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100094)
一、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根据FAO的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7.25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72%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及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中国羽绒(毛)年产量达到36.0万吨,鸭绒(毛)约占75%,羽绒制品2005年为国家创汇18亿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我国2005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约为3.0~4.0亿只,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0%。
我国2005年鸭肉、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500亿元,鸭蛋总产值约380亿元。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3000万吨,价值450亿元,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因此,肉鸭养殖业是我国农民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列出了2004年我国肉鸭、蛋鸭主要养殖省、区的生产情况,其中的数据是本文作者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种途径获得的,可能有误差,仅供参考。
表1 中国肉鸭、蛋鸭主要养殖省区的生产情况
省区
|
肉鸭出栏量
|
鸭肉产量
|
鸭肉/禽肉
|
蛋鸭存栏量
|
鸭蛋产量
|
鸭蛋/禽蛋
|
|
(亿只)
|
(万吨)
|
(%)
|
(万只)
|
(万吨)
|
(%)
|
四川
|
3.90
|
70.2
|
43.3
|
2450
|
36.8
|
23.1
|
广东
|
1.96
|
45.6
|
37.4
|
1200
|
19.2
|
31.7
|
江苏
|
1.65
|
33.0
|
34.7
|
1400
|
24.5
|
16.2
|
浙江
|
0.80
|
16.0
|
56.1
|
2650
|
47.7
|
67.3
|
江西
|
1.36
|
29.9
|
42.3
|
1750
|
24.2
|
45.4
|
湖北
|
0.55
|
9.0
|
19.7
|
1820
|
28.9
|
18.6
|
安徽
|
1.10
|
21.7
|
30.0
|
1950
|
26.0
|
25.0
|
福建
|
1.21
|
18.2
|
78.2
|
2700
|
43.2
|
47.5
|
山东
|
2.59
|
51.8
|
23.7
|
2200
|
37.4
|
9.7
|
广西
|
1.43
|
28.6
|
36.0
|
660
|
10.9
|
46.8
|
湖南
|
1.78
|
35.6
|
45.6
|
2400
|
39.6
|
37.5
|
河南
|
1.02
|
23.9
|
23.9
|
1100
|
18.2
|
5.2
|
河北
|
0.92
|
21.8
|
22.6
|
1450
|
24.9
|
6.0
|
合计
|
20.27
|
413.7
|
|
23730
|
381.5
|
|
二、鸭肉和鸭蛋产品是我国居民的传统营养食品
鸭肉和鸭蛋产品是我国居民传统的十分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风味独特,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全聚德为代表的“北京烤鸭”驰名中外,“南京咸水鸭”、“两广烧鸭”、“四川樟茶鸭”、“福建卤鸭”、“杭州老鸭煲”等等深受我国消费者青睐。北京烤鸭、南京咸水鸭的加工过程考究、工艺复杂,年消费量均超过3000万只,杭州老鸭煲具有传奇文化,近两年来的消费量已经超过2000万只。可见鸭肉类食品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全聚德烤鸭包含着深刻的中华饮食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国内饮食行业的驰名品牌。
鸭蛋是我国居民的重要食品,更是南方居民的传统食品。咸鸭蛋、松花蛋、皮蛋、槽蛋等鸭蛋加工产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加工方法和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有效保持鸭蛋的风味和营养。我国加工的咸鸭蛋、松花蛋和皮蛋等产品已经出口到美国、东盟、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
