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成功智力理论进行初三数学教学

 蝶舞飞天 2009-06-28
  利用成功智力理论进行初三数学教学
      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   香碧颜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利用成功智力的特征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以期望该理论能对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成功智力   初三数学   能力及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课堂。其中许多基本素质如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新课程的改革,在中考内容与形式中更加加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还重视对考生一般心理能力的考查。中考对考生能力与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在初一、初二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外,如何在初三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既能打好基础,又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是初三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对关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关于成功智力理论的课题的学习与研究,将部分相关的理论运用于复习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谈谈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感受。
      1、成功智力理论的相关知识
      1.1 成功智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相关概念
      斯腾伯格教授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是测量了智力的一小部分,而智力的大部分领域却未涉及。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他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方面的智力。分析性方面用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方面决定了主体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实践性方面则保证了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发现并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还能发现发挥长处的途径——在其擅长的方面尽力表现——和弥补自身弱点的途径——对不擅长的方面另辟蹊径,或是不擅长的成为擅长从而最终达到对不擅长的工作也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成功智力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能力,即达到成功的能力。斯腾伯格教授认为:成功智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
      1.2 成功智力的特征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具有某些特征,如: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自我激励;能具有合理组织的自信及完成其目标的信念;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做事从不拖延等。
      2、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利用成功智力理论中关于成功智力的若干特征对学生进行锻炼及培养,提高学生的成功智力
      2.1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自我激励
      生活中,大多数人同时受内在和外在动机的激励,但外部动机的激励相对总是短暂的,成功智力尤其依靠内部动机,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人们的兴趣。下面从教学中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其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
      2.1.1
      课堂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形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高。
      例1  已知关于x的函数y=(m+10)x2-(m-2)x+0.25的图象与x轴总有交点,试求m的取值范围。
      大部分同学都很快解得m<-1或m>6,又二次项系数m+10≠0,
      即m≠-10。我把同学的解答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解答是否正确。大家兴致很高,经过讨论之后,部分同学马上指出解题考虑不足,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并没有指明有几个交点,有一个交点也符合题意。事实上,当m=-1或m=6时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正是由于忽视了“有交点”与有“两个交点”的区别而导致错误。另外一些同学也马上指出题目中并没指明是二次函数还是一次函数。所以当m=-10时,函数为一次函数,与x轴也有一个交点。从而正确的答案应为:m≤-1或m≥6。此时,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头脑中了。学生也从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成功。
      2.1.2  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独立的思考过程中,常常对数学问题能提出许多创造性的、新颖独到的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如能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就能感到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增强自我学习意识。
      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与2x2-3x+k=0有一个相同的根,求k的值。
      写完题目后,我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绝大部分同学在本子上写道:
      设方程x2-4x+k=0的两根为α、β,方程2x2-3x+k=0的两根为α、γ,则利用韦达定理求解有
      α+β=4,αβ=k,α+γ=1.5,αγ=k/2
      从而得出β-γ=2.5,2αγ=αβ
      然后分情况讨论α的值,最后求出k的值为-5或0。
      我将一位学生的解答过程在投影仪上投影给同学们看。这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老师,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只需把题目所给的两方程相减,得x2+x=0。此时方程的根为-1和0,即要求的两方程相同的根为-1或0,代入方程中立刻知道k的值为-5或0。
      我马上表扬了他,夸他的解题过程简捷流畅,该学生当时的喜悦之情已溢于言表。学生已经把解决数学问题当成一种独特的享受了,这将成为他学习数学的内动力。
      2.2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具有合理组织的自信及完成其目标的信念
      2.2.1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生拥有自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一半。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要多给学生一点信心及鼓励。
      例3:已知正比例函数y=(2m-1)X的图像上两点A(x1,y1),B(x2,y2),当x1<x2时,有y1>y2,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 m<0.5    (B) m>0.5   (C) m<2   (D) m>0
      当时,很多学生都把A﹑B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埋头认真演算,这时有一位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脱口而出说,选A。我忙惊喜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选定A。他说,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2m-1<0,故选A。多么快速的思维!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全班同学也随之报以热烈掌声。从此,这位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倍增,尤其是在选择题上失分总是很少。因为他相信,有些知识点尽管掌握得不太好,他也能通过各种思维找到答案。该学生已经能发挥自己思维的特长,从而去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
      对于学优生,我会要求他们做到一题多解,并寻求最优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期望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并防止因过分自信而骄傲。
      2.2.2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有完成目标的信念
      首先,应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决心才能大,学生就会想办法经过努力去达到,也可以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价值前景,给人以更切实的希望和强大的吸引力与鼓舞力。除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外,我还寻找一切机会让学生享受迈向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其信念。比如,建议学生在做题时,尽管有些大题完整地完成有困难,但不管哪题,能做的,哪怕是第1小问或者是解答问题的第一个步骤都要去做,力争多拿几分甚至仅仅是1分,以向整体目标靠拢。
      例4(12分):已知抛物线过A(-2,0),B(1,0),C(0,2)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这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 45°?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这道题。我鼓励他们把自己能解答的部分完成。结果绝大部分同学写出了下面的步骤:
      解:(1)∵抛物线过点A(-2,0),B(1,0)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1)。
      我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拿下2分了。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了,在他们看来,2分这一目标完全可以轻易达到。于是有同学继续往下做:
      把点C(0,2)的坐标代入上式,得2=-2a,∴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1),即 y=x2-x+2
      我马上又鼓励他们:你们到现在已经拿到5分了。尽管往下的思路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但达到5分的目标已经激起了学生尽量拿分的欲望和信念。以后每一次测验,只要时间充分,我的学生都会去完成每一题中他们能做的部分。多让学生享受达到目标的成功感,他们就会有完成目标的信念与欲望,从而达到下一个成功。
      2.3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从不拖延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到拖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他们规划自己的时间,使重要的工作总能按时完成,而且出色完成。
      部分学生总有拖拉的理由,将今天该完成的作业一再拖延,慢慢地养成了拖拉的习惯,做什么事都会慢吞吞的,甚至时间一久就将该事遗忘。为了防止学生做事拖拉,我限定学生完成每天作业所用的时间,并让同桌两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互相检查,然后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我。每次测验完后,我都会及时改完试卷,当天将答卷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当晚订正,并进行查漏补缺,找出疑难问题听老师分析。
      2.4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既能看到树木,又能看到森林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既能注意到微观的结构,也能注意到宏观的结构。在解答整张试卷中,我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某道题而浪费太多时间,要统观全卷,先将自己会做的题做完,不会做的题要敢于放弃。据说:在广州某中学有一位学生中考物理考了90多分,而这位学生平时的物理成绩并不怎么突出。有人问他考试的技巧时,他说,最后一题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我认真地做完前面的题,根本没打算拿最后一题的分,因为我根本就不会。说得多好,考不仅考知识,更注重考能力,而这种大局观念正是学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的能力。我的学生每次考完都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会做的他已经做完了,该拿的分他也拿到了。而做到这一点,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得到满意的分数,也达到了成功。
      从以上成功智力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及应用,可以看出,成功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可以对教学实践起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成功智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R.J.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3、曹贻平.激励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
      4、尚宇林.为学生换一种感觉.中学数学
      文章录入:香碧颜    责任编辑:yanyh 
      上一篇文章: 一堂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