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未来控烟三重点
第十三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本次大会提出了公共场所禁烟、控制青少年吸烟、严控烟草广告宣传三大控烟工作重点,为中国未来的控烟之路提出明确导向。 公共场所期待无烟 工作之余在办公室点一支烟,对烟民来说是享受,可以放松提神;与久别的朋友聚会,互相点一支香烟,袅袅烟雾中叙叙旧情,是人生一大乐事。但烟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被迫吸入“二手烟”。据统计,被动吸烟82%是在家里,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不少人对被动吸烟表示反感,但多碍于面子无法劝阻。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至少有5亿不吸烟者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公共场所禁烟工作迫在眉睫。据国家卫生部网站推算,我国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郑州、银川和沈阳调查,无论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90%以上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和医院禁止吸烟;超过80%的受访者支持在会议室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接近50%的吸烟者支持在餐厅和酒吧禁烟。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指出,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全国性“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截至2006年10月.我国一半以上的地级市尚未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 在公共场所禁烟立法,一些经营者存在顾虑,为迎接奥运,创建绿色奥运环境,2007年1月30日,北京市向全市近4万家餐馆发出了《在北京市餐饮行业开展控烟行动的倡议》,同时对餐厅的经营者做了调查,86.4%的餐馆经营者赞成餐馆开展控烟,但52.2%的餐馆经营者担心禁烟会影响营业额。对此,有关部门给出了国外相关案例,希望能够打消这方面顾虑。据《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美国加州餐饮业1992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18亿美元,1996年餐馆实施禁烟法令后第一季度营业额为20亿美元。1998年在酒吧实施禁烟后,第一季度营业额为21亿美元,2004年一季度达到30亿美元。 重在控制青少年吸烟 在杭州一家职业中专旁边的小店,记者发现:小店老板不仅将香烟成包成条出售,还将香烟零散出售。拆开的香烟主要是卖给该中专的学生。据店老板介绍,整包买对学生来说太花钱,拆零卖生意很好。在老板谈“生意经”的时候,有好几拨学生从学校出来买零散香烟。他们与老板简单地打了声招呼,把钱放在柜台上,就自己动手熟练地抽了几根香烟回学校了。“这些都是老顾客,熟得很,每次买都是自己拿的”,老板对记者介绍。 在本届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卫生部妇社司健教处处长李新华说,目前全球青少年吸烟率越来越高,吸烟者的年龄越来越小,必须高度警惕这种趋势的转变,因为吸烟上瘾的为了减少未成年人吸烟,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提高购烟者年龄来降低青少年取得烟草的机会。 中国在控制青少年吸烟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近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的新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不允许在中小学校周围的经销点发放烟草专卖许可证…… 据中国控烟协会许桂华副会长介绍,去年中国控烟协会联合北京市卫生局、爱卫会、教育局共同开展“我为奥运做贡献,清新校园无烟行动”活动,通过“拒吸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控烟绘画比赛、控烟知识幸运奖竞赛、编演控烟小品和flash设计比赛等活动实施青少年控烟教育,成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有效探索。 禁止和限制烟草广告 大红鹰香烟、利群香烟这些烟草广告将在2008年禁止,同时所有冠以香烟名称的比赛、公益广告将被禁止。这是中国政府执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重要举措。 中国现有的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烟草广告有所限定,禁止利用广播、电视、电影节目以及报纸、期刊的文章,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但管理办法在烟草广告的认定上界限模糊。在传统广告遭到“封杀”后,烟草企业打起“擦边球”,用公益广告、赞助冠名等“广义性广告”的形式宣传香烟。吸烟与公益活动、赞助联系起来,会对人群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控烟工作的展开。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对烟草广义性广告作出限制,要求政府广泛禁止或限制所有形式的广告、促销和赞助,将是否直接或间接鼓励他人吸烟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当烟草广告被禁止后,卷烟包装就成为烟草生产商、销售商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 公约同时要求,到2008年“吸烟有害健康”一类的警示语要占到烟盒30%-50%以上。根据加拿大癌症协会对2000名吸烟者的调查,有58%的人认为,图片警示及警示语确实使他们对吸烟有害健康的问题更加重视,44%的人认为,他们在新的警示图片及警示语的作用下,正在考虑戒烟。
(摘自《山西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