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读书如看云 2017-08-22

一、什么是学习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回到慕课讲堂 -----心理学概论,今天我们谈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我们人类伟大的灵性,我们能够学习我们前人积累下来的文明知识、道理、思想观点、看法和经验教训等等,动物不具备人类这样的学习能力,我们人类的学习是可以间接的学习,是可以积累的学习,而且是有选择的学习

正是因为学习如此重要,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特别优秀的美德,就是喜欢学习,愿意学习,会学习。孔子论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所以中国人的学习其实是强调勤奋刻苦、尊师重教,强调吸收理解、学以致用。西方人也谈学习,可是西方的学习更多的强调辩论式的学习、评价式的学习,强调知识是自身产生的认识,强调追求真理的学习。

那么心理学如何认识学习、谈论学习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和训练所产生的行为和心理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其中具有几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一个是要有变化,比如说你上了我这堂课,你走路就走得快了一些,那么这就是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学习的一种结果。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当然除了我们行为发生变化,我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像我们的思想、情绪、感受,这种变化也是学习的结果,所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要有变化的。有些变化是我们先天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男孩子的变声,这种变化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现象,它就不是一种学习的结果。我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有的时候我们看了、我们学习到了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然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我们的情感反应发生变化,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变化。孩子第一声叫爸爸,那么这就是一种学习的结果,但是以后叫爸爸就很难讲是一种学习的结果。这种变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变化,它可能产生大脑某些区域的变化结果。

学习它不是简单的适应,喜新厌旧不是一种学习,它只是我们对新的刺激的一种自然的适应的反应,因此学习一定要有行为和心理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结果。

人类有很多的行为,他是有变化,但不是学习的结果。走路就是我们人类自然产生的身心的一种变化,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的人一定会学会走路,那么这个学习是先天的结果,至于说如何走得好,走得顺利走得优美,那么这就有学习。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叫邯郸学步,他学的不是如何走路,他学的是如何走得优美,结果忘掉了自己先天走路的本领,这就是学习。

正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学习可以产生行为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所以心理学家有关学习的理论通常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关心行为变化的学习理论,另外一种更多的是关注我们的心理变化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行为变化的学习理论最核心的就是联想学说。第一位对联想学说做出贡献的学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他就提出试误联结学说,桑代克设计了一个有名实验叫做饿猫实验就是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迷宫里头,看这个猫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些方法来获得箱外的食品,这个迷宫有很多的机关,如果这(只)猫无意之中接触了这些机关以后,发现的如何走出箱得到食品的方法,这就是说这个猫形成了对刺激,就是各种机关和行为就是逃出这个迷箱之间的一种联系。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所以试误联结说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心理学家通常所说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理论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根据大量的研究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个定律,一个叫做准备律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另外一个叫做练习律.练习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另一种是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第三个叫做效果律,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兴趣,我们就一定能够学得很好,另外如果我们对某些事情,有足够多的练习,我们也会学得很好。
二、刺激与反应

对于事物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做出最系统研究的,还不是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反而是一个俄国的生理学家,他的名字叫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对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过程做了一系列的有趣的实验。发现的动物和人类学习的一些基本的规律,他的最有名的研究是有关巴甫洛夫狗对食物的一种反应。