食品安全、营养、保健已经成为21世纪食品生产的主旋律。鸭肉产品属于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食品。我国自明朝起就有关于北京鸭具用滋养强身功效的记载:“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浸,止咳息惊,消螺蛳积”。现代营养学家更将鸭肉、鹅肉一起推崇为人类的保健食品。随着鸭产品的营养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接受,鸭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表2和表3分别列出了北京鸭胸肉和鸭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表2 鸭蛋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每100克中)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毫克)
|
可食部
|
87.0
|
维生素A(毫克)
|
261
|
赖氨酸
|
864
|
水分(克)
|
70.3
|
维生素E(毫克)
|
4.98
|
蛋氨酸
|
500
|
能量(千卡)
|
180
|
核黄素(毫克)
|
0.35
|
胱氨酸
|
261
|
能量(千焦)
|
753
|
硫胺素(微克)
|
0.17
|
苏氨酸
|
694
|
碳水化合物(克)
|
3.1
|
尼克酸(毫克)
|
0.2
|
精氨酸
|
693
|
蛋白质(克)
|
12.6
|
胆固醇(毫克)
|
565
|
亮氨酸
|
1062
|
脂肪(克)
|
13.0
|
铜(毫克)
|
0.11
|
异亮氨酸
|
583
|
灰份(克)
|
1.0
|
铁(毫克)
|
2.9
|
色氨酸
|
210
|
钙(毫克)
|
62
|
锌(毫克)
|
1.67
|
苯丙氨酸
|
711
|
磷(毫克)
|
226
|
锰(毫克)
|
0.04
|
组氨酸
|
256
|
钠(毫克)
|
106
|
硒(微克)
|
15.68
|
缬氨酸
|
722
|
钾(毫克)
|
135
|
碘(毫克)
|
5
|
芳香族氨基酸
|
1281
|
表3 北京鸭胸肉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每100克中)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毫克)
|
可食部
|
100
|
维生素A(毫克)
|
0.0
|
赖氨酸
|
1247
|
水分(克)
|
78.6
|
维生素E(毫克)
|
1.98
|
蛋氨酸
|
309
|
能量(千卡)
|
90
|
核黄素(毫克)
|
0.07
|
胱氨酸
|
203
|
能量(千焦)
|
377
|
硫胺素(微克)
|
0.01
|
苏氨酸
|
665
|
碳水化合物(克)
|
4.0
|
尼克酸(毫克)
|
4.2
|
精氨酸
|
902
|
蛋白质(克)
|
15.0
|
胆固醇(毫克)
|
121
|
亮氨酸
|
1202
|
脂肪(克)
|
1.5
|
铜(毫克)
|
0.27
|
异亮氨酸
|
651
|
灰份(克)
|
0.9
|
铁(毫克)
|
4.1
|
色氨酸
|
206
|
钙(毫克)
|
6.0
|
锌(毫克)
|
1.17
|
苯丙氨酸
|
603
|
磷(毫克)
|
86.0
|
锰(毫克)
|
0.01
|
组氨酸
|
418
|
钠(毫克)
|
60.2
|
硒(微克)
|
12.62
|
缬氨酸
|
741
|
钾(毫克)
|
126
|
碘(毫克)
|
0.0
|
芳香族氨基酸
|
1196
|
三 、我国养鸭业发展的优势
1、肉鸭和蛋鸭品种一枝独秀
我国的肉鸭和蛋鸭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性能一枝独秀。例如,我国北京鸭驰名中外,对世界大型肉鸭品种的培育和世界肉鸭业发展贡献巨大。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以原始北京鸭为素材经过20多年选育形成了Z型北京鸭配套系,42日龄体重达到3226克以上,瘦肉率21%,料重比2.2~2.3:1。母系种鸭70周龄的产蛋量达到220个以上。Z型北京鸭配套系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我国北京鸭1873年输入美国,1874年经美国传入英国,1888年输入日本,1925年引入前苏联,至今已遍布全世界,已成为世界各国肉鸭生产的当家品种,约占世界大体型肉鸭生产量的94%。国外对北京鸭经过多年选育,形成了各国的北京鸭品种或配套系。在众多的外国北京鸭品种(系)中,英国樱桃谷农场培育的北京鸭配套系(中国人称樱桃谷鸭)、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的北京鸭配套系(中国人称奥白星鸭)和我国研究选育的北京鸭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国选育的北京鸭配套系保留了原始北京鸭肉质优良、细嫩的特点。表现为肌间脂肪含量高,42日龄公鸭肌间脂肪含量达到6.02%,母鸭达到5.08%,并且肌间脂肪均匀分布在肌纤维之间。而国外公司(如樱桃谷农场)选育的北京鸭配套系的肌间脂肪不均匀分布在肌束之间,含量低,42日龄公鸭的肌间脂肪平均值为4.31%,母鸭平均值3.93%。
我国的蛋用型鸭有绍兴鸭、金定鸭、莆田黑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三穗鸭、荆江麻鸭、山麻鸭、微山麻鸭、缙云麻鸭等,500日龄的产蛋量在250~330个,料蛋比2.6~2.9:1,特别是绍兴鸭和金定鸭的产蛋性能特别突出。目前我国蛋鸭品种的生产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兼用型鸭品种有高邮鸭、大余鸭、建昌鸭、巢湖鸭等,70~90日龄体重在1.5~2.0千克之间,料重比2.8~3.2:1,500日龄产蛋量190个左右,是选育小体型优质肉鸭品种的良好素材。
