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修,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再认识:
一、课堂提问: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提问,应该是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提问,应该是开放性的,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学生讨论研究的,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结果,更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3.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最客观公正的点评为主,表扬鼓励为辅。
二、作业批改:
1.作业的设置分层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的想法:每天设置必做和选作两种作业。事先找优秀生谈话,鼓励他们做选作;找学困生谈话,给他们单独布置作业(降低难度),并从他们中选一名科代表,负责收发作业。
2.作业批改多方面评价:不仅要评结果,更要评思路,评方法,评技巧,评习惯,评规范,评语言表述等。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适时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对作业的反思: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正确的解答,成功的经验,错误的原因等,写在老师的评语后,这是一个自我积累与提高的过程。
三、考试评卷:
1.考题的设计:应更注重双基的落实与提高,不一味地追求技巧题,偏难怪题。
2.评卷:对解答题的评价能做到综合考虑,尽量找到给分的理由,让学生认识错误的同时,慢慢爱上数学。
3.讲评:抓住讲评的机会表扬解题规范的同学,有自己见解的同学,展现创造性思维的同学等。是金子就会发光,给每一位同学发光的理由和机会!
四、课余时的个别指导与谈心
1.对课余问题的同学:首先鼓励他的勤学好问;其次,问清他是怎么想的,想到哪里遇到了障碍,教师适时点拨,尽量让他感觉到:思路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是老师教给他的。让他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对课余谈心的同学:要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委屈,困惑等,老师先做一个倾听者;然后,根据他所说的积极的地方给予肯定,再给出指导性建议。不要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没面子”
以上,是我的一点做法,一点想法,一点感悟,期待老师们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