这就是巴甫洛夫认为,很多情况下人和动物都有一些自动的自发的天然的反应,这种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它针对的是引发这种无条件反应的一些刺激,比如说食品,这个叫做无条件刺激,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中性的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也会产生一些自发的反应,那么这种反应就叫做条件反应,这种把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结合产生无条件反应的刺激,他就把它叫做条件刺激。换句话说,我们人和动物对无条件刺激有无条件的反应,但是有些中性刺激通过某种学习过程也会产生条件性的反应,所以我们把这些中性刺激叫做条件刺激,这些反应叫做条件反应。因此 学习就是对中性刺激形成条件反应的一种努力过程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那么如何让一个条件刺激能够产生无条件的反应,或者叫做条件反应呢,巴甫洛夫和其他的研究者就发现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它们之间的呈现一定要有足够理想的间隔,大概在半秒到五秒之内,也就是说当一个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摆在一起的时候,两者之间不能超过太长的时间。动物对食物是一种无条件的反应,食物就是一种无条件的刺激,但是对于铃声,那么就是一种条件刺激,虽然它也可以产生无条件的反应,转变成条件反应,铃声与食物之间的间隔,最好不要超过半秒到五秒之间,如果间隔时间太长,动物就很难形成条件式的反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条件刺激一定要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铃声要出现在食物之前,动物才能够(有)唾液分泌的一种反应,如果铃声出现在食物之后,就很难让动物形成唾液分泌的这种条件式的反应。另外条件刺激一定要给我们产生一种预示的作用,也就是让人和动物对条件刺激有一定的心理的准备和提示,如果条件刺激不能够产生预示的作用,动物也不能够产生条件反应。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也有人很关心,我们能不能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些中性刺激能不能和无条件的反应、无条件的刺激进行匹配,让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联系作用。下面不妨看一下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那么这个实验所形成的我们对一些条件刺激的偏爱,其实就是无意识学习的一种结果,那么条件反应一旦形成,它会不会消失。学者发现条件反应其实也可以消失,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消退的效应,很多情况下,只给条件刺激,不给无条件刺激,这种条件反应就会逐渐消逝,那么这种消逝又能不能恢复,巴甫洛夫还有很多的研究者发现,当这样的条件反应消失以后,如果我们再将这样的反应给予无条件的刺激,我们也会恢复动物之间的条件反应。因此这样的反应其实是可以恢复的。

对条件刺激也会产生一种泛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对类似条件刺激的其他的刺激,人和动物都会产生条件反应。像我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就是把我们对蛇的一种条件反应变成了对井绳的一种条件反应,这就是一种泛化的结果。还有我们人对娃娃脸的偏爱,一个成人具备一定娃娃脸,其实(是)我们对人类的婴儿的偏爱一种泛化的反应。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对条件刺激我们人其实也可以产生一种辨识,或者叫做辨别的效应,当我们将一千赫兹的声音和食品连在一起,再将九百赫兹的声音与食品连在一起,一开始我们都会对这两种声音产生辨别,但是很快的我们就会产生辨识反应,只对一千赫兹的声音进行条件反应,因此人和动物都能够辨识各种条件刺激。

心理学家还发现人和动物还可以产生高级性的条件反应,也就是一些强的条件刺激本身也可以变成无条件刺激,我们对声音和食品之间进行匹配,动物和人就会对声音产生条件的反应。但是这个条件反应,其实也可以引发其他条件刺激的泛化作用,比如说在声音之前,我们再加上灯光,所以当灯光出现以后,人和动物也可以产生条件式的反应,这就是从声音到灯光所产生的条件反应。

经典的条件反射可以解释人和动物的很多的学习问题,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就像所有的行为主义理论一样,它更多的关注的是机械式的刺激和反应,没有分析理解考虑人的主观意识,人其实是经常做的是一些有意识的行动,这种有意识的行动心理学家斯金纳就把它叫做操作。操作是我们大脑指导下的有意识的行动,因此很多人类的学习很难用简单的经典式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根据斯金纳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人类可能更多是依赖的操作性的条件反射。大家一定还记得桑代克的效果律,也就是好的结果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学习,考得好我们就很容易学习得好,如果老是考不好,我们就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精神。

斯金纳设计的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那么著名的斯金纳箱就是这种研究范式很重要的设计。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三、惩罚与强化

