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有着一份普通的职业--三轮车夫。

仅有高中学历的他,钻研古文近20年。三位教授联名上书教育部,特别为他争取报考博士的资格。由此,蔡伟成为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学位制度以来,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博士的人。

痴迷古文 摆摊时也看书

昨日,记者致电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38岁的蔡伟正忙着接待来访的记者。

从三轮车夫一跃成为有资格考取博士的人,蔡伟俨然成了名人。但他说,6月份考试成绩才能下来,现在自己还是一个喜欢古文的高中毕业生。

蔡伟告诉记者,自己从高中开始对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了兴趣,后来痴迷于训诂学。训诂就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代语言和文字,需要研究者掌握大量的古文知识。

在学校里,蔡伟的语文成绩就是出类拔萃的,有时老师遇到生僻字都会问他。但由于严重偏科,他没能考上大学。

1992年高中毕业后,蔡伟当了一名工人。平时除了工作,蔡伟就在图书馆看书,很多古籍书不外借,他就把整本书抄下来回家再研究。

1996年,蔡伟下岗了,靠卖雪糕维持生计,一卖就是10年。即便这样,蔡伟也没放弃自己的爱好,他坚持每天读书10个小时,还当上了国学网的版主。妻子张月告诉记者:“他从来不想着怎么挣钱,心思也不在卖货上,卖雪糕的时候只顾低头看书,也不吆喝。”

2007年,摆摊的收入不理想,蔡伟又改蹬三轮车。蔡伟说,那是他最苦闷的一段日子,因为每天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看书。

教育部特批准考博士

蔡伟的才学最先被中国古文字学专家裘锡圭教授赏识。

据蔡伟介绍,1997年,裘锡圭教授发表了《<神鸟赋>初探》一文,对赋中的“佐子”一词未能作出解释。蔡伟看后致信裘教授,“佐子”应读为“嘬子”,从此裘教授记住了他。

在网上,蔡伟也因为掌握丰富的古文字知识而越来越出名。2008年9月,经网友引荐,蔡伟来到上海,参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项目的整理工作,他在古文字研究上的能力让同事刮目相看。

同事中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蔡伟能记住某个资料在哪本书的第几页上。记者向他求证,他说,只是自己看得多罢了。

裘锡圭教授也在复旦大学工作,他希望蔡伟能报考复旦的博士生,但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按规定不具有报考资格。

裘教授联名另外两位教授上书教育部,请求特批蔡伟准考博士资格,随后得到教育部的肯定批复。

今年3月,蔡伟参加了博士生录取考试。“他们觉得,我一辈子蹬三轮车太可惜了。”蔡伟说。

妻子:重要的是他有恒心

昨日,记者来到蔡伟在辽宁锦州的家。两居室的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只有堆积如山的书和一台电脑,唯一一张相片是蔡伟和妻子张月的结婚照。

张月告诉记者,1995年,蔡伟就住在她姐姐家隔壁。“他老实,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他有恒心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张月说。

而11岁的儿子蔡维则并不懂古文,因为蔡伟从不要求儿子看古文书,他说,希望儿子有自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