番鸭和半番鸭(骡鸭)具有胸肉率高、皮脂率低、肉质细嫩的特点。近年来我国的生产量迅速增长,2004年的出栏量达到2.5亿只左右,主要生产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和浙江等省区。福建省2004年番鸭和半番鸭的出栏量已经达到8000多万只。
2、肉鸭和蛋鸭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人才和技术条件
国内有30多所农业大学、100多所农业技术学院和农校,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为养鸭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从事鸭业生产的企业应不断从有关学校、科研单位引进专业人才,以更新观念,提高养鸭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的水禽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正在迅速形成,水禽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控制、产品加工研究和技术落后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金星鸭业中心(原北京市农场局)在北京鸭育种方面已经合作了20多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已经选育出6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北京鸭品系。其中有2个父本品系、2个母本父系和2个母本母系。父本品系肉鸭6周龄体重达到3.30千克,料肉比为2.20-2.30:1,胸肉率11.0%。母本母系肉鸭500日龄的产蛋量均达到220枚以上。每年向国内提供父母代肉鸭15万只。北京金星鸭业中心现存栏成年种鸭约18000只,分为8个不同的品系,种鸭和商品代肉鸭的生产水平达到了上述指标,每年向国内提供父母代种鸭40万只。
在国内众多蛋鸭地方品种中,绍兴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等已经开展了本品种选育和品系选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育成高产抗逆蛋鸭新品系“青壳Ⅱ号”,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329个,总蛋重22.1kg,产蛋期蛋料比1:2.6,青壳率95%以上,产蛋期存活率99%。厦门大学选育的金定鸭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280个,蛋重72克,青壳率95%以上。福建农业科学院研究建立了莆田黑鸭育种核心群,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270个,蛋重70克,料蛋比2.85:1。在番鸭育种方面,福建农业大学和农科院已经成功培育纯合白羽番鸭品种,其与北京鸭杂交,后代为全白色。
近年来,我国的鸭营养、饲料与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在北京鸭营养需要量研究与饲料营养价值研究方面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比较研究了鸡、鸭消化生理,初步建立了鸭饲料代谢能测定方法,并对我国30种鸭常用饲料原料的代谢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研究探讨了北京鸭的基础代谢、能量和蛋白质、钙、磷、主要氨基酸的需要量、蛋氨酸与胱氨酸互作关系、可消化氨基酸理想模式等,提出了肉鸭部分营养需要量数据。浙江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在肉鸭、蛋鸭营养与养殖技术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在鸭饲料配制技术、饲养方式改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医学院在鸭病研究、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我国的养鸭产业开始进入市场竞争阶段
我国2004年肉鸭的屠宰量已经达到24亿只,蛋鸭的存栏量已经超过3亿只,鸭肉和鸭蛋市场已经出现了竞争的态势。目前,我国肉鸭和蛋鸭生产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第一,生产和消费区域性强,集中在四川、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区;小群体大规模,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河北省肃宁县东风养殖公司合作建立了肉鸭生产企业,2005年的屠宰量达到800多万只。第二,各省区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进步,提升了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鸭肉和鸭蛋初级产品的生产量迅速增加,加工业和市场开发能力相对滞后,产品单一等因素将导致市场竞争力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