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亚杰介绍

 dsxp 2009-05-19

皮亚杰(Piaget,Jean 1896-1980)系当代国际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让 ·皮亚杰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西方学者公认他是与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齐名的当代心理学三大巨人之一。事实上,皮亚杰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其次才是心理学家。

生平简介:英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彼特 ·布莱安特说过:“没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将是微不足道的”。 1896年8月9日,皮亚杰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一座拥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大学城。父亲是当地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常常给皮亚杰讲授系统性研究的重要价值,即使对小事也是如此。早慧的皮亚杰从小就和父亲一起进行各种理性探讨。皮亚杰的母亲非常聪颖、精力充沛,且和蔼可亲,但她相当神经质,因而给他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些麻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皮亚杰几乎没有童年,很小就因为做一些“严肃”的工作而放弃了游戏。这样,他一方面是模仿父亲的个性,另一方面又是在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真实世界里躲避家庭生活的麻烦与困扰。缺乏真正的童年生活,也许就是皮亚杰为什么会在成人期花费大量时间与儿童在一起的原因吧。皮亚杰的童年生活没有游戏,没有神话、传奇、探险故事。好在,皮亚杰所在学校有着开放而自由的教学氛围,教师真诚地欢迎学生的质疑,这使皮亚杰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且学校的管理也相当宽松,使得皮亚杰能够有较多的空余去从事他所感兴趣的事情。皮亚杰7岁时就开始把空余时间用在对鸟类、化石、海洋贝类等的研究上,并在10岁时就撰写了一本有关当地鸟类的书。但是,他却因此而经历了一次相当大的挫折,他的这一处女作被严厉的父亲认为只不过是一本汇编而已,他的自豪感顿时因此而消失殆尽。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决定要更加严谨。11岁时,皮亚杰仔细观察了一只患白化病的麻雀,并写出了一篇简短的科学报告,发表在纳沙特尔自然历史杂志上,该杂志主编是细沙特尔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不久后,皮亚杰谋得了这位馆长的兼职助手一职,帮助馆长分类整理那些收集来的贝类。皮亚杰在这一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以至于他在16岁前就能够独立地在动物学杂志上发表关于软体动物的科学论文。此间,皮亚杰还遭遇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小挫折,一家杂志因他过于年轻而拒绝刊登他的论文。但这并没有阻碍皮亚杰因在研究软体动物方面的成绩而引人注目,而且,许多国外学者都想邀请这位中学少年去讲学(当然,这些学者并不知道这位专家是如此的年轻)。皮亚杰生物学学徒生涯,使皮亚杰不仅学会了如何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他15岁的时候,皮亚杰与其教父一起度过了一个假期。教父是一位文学家,认为皮亚杰兴趣过于狭窄,便引导他迈进了哲学的殿堂。随后,皮亚杰潜心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和宗教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背景,为自己科学研究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准备。这就是皮亚杰公开承认其教父是他的三位老师之一的原因。 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皮亚杰一直在接受自然科学的系统训练,也是被当作生物学家来培养的。事实上,当他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已发表了25篇关于软体动物的专业论文,并被认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研究软体动物的专家之一。然而,由于早期父母亲个性对他的影响,皮亚杰一方面从事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习惯于想象性沉思,还私下里学习哲学和宗教。这使他有了新的发现:“在生物学和对知识的分析之间,我需要一种不同于哲学的东西,我认为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只有心理学。”这是他毕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原因,也是他坚称自己是生物学家和认识论者的原因。但是,皮亚杰所关注的并非心理学本身,只是将心理学作为发展一种关于自然和知识起源的生物学理论的手段。 在皮亚杰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在随后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研究科学认识的起源,按照自己所选定的主要途径——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他以非凡的合作精神和宽广的胸怀,与众多的弟子、同事以及外国专家们一起,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紧张而有序的研究工作,直到他生命最终的前夕;皮亚杰自始至终针对儿童进行研究,直到最后他完成了从儿童出生的第一周到青春期之间的完整发展历程的精致描绘、他的卓越成就使他声名鹊起,他的文献的引用率超过了除弗洛伊德以外的其他任何学者,好几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授予皮亚杰名誉学位,而国际心理学会则授予他心理学最高荣誉——爱德华·李·桑代克奖金。 皮亚杰既没有接受任何心理学方面的系统训练,也没有任何心理学学位,却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这除广缘于他的非凡天赋以外,早年父亲、母亲及教父的教育,儿童时期所从事的“成人化”的自然科学观察和研究,广泛的兴趣和阅读,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定不移的志向,矢志不逾的意志,非凡的合作精神,以及广阔的胸襟等都对他获取成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生于瑞士纳沙特尔, 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纳沙特尔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苏黎士、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被推荐为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后又升任助理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沙特尔、日内瓦、洛桑和巴黎大学,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席,于1929-1967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多家心理学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

主要的贡献:

1925年皮亚杰发表“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一文,首次明确阐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体系。通过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智慧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和逻辑学相沟通,以揭示认知增长的机制,从而把传统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经验科学。发生认识论继承了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并把认知结构加以全新改造,提出认知结构的构造理论,强调主体认知结构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不同水平的认知结构作为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根据。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极其理论在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遭自来自不同学派的众多批评,忽视人的认识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制约作用也许是其严重缺陷之一。  

他的早期关于思维的五本著作,基本上都是通过个案调查和测验,对儿童思维作质的分析,是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为他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约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起,他对儿童思维或智力的发展进行了规模庞大和系统完整的研究。他以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研究上,皮亚杰认为他自己是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理论的。在心理学史上,他列举了和他不同的一些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的罗素(B.Russell)];(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K.彪勒的思维研究);(3)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E.L. Thorndike)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自己则与这五种理论不同,是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又讲发展的。从这里可以看到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的。

但是,皮亚杰的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理论演绎而来的 (皮亚杰原来是一个生物学家)。他认为智力或思维只是一种适应。儿童心理或行为乃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如吮乳动作、抓握动作以及其他心理活动,这是内因)在环境(外因)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或异化)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就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他认为这种发展是和环境条件有关的,但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和语言)却不起决定作用(或者用他的话说:环境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样一来,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的或先验主义的立场。

皮亚杰一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守恒”和“可逆性”,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如只能从自己身体的标准辨别左右,而不能正确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概念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阶段(即分类和序列)。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关于皮亚杰的这些研究,国际上很多人在做重复验证的工作,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儿童什么年龄才能出现“守恒”和“可逆性”,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性的意见。

主要的著作: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 (1924)、《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儿童的因果概念》(1927)、《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儿童对现实的构造》、《儿童符号的形成》、《生物学与知识》、《哲学的洞察与错觉》、《逻辑学与心理学》(1956)、《智力心理学》(1950)、《儿童心理学》(1969)、《儿童智力的起源》(1953)、《儿童的心理意象》(1971)、《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64)、《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8)、《结构主义》(1968)、《发生认识论》(19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