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 真

 小雅九如 2009-04-26

   


     
童真可爱,我想不仅可爱在孩子们的天真稚气,也可爱在孩子们的顽皮。

小时候上学要路过一个村庄。尽管我们是结伴而行,但村庄比我们小的孩子倚仗势众地利,常常挑逗我们。或扔土块,或挥树条,使出了各种招法,对我们进行恫吓。

开始,我们这些外村的孩子真有些害怕,经常落荒而逃,好不狼狈。

上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后来,我们几个团结一心,只要有敢扔土块的,或挥树条的,我们坚决反击。果然凑效,从此,落荒而逃的往往是村里的孩子们。

孩子们虽然不再扔土块、挥树条了,但挑衅并没停止。武器便是谩骂。现在来看,谩骂也算不了什么,但当时心里感到窝火。

开始我们以牙还牙,也用谩骂作为回敬,而且往往是我们占上风。但时间长了,总觉得胜之不勇。我们合计,可否改变策略。大家一致同意。

当再遇到孩子们谩骂时,我们便佯装追撵,并警告道:“小崽子,你喊我什么?爷?(或爹?)你再叫我爷(或爹),我揍你!”孩子们不知是计,根本没理会我们的警告,反而在我们后面齐喊:爷!爷!爷!或爹!爹!爹!

从此,孩子再遇到我们时,谩骂没有了,换来的是爷声或爹声不断。当着他们面,我们个个义愤填膺,转过身来,人人喜笑颜开。我们都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岁月如棱。转眼我们上了高年级,那些孩子们也迈进了校门,我们成了校友。当遇到他们时,我们一本正经地问道:“小子,该叫我们什么?”孩子们的脸憋得红红的,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孩子毕竟是孩子。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有趣。

无独有偶。现在的邻居,我叫大哥。他是个非常喜欢逗孩子的人。每碰上小男孩时,总要摸摸男孩的小鸡,表示喜欢。男孩太小,尚可,但遇到较大一点的男孩,他的要求往往遭到拒绝。

一位同事有个小男孩,很顽皮,是大哥常逗的对象。一天,大哥碰上了这个快上学前斑的小男孩,做出了要摸摸的动作。男孩一看,撒腿就跑。大哥就在后面说:“你的小鸡是不是塑料做的,怕摸?”男孩回应道:“你才是塑料做的!”这样的情景发生了好几次。

冤家路窄。有一次,大哥与男孩走了个顶头碰。

大哥拍着男孩的小肩膀说:“小子,这下你可跑不了,让不让大大摸摸?”男孩的头摇得像拔郎鼓。

“不让摸,那就是塑料做的。”

小男孩被激怒了,将外裤一褪,用小手一捏,把小鸡扯得老长,说:“你看,这是塑料做的吗?你家塑料做的小鸡能拽这么长吗?”

小男孩这一串动作和责问给了大哥一个下马威。他摸着泪满眼圈的男孩说:“噢,对不起,大大错了,大大错了,我要告诉他们,俺侄的小鸡是真的,绝不是塑料做的,你放心,大大帮你恢复名誉。”接着帮男孩把裤子提上。

从此,大哥再碰上那小男孩时,再也没提出要摸摸的要求,男孩也再没有躲闪。

大哥后来说,男孩大了摸不得,看来得管管这只手了。

嘿,一贯嘻嘻哈哈的大哥还整了个一脸严肃!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或许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其中的对与错,我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童真可贵,童真无欺,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