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脈(陰脈之海)

- 起於中極之下
- 以上毛際
- 循腹裡
- 至咽喉
- 上頤
- 循面
- 入目
|
 |
經穴
分佈於會陰、腹、胸、頸、下頷部的正中線上,起於會陰,止於承漿,一名一穴,共24穴。
穴名 |
取法 |
功能 |
主治 |
備注 |
會陰 |
在會陰正中,男子,當肛門與陰囊之間,女子,當肛門與陰唇聯合之間, 截石位取之。 |
醒神鎮驚,通調二陰 |
溺水窒息、昏迷、癲狂、驚癇、二便不利、痔疾。 |
|
曲骨 |
仰臥,在腹部正中線上,臍下5寸,當恥骨聯合上緣凹陷處取穴。 |
通利小便,調經止痛 |
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 |
|
中極 |
臍下4寸,當腹正中線上取穴。 |
益腎興陽,調經止帶 |
遺精、陽痿、遺尿、尿閉、月經不調、崩漏、陰挺、不孕、產後惡露不止、陰癢、帶下。 |
|
關元 |
臍下3寸,當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培補元氣,導赤通淋 |
中風脫症、虛勞冷憊、少腹疼痛、痢疾、脫肛、疝氣、便血溺血、尿閉尿頻、遺精早泄、白濁、陽痿、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陰挺、赤白帶下、崩漏、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暈、五淋。 |
|
石門 |
臍下2寸,當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理氣止痛,通利水道 |
腹脹泄痢、繞臍疼痛、奔豚疝氣、水腫、小便不利、經閉帶下、崩漏、產後惡露不止。 |
|
氣海 |
臍下1.5寸,當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益氣助陽,條經固精 |
形體羸瘦、四肢乏力、水穀不化、繞臍腹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泄瀉、疝氣、水腫、遺精、陽萎、氣喘。 |
|
陰交 |
臍下1寸,當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條經固帶,利水消腫 |
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疝氣腹痛,腹滿水腫,小便不利 |
|
神闕 |
仰臥,在臍窩正中取穴。 |
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
水腫、腸鳴泄利、繞臍痛、脫肛、癇症。 |
|
水分 |
臍中點上1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通調水道,理氣止痛 |
腹痛翻胃、腹脹腸鳴、水腫鼓脹、面腫。 |
|
下脘 |
臍中點上2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
腹脹脘痛,嘔吐呃逆,食穀不化,腸鳴泄瀉 |
|
建里 |
臍中點上3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
胃脘疼痛,腹脹嘔吐、食慾不振、腹痛水腫。 |
|
中脘 |
臍中點上4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和胃健脾,通降腑氣 |
胃脘疼痛,腹脹納呆、嘔吐呃逆,翻胃吞酸、腸鳴泄瀉、疳積膨脹、黃疸脅疼、哮喘、失眠、驚悸怔忡、臟躁尸厥、癲狂、癇症。 |
|
上脘 |
臍中點上5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和胃降逆,化痰寧神 |
腹脹納呆、胃脘疼痛,嘔吐呃逆,黃疸、吐血、痰多、癇症。 |
|
巨闕 |
臍中點上6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安心寧神,寬胸止痛 |
胸疼心痛、心煩驚悸、癲狂尸厥、癇症健忘、胸滿氣短、咳逆嘔吐、黃疸。 |
|
鳩尾 |
臍中點上7寸,腹正中線上,仰臥取穴。 |
安心寧神,寬胸定喘 |
癲狂、癇症、皮膚痛或癢瘙、哮喘、胸滿。 |
|
中庭 |
在胸骨正中線上,平第五肋間隙,當胸骨體和劍突連接處取穴。 |
寬胸消脹,降逆止嘔 |
胸腹脹滿、心痛、嘔吐。 |
|
膻中 |
在胸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平第四肋間隙,仰臥取穴。 |
理氣止痛,生津增液 |
胸痛氣喘、噎膈呃逆,產婦乳汁少、哮喘、咳逆。 |
|
玉堂 |
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三肋間隙,仰臥取穴。 |
寬胸止痛,止咳平喘 |
膺胸疼痛、咳嗽喘息、嘔吐、兩乳腫痛。 |
|
紫宮 |
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二肋間隙,仰臥取穴。 |
寬胸理氣,止咳平喘 |
胸肋支滿、咳嗽氣喘、喉痺、吐血、嘔吐。 |
|
華蓋 |
在胸正中線上,平第一肋間隙,仰臥取穴。 |
寬胸利膈,止嗽平喘 |
咳嗽氣喘、胸痛、喉痺。 |
|
璇璣 |
在胸骨正中線上,當胸骨柄中點,仰臥取穴。 |
寬胸利肺,止咳平喘 |
咳嗽氣喘,胸痛喉痺。 |
|
天突 |
在胸骨上窩正中,平齊鎖骨上緣。 |
宣通肺氣,消痰止咳 |
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梅核氣、暴瘖。 |
陰維、任脈之會 |
廉泉 |
微仰頭,在結喉上方,當舌骨的下緣凹陷處取穴。 |
利喉舒舌,消腫止痛 |
舌下腫痛、舌緩流涎、舌強不語、暴瘖、吞嚥困難。 |
陰維、任脈之會 |
承漿 |
在頦唇溝正中凹陷處取穴。 |
生津斂液,舒筋活絡 |
流涎、齒痛齦腫、口喎、面腫、消渴。 |
足陽明、任脈之會 |
請記住淑芬公主綱址 http://www.
http://www15920760983com.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