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国风 2009-07-15

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表时间:2008-12-13 发表者:郑新春 (访问人次:55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替代和对症治疗,对症状严重或有内脏损害的患者,多运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有时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大于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有时甚至处于无药可用的艰难的地步,给患者和医家造成举步维艰的被动局面,使患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鉴此,寻找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法是众多学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特就干燥综合征在治疗中的问题讨论如下。

 

一、干燥综合征的概念及发病情况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故又被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它可同时累及其他器官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本病可以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mdromeSS),亦可出现在其他已肯定的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dromeSS)。本病病因可能与遗传(HLA—DR3HLA—B6为易感基因)、免疫、性激素、内分泌和病毒感染(EB病毒、逆转录病毒、HIV)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腺组织受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有进行性破坏,导致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出现口、眼干燥症状。本病90%以上为女性,3040岁发病占大多数。

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将之归属祖国医学燥证燥痹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次提出了燥胜则干的论点,认为其病机以伤津液为特征。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涸,干则皴揭,皆属于燥。并创立麦门冬饮子以治之。明清以后,各家对燥证已论述颇多,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燥证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清·喻嘉言,他谨遵燥胜则干的特点,认为除燥伤于外则皮肤皴揭之外,燥伤于内而致的精血枯涸亦属于燥证范畴。并根据刘河间风热胜湿为燥的理论提出了辛凉甘润法治疗燥证,代表方剂为著名的清燥救肺汤。清·叶天士在继承前贤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从证、治两方面予以阐发,提出上燥治气,下燥治血的原则,给后人以深刻启迪。石芾著《医原》,立燥气论专篇,首次为内燥立论,并详述内燥之病因,一是阴血虚而营养乏资,二是气结则血亦结,血结则营运不周。近代学者也多主张以内燥立论,认为干燥综合征虽以为其证候特点,但其本质为阴虚津亏。对其病因的研究有燥毒危害论、阴虚津亏论、气虚失运论、瘀血阻络论等。其治疗仍依从辨证论治,但常以滋阴生津为治疗大法,佐以清燥解毒、益气生津,活血通络等法。

 

二、临床表现

本节主要讨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局部腺体症状

1.口腔:

(1)有不同程度口干,轻者常被忽视,重者需频频饮水。

(2)易出现猖厥性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状脱落,牙龋洞迅速扩大致无法修补,最终只留剩残根。这种猖厥性龋齿是口干燥综合征的特点之一。

(3)腮腺(或颌下腺)反复双侧性交替性肿大,伴疼痛或压痛,时有体温上升。

(4)舌受累后出现舌面干燥,皲裂,舌乳头萎缩,呈暗红,光滑状舌。有时出现溃疡。以上表现均与唾液减少密切相关。

2.眼:

有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的表现,是因泪腺分泌功能下降所致。可见眼涩、持续的异物感、泪液减少、眼疲劳、眼痛、畏光、视物不清等。

三、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常见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患者有白细胞减少,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90%患者血沉增快。

(2)血清蛋白:半数病人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皆增高,尤以IgM增高明显。

(3)唾液蛋白质:患者唾液中IgMlgG:水平增高,唾液β2微球蛋白浓度较血清中高。

(4)自身抗体: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NP抗体及RF阳性。

(5)补体:一般补体水平正常,合并血管炎时补体可明显降低,合并RA则补体升高。

(6)免疫复合物:多为阳性。

(7)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测定显示有网状内皮系统Fe受体功能缺陷。

(8)细胞免疫:本病患者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淋巴细胞转化率低,皮肤超敏反应不敏感。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虽然SS20世纪50年代已被医学界确认,但由于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口干、眼干,较为患者所忽视而不求医,有时也以使医务人员失去警惕,因此,漏诊、误诊的病例屡见不鲜,有的患者存在口干和眼干的症状多年,并不认为是一种疾病,因而不去就医,延误诊断多年,直到发生了干燥综合征的其它症状时始去就诊,我们当发现一例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阴道干涩痛,而离婚求诊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诊断

干燥综合征目前尚无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或分类标准。国际上常用的有哥本哈根、日本、FoxTaTal1992年提出的欧洲标准。其中欧洲标准在对干燥综合征作诊断时考虑到了临床表现、免疫及病理学三方面的因素,有望得到公认。另外,结合我国原发性SS的发病特点及国情,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提出了SS新的诊断标准,与上述其他标准相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列首位。故以下附欧洲诊断标准和我国诊断标准以供参考。

1.欧洲诊断标准(1992)

