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众心理对服从行为的实验研究

 昵称80433 2009-03-04

张晓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要:  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对人的服从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从众心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做出服从行为。不同性别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女性做出服从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

关键词:服从行为 从众心理 惩罚 性别差异

 

1       前言

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S.Milgram)与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所谓“服从的经典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300V时,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当电压增加到315V时,又有4人表示拒绝,电压为330V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之后,在电压达到345V360V375V时又各有1人表示拒绝。共有14人(占被试的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主试的命令。另外26名被试(占被试的65%)按照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Mel Slater和他的同事们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重现了米尔格莱姆服从实验。他们的目的是揭示当参与者明知一切都是虚拟的时候他们还会对此做出何种程度的反应。其中6人尚未结束就选择了停止实验,另外6人表示由于对所发生的事情产生有负面情绪所以想提前终止实验。于此相反的是,仅通过文字与虚拟人交流的那11人中只有1人提前终止了实验,而其他几人根本没有想过要停止实验。

什么是服从呢?美国心理学家考斯林和罗森伯格 (Stephen M. Kosslyn & Robin S. Rosenberg, 2003) 认为:“服从是对命令(order)的顺从”。[①]如果我们把考斯林等的定义句变成缩句 ,即“服从是顺从”,显然不符合概念界定的逻辑要求。关于服从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泰勒(Shelley E. Taylor ,2003 )等的界定:“服从是对有权力提出要求的权威(authority )的信仰(belief)”。[②]其中反映概念本质的核心词是“权威”和“信仰”。宋官东等认为服从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 ,通过对客体提供的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 ,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③]

从众心理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已经得到证明。从众也称为遵从。对从众的研究要追溯到Sherif(1935) “游动效应”的实验和后来Asch(1951)关于这一行为的经典性研究。多数人认为,从众“指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个人在认识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胡胜利认为从众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众,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确做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④]这一定义揭示了从众行为的两方面含义:其一,从众行为的发生依赖于从众者所面临的问题情境的模糊性(实际的或心理上的);其二,从众者在这种模糊的情境众不能或很难确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的取向,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人“确定”的观点或行为为准则,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

国内对服从也有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无论是米尔格莱姆还是Mel Slater都没有考虑如果被试知道其他被试所采取的行为时,将会对他们的服从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拟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探讨从众心理对服从行为的影响。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从华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的来自不同专业的的本科生,共40名,其中男20名,女20名。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各1010女。

2.2试验工具

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计算机下方有15个按钮,表示15个不同的惩罚等级。有左向右,依次表示惩罚的力度逐渐增大,由“轻度惩罚”到“中度惩罚”,再到“重度惩罚”。

2.3实验程序

实验要求被试对一虚拟形象(女性中学生)进行记忆力测试。若学生答错,则对其进行惩罚。惩罚力度随错误次数而增大。随着惩罚力度的增大,学生的表情越来越痛苦。

实验中,实验组被试在做出惩罚行为时,可以看到其他被试所做出的反应。被试看到的其他被试的反应,是由主试控制的,而非其他被试的真实反应(为了更好的控制)。控制组的被试则不提供其他被试的反应。记录被试由看到女学生答错题到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

被试可以在不能忍受对女学生的惩罚时,提出拒绝的要求。主试亦不勉强(毕竟以前的实验均显示服从实验会对被试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而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给被试带来伤害)。

3       结果

3.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不同惩罚力度上拒绝惩罚的数据比较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女学生答错题数目的增加,对其施加的惩罚力度也在不断在增大当中,同时也不断有被试不愿再对女学生施加惩罚,而要求退出实验,将在不同惩罚维度上退出实验的人数加以记录,结果如下表:

1  两组被试退出实验人数表

组别         惩罚力度

轻度惩罚

中度惩罚

重度惩罚

实验组

4(男1,女3

13(男7,女6

3(男2,女1

控制组

3(全为女)

8(男4,女4

9(男6,女3

在轻度惩罚时,实验组有4名被试拒绝对女学生实施惩罚行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20%,而控制组有3人,占15%,在轻度惩罚维度,实验组和控制组做出反应的差别不大。

