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这样做父母
1、做父母是需要精心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的,不要让孩子来自莫名其妙的偶然,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可有可无的一粒尘埃。以饱满的热情和持久的真情迎接孩子的诞生才是硬道理。
11、孩子最早的偶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无所不能。所以,努力延长偶像期,做让孩子有种钦佩的父母,会更容易唤起孩子积极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12、尽管我们一再说做父母应该持证上岗,但是我们都是无证持有就做了父母,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办法是否选择我们做父母的时候就被我们带进了人世间,所以一旦当了父母就别无退路,不要想着辞职不干,而要用心学习做智慧父母。 13、回想最初知道做了父母的日子,沉浸在孕育孩子的喜悦中,一心想的是孩子健康平安即可。可是当孩子健康平安的来到世上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就开始提高了,要求他神童下凡,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样样领先,要知道这些都是父母的附加条件,在没有孩子参与的情况下,不要灌之以爱的名义。 14、多大的孩子干多大的事,揠苗助长和延期插秧错误一样严重,所以不要妄想让孩子一口吃个大胖子,更不要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期。做父母的把握好度很重要,过犹不及! 15、政府不允许生二胎,但是并没有不允许父母为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想方设法给孩子创设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领进来,走出去,孩子的交往能力就在与伙伴的相处中得以提升。 16、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既包括容貌又包括情知。如果父母不能确定自己就是天女下凡、美如潘安,不能确定自己的智商和情商都高不可攀,那就坦然接受孩子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形式,允许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也包括允许孩子有慢的权利。只要孩子活在父母爱与信任的怀抱里,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活出属于他的一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分数之下的所谓成功。 17、知识是无穷的,无论怎么教都教不完。倒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方法是可以传递的,能力是可以逐步形成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这些教给孩子了终生受益。 18、爱好与特长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是因果关系。因为喜欢,所以追求,也因此可以成为特长。不要试图将孩子厌弃的好东西硬塞给他,并且企图成为特长,有可能实现,只是代价忒大,因为有个词语叫“顺应”,有个词语叫“逆反”。 19、孩子的路还是要自己走,金钱权利可以买到路,但是买不到孩子自己走路的快乐和幸福。切忌以蝇头小利来收买孩子的老师,教育的恶习都是这样的父母造成的。让孩子自己走路,他会看到属于他的蓝天白云碧水绿野^*^
20、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的责任只是让孩子强烈认识到这一点就足够了。有时候,父母管得越多,孩子学习的自主性越弱。管只能管出规范听话的孩子,理才能理出创新活跃的孩子。 2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一门直接可以为我所用的理论进行照搬,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动态生成,所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别人的经验才是上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