(1)3个月以上的眼涩感或眼有进沙子感,其中任一项者为阳性。或每日需用3次以上的人工泪液。

(2)3个月以上的口干症或进干食须用水送下,或有反复出现或持续不退的腮腺肿大。凡有其中任一项者为阳性。

(3)Schirmer(滤纸)试验≤5mm/5minRo Se Bengal(角膜染色)指数≥4为阳性。

(4)下唇粘膜活检的单个核细胞浸润灶≥14mm2为阳性。

(5)腮腺造影,唾液腺同位素扫描,唾液流率(≤1.5ml/15min)中有任一项阳性者。

(6)血清抗ss—A,抗ss—B抗体阳性。

具备上述6项中以至少4项,并除外另一结缔组织病淋巴瘤、艾滋病结节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则可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已有某一肯定结缔组织病同时有上述(1)(2)项另又有(3)(4)(6)中的两项阳性可作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条件。

2北京协和医院、北联合建议标准(1996)

主要指标:抗ss—A抗体阳性和()ss--B抗体阳性。

次要指标9项分别是:

(1)眼干和()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

(2)腮腺肿大(反复或持续)

(3)猖厥龋;

(4)Schirmer试纸≤5mm/5min或角膜荧光染色阳性;

(5)自然唾液流率≤0.03ml/min或腮腺造影异常;

(6)唇腺活检异常;

(7)肾小管酸中毒;

(8)高球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

(9)类风湿因子阳性(>120)或抗核抗体阳性(>120)。必须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

淋巴病、艾滋病,淀粉样变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符合标准中的主要标准及至少3项次要指标或符合标准中的至少5项次要指标可以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附:常用的诊断方法:

1.泪腺功能的测定方法:

(1)滤纸试验:取35mm×5mm滤纸条,反折5mm,置于眼睑下穹窿,5min湿润<10mm为不正常。

(2)角膜染色:滴荧光素和虎红混合液(约为1%)一滴于穹窿,嘱被试者眨眼5min后于裂隙灯下检查。计算角膜上的染色点,>10个为不正常。

(3)泪膜破裂时间:向患者结膜囊内滴入0.125%荧光素滴液一滴,嘱被试者眨眼数次,向前平视,不再眨眼。用裂隙灯扫视角膜,用秒表记录出现泪膜破裂的时间,凡短于10秒者为异常。

2.唾液腺功能的测定方法:

(1)唾液腺自然流率:患者静坐,留取其10分钟的唾液,离心去沉淀,计其流率,平均每5分钟流率≥0.6ml

(2)腮腺造影:通过腮腺导管注入造影剂,拍显影期X片,再给予酸性物质刺激后拍片以示腮腺排泌功能,造影结果分4型:点状、小球状、空腔型及破坏型。

(3)下唇小唾液腺活检:在下唇正常粘膜处作活检,标本需包括4个唾液腺小叶。

Chisholm根据口唇活检材料,将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浸润程度分为0极。在4mm2的范围内,0级无淋巴细胞浸润,I级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级有中度细胞浸润或少于一个浸润灶(细胞数在50个以上为一个灶);级有一个灶;级至少两个灶。

(二)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与感染源接触经2-3周潜伏期才发病,病情不反复,症状在1周左右减轻,有时也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炎也可在数周内减轻。

2Mikulicz综合征:该病有泪腺及唾液腺肿大,需与干燥综合征鉴别。但此种证候群常见于淋巴病或淋巴细胞白血病,而干燥综合一般不伴有肿瘤

3)与眼干的鉴别:干性角结膜炎亦可能继发于多形渗出性红斑,药物过敏等所致急性结膜炎而产生眼干症状。可根据其有急性病史即突发双眼红肿、分泌物多,口腔溃烂、伴发热皮损、结膜瘢痕,睑球粘连等与干燥综合征的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区别。

 

五、西医治疗

在座的均很熟悉,我抛砖引玉,温故知新。

(一)全身治疗应忌食辛辣食物;尽量避免强光对眼睛的直接刺激;慎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

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使肿大的腮腺、泪腺缩小,但对促进腮腺分泌无效,对于不伴有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等并发症的病人,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此类药物,非用不可时也应小剂量,特别是后者应与普通糖尿病相区别,以免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等,常用泼尼松每日20~30mg

当腮腺、泪腺、呼吸道感染时,应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由本病继发糖尿病或肾小管酸中毒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对症治疗。

山东正大福瑞达有限公司的环戊硫酮片目前市场应用有一定效果。

(二)局部治疗:

1.眼部症状:应用潇莱威眼药水或润舒眼药水点眼,可暂时性改善眼部症状,每日4~5次,少数病人需1~2小时一次,睡前以眼药膏(如素高捷疗眼膏)涂敷眼,保护角膜。

2.口腔干燥症状:可随摄取水分而减轻,必须经常注意口腔清洁,可用2%甲基纤维素溶液漱口,以饭前用药效果较佳,应避免涂抹油剂,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有人用腮腺激素Parotin)治疗本病,半数病大有效,但并非理想疗法。

