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欣赏歌剧

 罗伯特巴乔 2009-03-15
 
教你欣赏歌剧
 
概述: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灯光等,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以后逐渐传遍世界各地。
        歌剧分:
        (1)以完全歌唱和器乐不断发展为基础的歌剧;
        (2)以对白和音乐段落相交替为基础的歌剧。
        后者还有大歌剧、轻歌剧、小歌剧、娱乐剧等不同类型,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各种重唱、合唱等组成;器乐部分由乐队序曲、间奏曲、舞曲等组成。
        我国近代的歌剧,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创立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新歌剧形式,如《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向阳川》等。
 

(一)
 
        ● appoggiatura 倚音--在巴洛克音乐里, 把一个先现音符加在两个乐句的接续乐句相接壤的两个音符之间,使得乐句的结尾更为圆滑.在十八世纪及其以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多未加上倚音,而由演唱家自加(有些像中国古典歌剧的古早曲谱,如清朝干隆年间出版的《纳书楹曲谱》就是不加任何装饰音的,由演唱者自加;一直到现代,除非是为现代人习唱的特别详尽的曲谱,否则一般的昆曲曲谱还是不标装饰音的).尤其像是还十分常演的莫扎特的歌剧,如果唱时只按原谱而不加适当的倚音,其歌唱的表达力的不够丰富及较嫌单调,是可想而知的.
        ●apron--舞台的前台, 在幕及乐池之间.
        ● aria 咏叹调--有乐器伴奏的独唱; 源自意大利文“air”一字, 一首 aria 通常是表达心境的状态,而非用来推展剧情.
        ● ballad opera民谣歌剧--一种英国(English) 歌剧娱乐的一种, 时当18 世纪早期, 结合了道白以及家喻户晓的声调 和舞蹈; 最典型的例子是约翰·盖伊(John Gay)的The Beggar's Opera(乞丐歌剧,1728).
 

(二)

        ● baritone男中音--在男低音( low bass voice) 和男高音( higher tenor voice)间的男声;大部份的男中音是要求要表达表现性的和浪漫的唱法。像是在威尔第(Verdi)的歌剧《茶花女》( Latraviata)中,Germont (父亲)。
        ●baroque巴洛克--此一音乐时期大致始于1600 (第一部歌剧问世之时) 到 1759 (Handel之死); 巴洛克歌剧有着高度程序化的表演 , 用装饰的声音及构想新奇的剧情.
        ● bass男低音--最低的男音; 有好几类的低音唱法,特别是在意大利的名辞里(见下).
        ● basso buffo -- bass voice的一种; 是指特别专长于喜剧角色的歌唱家, 尤其是Mozart, Rossini或 Handel的歌剧里. 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The Barber of Seville)的Bartolo医生是这类角色 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 basso cantante-- bass voice的另一种; 加上了意大利字“cantante”是指 某一种旋律性歌唱的品质 (自 “cantare”一字: ”唱”) 而非是一种喜剧性的角色或特别严肃的一种.
 

(三)
 
        ● basso profundo--最为严肃的 bass voices. 在《魔笛》(The Magic
Flute)里的Sarastro就被认为是一个 basso profundo的角色.
        ● bel canto 美声唱法--字面上的意思是, 美丽的声音“beautiful song,” 是意大利的传统歌唱法,强调优美的分句 ( elegant phrasing),美丽的音调( beautiful tone)以及使声音辉煌的技巧( brilliant technique); 美声歌剧(bel canto opera)在19世纪的中叶最为发达, 尤其是指像是 Rossini, Bellini和Donizetti的歌剧作品.
        ● blocking--在舞台上移动人们; 在歌剧的演出时, 舞台指导( stage director) (参见后述)创造歌剧进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移动模式( patterns of movement) --这种模式就称为 the blocking.
        ● bravo再来一次--观众在对于特别是精彩的咏叹调或演出的结尾时发出的叫声的意大利文; 如果是女性的表演者,按理就应该对应 “brava” 这一字(因意大利文的阴性形容词的结尾改o为a),若是对很多的表演者,就应该对应的是 “bravi.” (因意大利文的复数形容词的结尾改o为i); 如果是一群纯属女性的演出者则结尾改a为e
 

(四)
 
