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自杀记!
1、各部门各自为政,内耗不断
销售、BU、研发、GSS、BOD、SMD……(我是办事处的人,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总部到底有多少部门),GSS埋怨研发,研发埋怨BU,BU埋怨销售,销售埋怨BOD…..没完没了,说起困难,各有各苦水,说起责任与干事情,就各有各理由,一个个都是太极高手。虽然YING大声疾呼要团结不要推卸,但你有你说,下面有下面的做,关键为什么?说有用吗?没有强有力的手段与激励措施,怎么能团结呢?领导的能力不应就是建立措施发挥魅力,组织大家一起奋斗吗?
2、战略军团比杂牌军还杂,打仗的士兵手无搏鸡之力
就拿前段时间的新产品QBOX来说,轰轰烈烈干了几个月,设备、终端、领导销售的豪言壮志、工程师全国满天飞,银子花费多少,最终呢?不了了之,成了荒诞的笑话。现在绝大部分人都不知自己辛辛苦苦在做什么,特别是全国的GSS工程师。我想现在仍然没有人能总结出来我们死在哪里?钱花了多少?可想,当初的战略在哪里?策略在哪里?组织在哪里?领导在哪里?风险措施与应对方案在哪里?100个领导从上而下夸夸其谈、“指点江山”,可是实际现场是怎么打仗的?剩下几个可怜巴巴的小士兵,手无搏鸡之力,折腾这个折腾那个,最终也只能尽尽人事而已。
其他产品呢?估计也是差不多,其实不是我们产品不好,其实确实有不少产品是非常有亮点所在,败就败在整个市场的策略、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上。光会说的人太多了,有头脑的人太少了,有领导能力的人(不少说领导,而是说领导能力)更少了,干实事的人更是少之有少。销售、BU、研发、GSS从来就没有在一个严密的组织下,共同部署、共同行动。呜呼!什么军?什么兵?难怪在好的产品也推不出去!
3、所谓“销售市场部”碌碌无为,权利巨大,行动毫无魄力。
说起产品PM,理应是公司的脑袋,呵呵,可是这脑袋都是草。虽然说起话能让人到云里雾里,可是干起事情,不是碌碌无为就是莫名其妙。他原本可以成为销售、BU、研发、GSS有力的组织者,可是呢?成天陷于零零碎碎的小问题,该做的事情拼命往外推(恐怕BU与TM打架不少吧),失去商机、失去重要的战略领地还懵然不知。现在我还每发现哪个非常有魅力的PM。
4、机构臃肿、机制松散、管理混乱、中层领导比干活的人多几倍
即使老板不在乎多养几个人,但起码业务流程、管理机制也应该要清晰啊,现在公司有几个象样的、完整的业务链?供应链是有了,但供应链后面呢?产品链呢?产品质量控制链呢?合同执行链呢?销售推广链?售后服务链?其实这些并不少某个单一部门的事情,所有这些业务链都关系整个公司的所有部门共同来执行、共同来配合,如何统一管理?一个产品从研发、采购、生产、到销售、工程、售后,整个过程是否有一个“无缝链接”的机制与统一的流程呢?现在,各个环节中的漏洞、问题真是千奇百怪。反正人多,一塌糊涂也不怕,大家就凑合地做吧!领导们有关心过其中的效率?其中的成本?其中所花费的毛利呢?
5、财务体制混乱,签了合同也不知是赚了还是亏了
财务入帐的混乱就不细说,省得说是敏感话题。单单就说一个销售签订了一个合同,那到底公司将要付出多少成本?无形的潜在市场盈利有多少?毛利有多少?销售不知、工程师不知、什么研发、BU更不想知,谁知呢?好像应该SMD知道,但可笑的是,SMD只简单计算卖出的设备价钱与设备成本做个加减,再加上什么税之类的。但是合同之后,哪些部门做了哪些事情、付出哪些工作、花费哪些钱?市场的潜在利润在哪里?这些谁知道?谁都不清楚、谁都算不清。
老板是算大数的,总的数发现有些问题,就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开始CUT、CUT、CUT,有利可图的合同就没人理、没人做,无利可图的合同就累死一堆人。结果CUT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
什么时候UT才能学会“精打细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