正是因为人类的行为需要很多结果的奖励,因此斯金纳提出促进人类学习的强化理论和惩罚理论。强化是增强反应频率的一种方法,所以强化通常产生行为的增强增多频率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反应的频率,斯金纳提出来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形式,正强化就是奖励我们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那么正强化就是给孩子积极的鼓励拥抱,甚至金钱的奖励。负强化就是排除一些负面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如果你好好学习,我就不会把电视关掉,不让你看世界杯的足球比赛,那么这就是负强化。负强化很容易跟惩罚相混淆。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惩罚是为了降低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惩罚又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如果不希望孩子上课睡觉,正惩罚就是直接提供负面的刺激让他不出现这样的频率,睡觉就打你,这就是提供负面刺激产生的惩罚作用。负惩罚就是移除一些正面的刺激,如果你睡觉就不让你晚上看球,这就把小孩喜欢的事物剥离开来,让它产生惩罚的作用。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斯金纳设计了很多的实验来验证强化和惩罚对人类学习的一种影响,这种强化其实还受到呈现次序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及时强化产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延迟强化产生的学习效果要差。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发现,无序的强化不规律的强化反而产生积极的结果,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强化很容易产生厌倦无效的结果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强化也可以分成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是强调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用。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是用来解释人类的连续性学习的过程,但是人类的学习其实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就提出观察其实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我们人类有广阔的镜像神经元,我们能够理解模仿人家的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反应。模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因此模仿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他把它叫做观察式的学习,班杜拉设计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就是请小孩去观察大人对待波波娃娃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波波娃娃实验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从这个实验我们看出人类的暴力行为,有可能是我们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结果。这种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成为社会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媒体呈现给我们人类很多负面的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的下一代是如何认识理解模仿这样的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暴力与攻击行为的社会模仿效应是心理学非常严肃的研究课题,正是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所以班杜拉提出来我们的强化除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所提出来的这种直接的强化,其实还有一种替代的强化也就是说用其他的概念思想奖励来代替直接的强化,为什么金钱有的时候能够产生巨大的奖励作用,金钱本身不是我们人类先天的有反应的刺激,它是一种条件刺激,通过跟快乐幸福所联系所产生的一种强化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强化。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除了替代强化以外,心理学家还发现我们人也通常通过自我强化来提升自己的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效果。自我强化就是通过设定某种目标来体会目标实现以后的快乐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强调人类的认知和组织的学习理论,还包括科勒的顿悟学说。科勒他就发现,在观察猩猩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看出猩猩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通过顿悟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设计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猩猩其实一开始对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茫然无知一片空白,但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它就不断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了一种顿悟的效应。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对顿悟学说来讲,学习就是对各种知觉的重新组织。我们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系最有名的系主任托尔曼教授是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学习理论上也做出过自己突出的贡献,他在观察老鼠学习迷宫的时候就发现,老鼠其实通过不断的学习形成了对迷宫的一种认知地图的认识,一条路走不通,它尝试走另外一条路,这条路走不通,尝试走第三条路,通过不断的探索路径,形成了对迷宫的一种认知图形的判断,这种判断能够帮助它解决走迷宫的问题,这就是后来认知心理学图式学说的起源。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我们人和动物的学习除了产生行为的变化、认知的变化,也可以产生情绪的变化。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就发现人或动物在某种情况下,都能够学习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设计了一个有名的实验就是让动物不能够解决它目前的困境,它将一(只)狗放在斯金纳箱中,就想看一看,这(只)狗能不能学习到逃脱电击的方法,如果已设计出一种情境,让这只狗无论尝试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够逃脱电击的命运,这只狗就很快变得无助无奈

躺着等电击而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研究。这种习得性无助是学习到的一种行为的变化,逃脱电击是狗的天性,但是无论尝试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够逃脱电击的可能性,狗就很快形成一种焦虑抑郁无助的心理感觉。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心理学概论第十一节之学习

如何克服这种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也发现如果这个狗在某一次的行动之中发现了逃脱电击的一种方法,这种习得性无助也可以很快的克服,它能够形成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精神。

由此可见,人类和动物的学习,不光是产生行为的变化、思想的变化,也会产生情绪的变化,这就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和动物学习的分析、研究的经典性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