        ● cabaletta 卡巴莱塔(跑马歌)--在意大利歌剧里的一种活泼的咏叹调( brisk aria) ,通常是紧接在一首较为庄严的,有内涵的(solemn, thoughtful)咏叹调之后 ; cabaletta常常显示心里的一种矛盾的(contradictory)或是欢悦的( complimentary) 状态, 而且甚至可能引导舞台上的角色的热烈的举止(impassioned action). 这一名词本身是来自意大利文的“cavallo” ,是指“马 ”的意思: cabaletta的伴奏经常是模仿动物的跑步步伐 . 初常见于罗西尼的歌剧,多为用在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像是贝利尼、多尼采蒂等都是此中名手.(也有一派学者认为和马扯不上关系).
        ● cadenza华彩段-一种音乐性的即兴装饰性华彩的演奏或演唱,由演出者自己发挥,是用在当在一首咏叹调或是一首咏叹调的一节将近结束之际; 一直到 Verdi以前, cadenzas 通常都是由演唱者或是演奏者自己发挥,而少有由作曲家写作. 在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Lucia di Lammermoor)里著名的发疯场面的女高音Lucia和长笛之间的长段过门是由那些演出者即兴表演的双重华彩段.
 

(五)
 
        ●Camerata --是在十六世纪末之际,一个在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作家和音乐家的集会 , 通常在集会里是讨论艺术的形式结合的实验. 在早于 1580年以前, 集会是在Giovanni deBardi(巴尔第伯爵)的宅院举行;在1592年以后, 是在Jacopo Corsi的家里. Vincenzo Galileo, 著名天文学家伽里略的父亲, 也是他们成员之一. 他们的随谈是造成歌剧诞生的直接原因. 他们把歌剧做为音乐,戏剧及舞台表演的结合.培里(Jacopo Peri,1561-1633)这位在Medici宫廷的音乐家, 同时也是 Camerata的成员之一, 是歌剧 《达芙妮》Dafne (1597)的作曲家,而这部歌剧,是被认为系西洋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
        ● cantabile如歌似地--一种表现手法 (另一种来源也通,即出自意大利文的 ”cantare歌唱”) ,是要求表演者以柔婉的歌调般的方式来演唱或是演奏.
        ● cantata 康塔塔--这个字源是起自意大利文 “cantare歌唱”,是一种乐曲的形式, 通常是有合唱及独唱者,其起源是立基在早先的朗诵文发展的;最有名的康塔塔是由巴哈所写的,他所有的作品在开头都有圣经话语--有些甚至写给独唱及乐器之作.
 

(六)
 
