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溪沙》解析鉴赏

 南丹山人 2009-06-29
《浣溪沙》解析鉴赏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重视识别和吸引人才,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都出他门下。卒谥元献。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工于造语,有《珠玉词》。文集为《晏元献遗文》。

【解题】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因为词是按曲谱的形式要求填的文字,曲谱是固定的音乐形式,同一个曲谱可以填不同题材的内容,因此一般不能从词牌看出词的内容。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长的称长调。《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注评】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听歌、对酒,起调闲雅。  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眼前景勾起往日一幕。点到即止,大段空白留待读者填补。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转而写景,由问夕阳中暗示出伤逝之慨。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春光留不住,一切该逝击的都留不住。  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春中又有自然而来之物,一切不该逝去的都会重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自然法则猜不透,不免怅惘。以“独徘徊”结尾,悠邈。

【译文】

一曲新歌一杯美酒勾起思绪万千。
    去年今日还是这般天气这般亭台。
    夕阳匆匆落下了何时才重新回来?
    春天要随落花去了真是毫无办法,
    好在燕子回来了回到熟悉的地方。
    似寻芳踪独自徘徊在小园花径上。

【简析】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应该说二者兼有。

“一曲新词酒一杯”起句描绘眼前环境:对酒,听歌。词人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仅这一句,读者几乎无法猜出词人的心理活动。

“去年天气旧亭台。”第二句还是对眼前环境的描绘,不过已由人事转向节气、场所。是饮酒听歌的人与事和同样的天气、亭台,触发了词人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台在一起了: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作者的眼前分明幻出去年唱者的动人,听者的动心和不能言传的动情场景。这眼中景、心中事无疑维系着那位意中人,尽管未着一个“人”字。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也是去年情事的再现。“天气”、“亭台”、“夕阳”,一切都与去年无殊。然而,“几时回”三字却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难以藏抑的怀人之情。作者即景兴感,由岁月流逝和与此相关的人事的变化,扩展到整个人生,有前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蕴,低回流连,怅惘和希望交织在一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花落去”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燕归来”是故地陈迹所引起的依稀之感。靓姿幽芳,飘逝无回,去者何其无情;残踪剩影,朦胧仿佛,遗存者又何其有情。“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象征的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复,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这两句对语工整,是晏殊的得意之句,也受到后人的推许。

“小园香径独徘徊。”在落英缤纷的小园里,在去年携手同游过的小径上,词人孤身只影,踯躅徘徊,在寻觅旧踪,重温旧梦,也是在对所见、所忆、所感作深沉的反省与思索。词人“独徘徊”的身影,既见其惜春怀人的绵邈深情,也把读者带进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含蓄的结尾,无疑更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用作成语,意思是好似曾经相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又出现。燕子的习性是在去年筑过巢的地方筑巢。杜甫《燕子来舟中作》有“旧入故园常识主”之句。刘禹锡《乌衣巷》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都表现燕子这种习性。这都说明晏殊“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语是有根据的。而成语“似曾相识”的来源正是晏殊此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