在中度惩罚时,实验组有13名被试拒绝对女学生实施惩罚行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65%,而控制组只有8人,占40%,在中度惩罚维度,实验组和控制组做出反应有一定的差别(13-8=5人,65%-40%=25%)。

在重度惩罚时,实验组有3名被试拒绝对女学生实施惩罚行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15%,而控制组有9人,占45%,在重度惩罚维度,实验组和控制组做出反应的差别也比较大。

3.2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做出惩罚反应时的时间上的差别

在实验实施过程当中,被试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对被试的反应时间,加以记录,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

2 两组被试反应时间表

 

中位数

平均数

标准差

实验组

8

6.25

1.254

控制组

5

4.5

0.783

实验组做出惩罚行为的平均时间是6.25S,控制组做出惩罚行为的平均时间是4.5S,两组相差1.75S。试验组的被试做出惩罚行为时间的标准差是1.254,控制组做出惩罚行为时间的标准差是0.783,可见,实验组不同被试做出反应的时间差别要远远大于控制组不同被试做出惩罚行为所需时间的差别。

3.3 控制组男女被试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差异

实验中,实验组在做出惩罚行为时所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在实验前期,差别不很大,到实验进入中后期,男女在时间上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3 实验组被试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表

惩罚力度

性别

轻度惩罚

中度惩罚

重度惩罚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2

0.265

4.5

0.687

5.2

0.783

2.4

0.317

7

1.024

8

0

在中度惩罚维度上,实验组男女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的平均数分别为:4.57,其间相差2.5。可见男女面对其他人的行为时,自身做出反应所受影响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尤其是面临很大的心理冲突时。

另外,当实验进行到中、重度惩罚阶段时,被试对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当虚拟的学生形象要求停止时,被试们在实施惩罚前会倾向多给她一些时间回答问题。一些被试甚至会在所给选项中暗示正确答案,试图帮助她避免惩罚。

4       讨论

4.1 从众心理对服从行为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发现,从众心理对被试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验组的被试由于受到其他被试行为的影响,无论在拒绝实施惩罚,退出实验的早晚和做出惩罚行为的时间方面,均与控制组有很大的差别。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实验组的被试做出反应的平均时间,受到其他被试的影响,于是在做出决定是花费的时间,相较于控制组来时增加了,而且实验前期(轻度惩罚时)实验组受其他被试的影响很小,而在实验中后期(中、重度惩罚时)被试受其他被试的影响比较大(数据参见表3),使得实验组被试做出惩罚反应的时间的标准差要比控制组的大很多。

4.2 不同性别在的服从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的不同

实验结果发现,男女被试在做出惩罚行为时,受其他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女子更倾向于受到其他被试的影响,这无论是从她们做出惩罚反应的时间延长,还是从她们受到其他人退出实验的影响而较早的退出实验,都可以得到证明。男子则表现的更能坚持己见,受他人影响的程度远没有女子严重。

5       结论

1.    从众心理会对服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女子相较于男子,在做出服从行为时,更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3.    被试对模拟的女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同情,不管是面对机器或是真人,人的服从行为,都会受到感情的影响。



[] Stephen M. Kosslyn, Robin S. Rosenberg .心理学:大脑人,世界. (英文版,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07.

[] Shelley E.Taylor, Letitia Anne Peplau, David O. Sears .社会心理学(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4

[] 宋官东 杨志天 崔 淼.服从行为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 2008,31(1).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1.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3.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R.A.巴伦  D.伯恩.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宋官东.从众新论[J].心理科学,2005.5.

6.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2.2.

7.刘宗粤.从众现象的成因及特征[J].社会,1998.10.

8.马利文.阿西效应[J].人民教育,2000.4

9.宋官东 杨志天 崔 淼.服从行为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 2008,31(1).

10.李颖.青少年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4.1.

11.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12.岑国桢.8-16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3.

13.潘智彪.寻找“有意义的另一个人 ”——论审美活动中的从众心理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