 

六、中医治疗

当病人由于药物毒副作用无法而接受西药或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时,合理的应用中医药对此病有一定的帮助,其治疗如下:

(一)辨证分型治疗

1.燥邪犯肺证:

主症: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咯出。常伴有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爽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舌干苔薄白,脉细数或浮数。

治法:清燥润肺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0g,石膏20g,甘草l0g,人参须10g,火麻仁15g,阿胶10g,麦冬20g,杏仁10g,枇杷叶10g,茯苓20g,南沙参、北沙参各10g

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宜疏风润肺,方用桑杏汤。

2.阴虚内燥证:

主症:口干咽燥,目涩而干,咽部胀梗,头昏且痛,耳鸣耳聋,形弱体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腰膝关节疼痛,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光剥质干,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燥,补肝益肾。

方药:一贯煎合杞菊地黄汤加减。生地黄15g,沙参12g,麦冬12g,枸杞子12g,川楝子10g,当归15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2g,泽泻10g,茯苓12g

加减:若关节痛者可加秦艽、独活、寄生以祛风胜湿,舒筋活络。

3.气阴两虚证:

主症:口唇干燥,声音嘶哑,双目于痒,视物模糊,鼻干不适,面色无华,少气乏力,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舌淡红苔少质干,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党参15g、自术12g、甘草10g

加减:若症见低热持续不退,可加银柴胡、鳖甲、青蒿、胡黄连、地骨皮等以清退虚热。

4.血虚生燥证:

主症:头晕目涩,面色无华,唇淡舌干,皮肤干燥,经血稀少,心烦不寐,脉细数。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四物汤加减。熟地黄15g、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枸杞子15g、百合20g、阿胶15g,莲子1.5g,炒枣仁10g,甘草5g

加减:眼干涩,视物模糊者,加石斛;口燥咽干甚者酌加芦根、乌梅等。

5.气滞血瘀证:

主症:口干舌燥,双目异物感,胁肋胀满,刺痛阵发,面色晦暗,皮肤可见紫红色斑丘疹,按之不褪色,关节疼痛麻木,腹部不适或可触及症积包块,腹满而胀,时而作痛。痛有定处,舌淡红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行气活血,润燥通络。

方药:生血润肤饮加减。当归12g,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天冬112g,麦冬12g,五味子12g,黄芩10g,瓜萎仁12g,番红花l0g,桃仁10g,,升麻10g,元胡12g,香附12g

加减:小关节疼痛明显者加威灵仙。关节畸形,皮肤瘀斑且粗糙者,酌加水蛭。

6.痰浊内结证:

主症:口、眼微干不适,颈部自觉胀满,颈或颌下可见串珠状瘰疬,推之难移,常伴咳嗽,胸闷,痰多,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软竖,养阴润燥。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10g,昆布12g,青皮10g.浙贝母10g,陈皮12g,半夏12g,当归12g,川芎10g,连翘12g,独活12g,甘草6g,沙参12g,麦冬12g

加减:若胸闷不舒加郁金、瓜蒌以解郁化痰;结块坚硬加黄药子、莪术、丹参、山慈菇等逐瘀散结。

()专方治疗

(1)门冬清肺饮:由麦冬、沙参、玄参、生地黄各25g,黄芪、太子参各20g,葛根、乌梅、五味子、当归、知母各10g组成。廖承建报告用本方治疗本病32例,治愈2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2)加味引火汤:由熟地黄30120g,巴戟天930g,麦冬1220g,茯苓69g,石斛1530g,沙参1530g,五味子69g组成。赵振兴用本方治疗15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运用本方经验是熟地黄用量须大,可由30g浙加至120g以滋肾水补真阴,量少不足取效。

(3)益气生津汤:由炙黄芪50g,党参15g,炒白术12g,麦冬30g,生地15g,玄参15g,川石斛12g,北沙参15g,当归15g,白芍15g,熟地黄25g,女贞子24g组成。王慕虹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12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

(4)玉女甘露汤:由玉竹30g,女贞子20g,生晒参5g(另煎),淮山药20g,当归15g,

白花蛇舌草15g组成。姜黎平应用本方治疗本病21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

(5)大补地黄汤:由生地黄、熟地黄各12g,炒黄柏10g,山药15g,枸杞子12g,当归l0g,炒知母6g;山茱萸12g,炒白芍l0g,肉苁蓉l0g,玄参10g天花10g,天门冬、麦门冬各10g组成。徐宜厚运用本方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本病11例,近期痊愈4例,有效7例。

