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有感

 ~薇-薇~ 2009-04-14

        读“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有感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网络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以《土木工程材料网络课程》为例,讨论如何结合课程。点进行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把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为新的课程体系,每个知识点由逐层深入的基本知识、观察与讨论及工程实例分析三个栏目组成;加强其交互性,设置智能自检测和参与式试验等栏目;把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其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网络课程首先应区别于教科书,网络上能有人-机互动,能体现网络课程特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功能。如果一门网络课程变成文字教科书的翻版,基本上可以被书本所替代,那么该网络课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又区别于课堂教学录像,这样的网络课程主要立足于教,类似于看一般的电视教学录像,只不过学生对呈现的教学内容及过程有更高的可控性。网络课程若只是把书本搬家或仅以老师授课录像为主体,学生只是看和听,也就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网络课程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传递、处理和交流的具有特定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功能结构的教学材料。[1]网络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因此,网络课程要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网络课程内容的呈现需突破教师在教室中的原有的面授模式。其设计方案和教学策略不应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课堂讲授方案,要转变角度去考虑学习者如何学,让学习者更好自主地学习。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一是融入教学内容结构中,包括对信息的组织、表达如前后顺序、链接和导航等;二是相关的教学功能栏目,如课程介绍、学习辅导、学习目标、学习资料、在线交流等。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交互”过程,这种“交互”存在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而教学效果则取决于学习者在参与各种“交互”时的有效性。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而且这种学习环境必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的。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提供灵活多样的交互方式,如在线讨论区、网络对话、电子邮件等,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及非实时交流。同时,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做到界面简洁友好、布局结构合理、操作使用灵活、互动反馈及时,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和自由进出。

网络课程的设计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课程需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书本搬家固然是网络课程的大忌,但只在表现形式上作文章,即使图像动画非常精美、逼真,亦只是舍本逐末,难以大器。逼真的动画、图像虽然形象,但形象不等于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能力素质的培养。例如数学上1+2=3,若在高等教育网络课程上以1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变为3个苹果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是一种倒退。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把一切内容形象化,必然削弱了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再如主体图形通过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固然有利于理解点、线、面间的关系,但若自始至终无处不用,其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网络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融合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信息技术、美术设计等多个研究领域。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其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其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需结合课程特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其交互性设计,把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其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