        ●chromatic半音阶的--将钢琴上的黑白音符顺序弹奏出来,如此一来,一个自中央C到高八度C的半音阶包含了12个不同的音和13个音符( 12 different tones and 13 notes). 在美声时期,一首咏叹调的较快部份,歌者可能在咏叹调的旋律里以上或下行的快速半音阶加以美化装饰之( embellish),以显示自己的歌艺.
        ● classical古典时期--音乐史上的一个时期,是介于前有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 ),后有浪漫时期之间;约自 1756 年(莫扎特Mozart的诞生之年)到 1830 年(贝多芬Beethoven死后三年). 虽然这一个时期并不如巴洛克时期那么长,却是代表了一个管弦乐的形式和鸣响(orchestral form and sonority)的标准化的时期; 甚至于生活晚于 1830的作曲家之中仍还有使用这种标准的“classical古典的” 管弦乐团---由一对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及巴松管,四只法国号,二只小号,三只长号,弦乐和定音鼓所组成.
        ●coda 尾声--在一曲中的最后部份的乐思;以最严格的正式名称,是一段( a piece)可能包含有呈示部 exposition (设定了作品的主题素材),发展部development (以崭新而变化的方式将主题素材予以开展),再现部recapitulation (把主题旋律几乎原封不动的(verbatim)重述),华彩段cadenza (最后一刻的声音的即兴展现,有时是基于作品中早先使用的素材),以及尾声 coda (由作曲家加上最后一点的乐念).
        ● coloratura花腔、华彩 --通常是指女高音的一种,但同样也指拥有伟大的灵活技艺的歌唱技术--唱的快(fast singing),音唱的高(high singing),颤音( trills),唱腔美化( embellishments)等等.若举出本世纪的一些花腔女高音的例子,如 Lily Pons,Roberta Peters,Joan Sutherland 和Beverly Sills等皆属之.
        ● commedia dell'arte --是从十六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的一种通俗的戏剧表演型式;喜剧的角色是高度的定型化的,而且剧情经常在欺瞒、角色错误及误会中打转.有名的角色如Pierrot, Harlequin和Colombine. 这种典型的角色可以在后世的雷翁卡伐洛的《丑角》Pagliacci及理查·史特劳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Ariadne auf Naxos等歌剧里看出.
常常有人说,外国歌剧实在是太难欣赏了:歌唱家们一个劲儿地卖力气地唱,听者却有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除了其中有几首常见的咏叹调还能听出“好听”来,其他的简直就忍受不下去。
的确,在不知道台上演员表现什么、为什么而歌唱的情况下,来听一整部歌剧,是会产生苦恼的。这很正常。试想一下,我们请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去剧院听一晚上京剧,而又不作任何讲解,他也会大感困惑的。最多,他能感受到京剧的味道挺新鲜,演员扮相挺漂亮,动作挺有趣,再往后看,就坚持不了多一会儿了——这和我们听西欧歌剧时的情景是一样的。
怎么办?面对困惑的、但十分渴望能听懂歌剧、并领略其中奥妙的人们,一些专家告以“二字秘诀”:多听。没错,这是必经之途。如果不多从感性上接触它,就永远也无法走进这个世界。不过,还得加上一条:了解歌剧所表现的内容。或者简单地说,了解歌剧的故事。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和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演员的动作、方位的调度或者舞蹈场面等等),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所以,我们为渴望进入歌剧世界的朋友们再提出一个除了“多听”以外的要求: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你预先读了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小仲马的小说),由此了解到这是一部悲剧,它讲述了一个沦落风尘但仍然对纯洁生活怀有希望的妓女曲折而不幸的经历。然后,你再去听剧中的那首早就很熟悉了的《饮酒歌》,会不仅仅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欢乐,还会对这欢乐背后的东西——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强颜欢笑、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现象所掩盖的空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听第一幕最后茶花女的大段咏叹调的时候,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幸福、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痛心。当你听到第二幕中茶花女的情人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来找她,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唱起那首温和的咏叹调时,你会不仅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所产生那种焦虑的心情,也会对这慈爱中隐藏着的残忍、虚伪而感到愤恨。当你听到被蒙在鼓里的阿尔弗莱德面对茶花女大声辱骂,使这可怜的女人晕倒过去的那段音乐,以及全剧最后奄奄一息的茶花女在弥留之际终于盼到了心上人,他们唱起凄惨的二重唱的时候,你不再会感到音乐冗长、莫名其妙了,而会对每一条旋律、每一个乐句、甚至对管弦乐队的每一个和弦、每一个伴奏音型都十分敏感,对作曲家的所有音乐手段都能领会了,歌唱家的演唱为什么有时候高亢兴奋,有时候缠绵哀伤,有时候歇斯底里,有时候断断续续,也都变得有具有特别的意义了。
除了“了解剧情”这个重要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在欣赏中注意到歌剧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比如,高超的歌唱技巧的展示,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重唱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烘托等等。如果你听得多了,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对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不同流派的创作观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你对歌剧这门艺术的魅力便会有更深的感受了。
 
        歌剧是综合了听觉和视觉的艺术,所以,假如有机会去歌剧院观赏歌剧,那是最理想不过的。在听到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表演,讲究的舞台设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服装,甚至是剧场里的气氛,这对于我们理解歌剧内容是会有极大帮助的。现代社会的视听媒介已经很发达、很方便了,我们还可以在家里观看世界一流演员表演的歌剧录象、激光视盘,从而全方位地来理解一部歌剧作品。
 
        听音乐,需要文化。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对语法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观照。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室内乐、甚至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一部小说……)也各不相同。愿我们有这份文化来感受作曲家在歌剧这门艺术中说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接受音乐中的真善美。
歌剧世界是非常迷人的,一旦走进去了,你肯定会流连忘返。愿这本小书能对你进入这个迷人的世界有所帮助。不过,最终你还是得从音乐这座桥上走过去,要想弄明白音乐作品,听,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