(6)猪苓汤加减方:由猪苓20g、茯苓30g,阿胶15g(烊化),天花粉30g,滑石15g,泽泻15g,天仙藤20g组成。周学文等运用本方治疗19例燥、湿兼具,湿郁化燥,燥邪伤阴的患者,显效6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1%。本方能显著改善三焦气化功能,使津液敷布正常而燥证缓解。

(7)一贯煎加减方:由生黄芪、太子参、制首乌、玄参、枸杞子各24g,生地黄、当归、知母、沙参、麦冬、丹参、自芍、菟丝子各12g,生甘草6g组成。卢书山报道用本方治疗本病48例,35例显效,12例有效,总有效率97.9%

(8)养阴清肺汤:由白芍20g,牡丹皮12g,甘草10g,薄荷10g,生地黄30g,玄参30g,麦冬25g组成,有合并症者加川贝母15g,金银花30g,连翘20g,黄芪20g以滋阴祛火。王心光报道用本方治疗本病20例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效果满意。

(9)活血生津液:由知母、玉竹、天冬、麦冬、丹参、川芎、红花、枸杞子等组成。徐志鸿等报道本方对红细胞变形性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的好转,对千燥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单验方治疗

(1)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山药、玄参各30g,知母、麦冬、生地黄各15g,五味子、天花粉、乌梅各10g,鸡内金、葛根各,16g。水煎服,1日服2次,用于口、眼于燥证属气阴两虚者。

(2)琼玉膏(《洪氏经验方》):人参720g,茯苓1 470g,生地4800g,白蜜5000g,先以生地捣汁,同蜜熬沸,人人参、茯苓末和匀成膏。每日2-3次,每次1015ml,开水溶后送下。用于口燥眼干,皮肤干燥者。

(3)润燥露(张凤山经验方):沙参、麦冬、花粉、川贝等制成口服液,用于阴虚内燥型。

(4)大黄廑虫丸(《金匮要略》):大黄、片黄芩、生甘草、桃仁、杏仁、生地黄、廑虫、白芍药、干漆、虻虫、水蛭、蛴蜡等组成。用于瘀血阻络型。

(5)生脉饮口服液:口服,每次l0ml,每日2次,用于气阴两亏者。

(6)山药粉(《新中医》1985):生山药30g研细末,每早空腹温开水送下。晚上临睡前取蜂蜜60ml,温开水送下,适用于各型患者。

(7)火把花根片、杞菊地黄丸的应用,各有一定的效果。

(8)三紫汤(傅宗翰经验方):紫草、紫竹根、紫丹参。煎水口服,每日2次。

(9)六汁(《免疫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藕汁(或蔗汁)

麦冬汁各适量和匀,代茶频次,用于肺胃津伤,口干舌燥者。

(10)、润燥饮《免疫性疾病的中医治疗》):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山药、黑芝麻、肉苁蓉等量,水煎去渣,加牛乳适量口服,用于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者。

(11)藏青果(经验方):藏青果,冷开水洗净,含在口中,每日35次,每次l2枚,

能增加津液,有利于口燥症状的改善。

(12)助阳和血汤(《汉方临床治验精粹》):黄芪、当归、甘草、防风、柴胡各3g,白芷2g,蔓荆子2g,升麻0.5g,用于眼易疲劳,发涩干燥不适者。

(13)清燥六黄汤(刘薛乡经验):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玄参各1530g,黄连、黄芩、黄柏各36g,炙黄芪30~100g,天冬、麦冬各15g,黄精30g,功能养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热盛者。

(14)百合粥(《百病中医药膳疗法》):适用于各型。

(15)芦根煎剂:鲜芦根30g,生甘草6g。加水适量,前汤代茶,时时饮之,功能生津润燥,用于气阴两虚证。

(16)单体药:正清风痛宁、帕夫林、雷公藤多甙,每次10m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针灸治疗

1.疗法l

(1)取穴:

主穴:太溪、三阴交、关元。

配穴:肾俞、命门。

加减:眼干目涩加睛明、攒竹、丝竹空、太冲;口干唇燥加血海、阴陵泉;阴道干燥加气海,曲骨。

(2)手法:主穴和配穴均用补法,睛明、攒竹、丝竹空用平补平泻法,太冲用泻法,血海、阴陵泉用补法,气海、曲骨用补法。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2.疗法2

(1)取穴:外阴萎缩或瘙痒取典骨、归来、关元;又目干梁,视力下降取四白、鱼腰、合谷,口干津少取地仓、足三里;腮腺肿大者,针中诸、太冲、阳陵泉。

(2)手法:均施平补平泻法,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