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不相信,便传来两位老牧人。他幼年时被遗弃和收养的故事公开了。王后悬梁自尽,俄狄浦斯用王后的饰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为的是不再看到自己所造成的罪恶。他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一个地方,只有一个小女伴随;最后在穷困中死亡。

这本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多少反映了原始社会杂乱婚姻和乱伦关系。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它移植到心理学上,如今已成了心理学名词

http://image4.360doc.com/DownloadImg/2009/3/2/96107_2690175_2.jpg
 
http://image4.360doc.com/DownloadImg/2009/3/2/96107_2690175_3.jpg
 
http://image4.360doc.com/DownloadImg/2009/3/2/96107_2690175_4.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